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素质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体育;创新素质
正文
前言
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体育教师则需要深入剖析创新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及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结合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的现实条件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站在学生的视角调整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顺利过渡,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新课改下体育教学变化
首先,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产生明显的变动。教师秉持创新教育理念,在新课改下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创新上,借助启发式教学法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协调和平衡教与学的关系。
其次,在打造品质课堂的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顺利过渡,尝试采用多种多媒体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新奇感,让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运动技能并保持持久的创新兴趣。
最后,评价体系的变动比较明显。教师不再过多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达标率,而是系统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始终坚持肯定性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逐步弥补短板。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会综合考量学生在情感、技能和认识上的变动,坚持综合评价准则,宏观调整教学思路,及时了解体育教育成果并积极反馈教育信息。
二、新课改下发展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对策
(一)全面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需要深入剖析创新素质的基本概念内涵,想方设法地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反复实践、大胆创新及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框架和体系。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概念的分析及研究不容忽略,教师需要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深入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及优点,逐步营造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让学生始终以创新姿态自主探究体育知识和综合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自觉与外界进行交流及沟通,这种以学定教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教师需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以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确保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的始终,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铺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明显,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坚持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在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中逐步形成创新力。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以体育教材为依托,在深入挖掘、学习、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抓住有效契机,全方位、多角度地组织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体育核心素养。
(二)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为了突出重围,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主动转变自身角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扮演聆听者的角色,为学生体育学习提供方向上的指导和技巧点拨,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和答疑解惑。知识拥有者及灌输者向知识形成与合作者的转变最为关键,教师需要以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进和创新为前提,以教材为依托,以创新教育理念为载体,站在学生的视角重组教材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的优势。将课堂打造为师生共赢和师生成长的新场所,尝试多种师生交往的模式,逐步完善课堂教育模式,确保学生能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乐学善学。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从教学环境着手,逐步活跃课堂气氛,打造多维互动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不再过度依赖于外界,实现自由发挥,形成由内而外的创新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提供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教师还应做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步骤、有目的、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兴趣。适当设置形式多样的练习要求及目标,合理控制练习难易度,科学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以优带差、合作分工和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在评价学生时,教师需要尽量避免局限于某一个定向性的结论,而是鼓励学生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及对策,释放学生的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让学生能够在努力探讨和深度思考的过程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性学习意识。比如在组织开展快速跑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份报纸,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在跑动的过程中避免报纸掉落,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合作探究,逐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及负担。
(四)提升创新教育能力
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深入浅出地剖析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不再循规蹈矩,在反复思考及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路径,打造现代化的教学场所。在常规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整合多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模式,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渊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育功底来引导学生、教化学生。将最前沿的体育知识注入课堂,确保学生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逐步掌握体育学习的根本及核心。使学生受到启迪,主动学习教师的创新做法,积极克服个人在体育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结语
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素质,教师需要注重反复总结和大胆试错,从学生的创新习惯、创新思维能力着手,强化学生对基本体育操作技巧的理解及认知,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下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思路。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保持活跃的头脑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真正实现融会贯通和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20(1):60-63.
[2]易建军.浅谈体育新课改下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创新素质[J].教育教学论坛,2021(51):275-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