关节镜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陈焕峰

商河县中医医院 山东济南 251600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TPF)中传统手术与微创关节镜手术的疗效。方法:本次所选共80例病例,受试者均为TPF疾病,就诊于2019.01~2020.12内,试验比对以2组展开,以数字表法展开分组,分为40例/组。甲组治疗中应用传统手术,乙组治疗中应用微创关节镜手术。比对内容涉及并发症水平、疗效水平、手术及预后指标。结果:比对术后2组并发症水平,甲组合计占比较高,而乙组合计占比较低(P<0.05)。比对术后2组疗效水平,甲组优良率占比较低,而乙组优良率占比较高(P<0.05)。比对术后2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住院、骨折愈合、手术等用时,甲组各项指标欠佳,而乙组各项指标较优(P<0.05)。结论:临床治疗TPF中微创关节镜手术的疗效更为确切,可减少创伤和出血量,也可减少并发症,加速骨折愈合,还可促进恢复膝关节方面的功能,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传统手术;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效

正文

在关节内骨折中,较为常见的则为胫骨平台骨折(TPF),此种病症多伴有半月板、交叉及侧副韧带等损伤,所以治疗难度相对较高[1]。若患者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则会引发关节僵硬、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2]。采取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这一传统手术治疗TPF时,其尽管疗效尚可,但存在较大创伤,且会增加处理关节腔损伤的难度,所以康复疗效会受到影响[3]。而由于关节镜的推广使用,近些年微创关节镜手术在TPF治疗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和优势因此本文所选共80例病例,受试者均为TPF疾病,就诊于2019.01~2020.12内,试验比对以2组展开,数字表法展开分组,则探究了临床治疗TPF传统手术微创关节镜手术的疗效现做以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所选共80例病例,受试者均为TPF疾病,就诊于2019.01~2020.12内,试验比对以2组展开,数字表法展开分组,分为40/。年龄项目:26~78岁内;均龄项目:乙组(42.41±5.22)岁,甲组42.31±5.26)岁。性别(男/女)项目:甲组为21/19,乙组为22/18入组时均予以分析,2组同类比对显示P0.05伦理要求:已通过;参与要求:自愿。

入选:1)均满足TPF确诊条件;(2)均经影像学如CTX线等确诊;(3)均为新鲜、首次骨折;(4)资料完整。

排除:1)听力、语言等障碍;(2)精神疾病;(3)无法耐受手术;(4)麻醉或手术禁忌;(5)心肝肾等重度疾病;(6)资料缺失;(7)免疫或凝血障碍。

1.2方法

甲组治疗中应用传统手术具体步骤为:在操作之前需对各项检查予以常规完善,手术操作的步骤以及切口方案需结合患者个体化特征以及骨折分型合理确定。术中切口做好后切开关节囊,对有无受损的半月板予以观察,若损伤不存在,则需分离周边组织,并对半月板加以保留,然后切开冠状韧带,并翻开半月板,以充分暴露关节面和骨折处,之后实施复位、修复、固定等操作,术毕展开功能康复训练和抗感染干预。

乙组治疗中应用微创关节镜手术具体步骤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的姿势,以标准手术入路方式展开手术,入路部位处于受损关节部位,术中仔细探查交叉韧带、半月板等受损程度以及损伤情况,注意充分清除损伤的碎块和血肿凝块,并对受到损伤的半月板在膝关节镜下实施修复处理,然后抬高修复处理塌陷的胫骨平台,在实施复位和固定等操作,再对塌陷处的残余碎块在关节镜下实施清除操作,之后对骨折处采取钢板实施固定和制成,然后将引流条常规放置后。术后对患者实施康复锻炼和抗感染等干预。

1.3评估项目

比对内容涉及:

(1)并发症水平:涉及畸形愈合、关节僵直、局部组织坏死、切口感染等。

(2)疗效水平:主要对膝部关节的功能恢复程度做出评估,所用工具为Harris量表(HSS[4],评估关节活动度、稳定度、疼痛等症状,满分100分,<50分为差,50~74分为中,75~89分为良,≥90分为优。

(3)手术及预后指标:涉及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住院、骨折愈合、手术等用时。

1.4数据分析

分析目标为1.3中项目所用工具为最新的22.0版本,程序名称为SPSS各类数据分析开展的方式与形式:计数类分别为x2[n%],计量类分别为t图片1.png统计值P0.05则有一定意义或价值

2.结果

2.1比对并发症水平

比对术后2组并发症水平,甲组合计占比较高,而乙组合计占比较低P0.05)。见表1

1比较并发症水平[n%]

组别

n

畸形愈合

关节僵直

局部组织坏死

切口 感染

发生率(%

40

0

12.50

12.50

0

25.00

40

12.50

25.00

25.00

25.00

717.50

x2






5.648

P






0.000

2.2比对疗效水平

比对术后2组疗效水平,甲组优良率占比较低,而乙组优良率占比较高P0.05)。见表2

2比较疗效水平[n%]

组别

n

优良率(%

40

0

12.50

1435.00

2562.50

3997.50

40

25.00

615.00

1845.00

1435.00

3280.00

x2






7.458

P






0.000

2.3比对手术及预后指标

比对术后2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住院、骨折愈合、手术等用时,甲组各项指标欠佳,而乙组各项指标较优P0.05)。见表3

3比较手术及预后指标图片4.png

组别

n

切口长度(cm

出血量(mL

住院用时(d

骨折愈合(w

手术用时(min

40

3.51±0.31

32.71±10.25

13.31±2.11

12.21±3.22

102.51±11.62

40

9.21±2.22

55.25±12.51

17.62±4.15

16.62±4.11

150.52±12.63

t


6.125

22.145

4.856

4.158

44.125

P


0.002

0.000

0.032

0.035

0.000

3.讨论

在人体各个关节中,膝关节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其结构也相对较为复杂。在膝关节损伤或骨折类型中,TPF较为常见,此种骨折一旦发生,若诊治不及时,则极易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预后[5]。在治疗TPF时,传统手术可增加切口长度,且不利于术后早期训练关节功能,所以难以达到理想远期疗效。而通过对TPF实施微创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此种术式可确保手术视野更为完善和清晰,可对实际关节腔内受损的情况予以准确、全面的显示,可便于动态化监视整个复位操作,进而减少透视次数,并提升固定总体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恢复效果。同时此种术式可充分清除各种游离的软组织,可防止韧带粘连和碎骨块残留,还可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所以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微创性[6--7]本文中,比对术后2组并发症水平,甲组合计占比较高,而乙组合计占比较低P0.05)。比对术后2组疗效水平,甲组优良率占比较低,而乙组优良率占比较高P0.05)。比对术后2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住院、骨折愈合、手术等用时,甲组各项指标欠佳,而乙组各项指标较优P0.05)。可见,临床治疗TPF微创关节镜手术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和优势。

综上,临床治疗TPF微创关节镜手术的疗效更为确切,可减少创伤和出血量,也可减少并发症,加速骨折愈合,还可促进恢复膝关节方面的功能,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燚.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1(2):69-70.

[2] 叶桂秀. 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19,08(24):120.

[3] 姚栋,郭文靖,任相如,. 对比分析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7):76-77.

[4] 王涛,栾立义,张芳.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0):1437-1439.

[5] 谢志杰,柳秋羽. 对比分析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J]. 智慧健康,2020,6(27):50-51,66.

[6] 李道雄,张琼美,王鸥. 对比分析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J]. 养生保健指南,2020,22(41):43.

[7] 李波,周炼,苟延举. 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J]. 健康之友,2019,04(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