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农村幼儿园实施有效的健康领域教育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
正文
前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国家对于幼儿发展的各方面规划,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农村幼儿园的各方人员和儿童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想要完成好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健康领域教育活动,本文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希望能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们一些相关指示。
一、要正确认识幼儿的身心状况,防止盲目乐观
人类各器官和功能发育最快的时期是0—6岁的学前时期。这段时间,父母和教师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1]。农村幼儿园组织者、学前教师、家长可根据相关书籍,例如《3一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里针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所给出的参数比较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判断儿童是否健康。举例来说,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太胖了,你应该在饮食上适当地减少肉食,适当增加锻炼强度,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孩子的情绪稳定、快乐非常重要。幼儿期的孩子年龄过于小,在自身需求没有被满足时经常以哭和闹来表达心中不满,听不进大人的劝告,教师及家长应反思自己是不是经常骂或者打孩子,有没有针对孩子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沟通,而不是无视他们的哭闹行为。每到九月新生进幼儿园,家长都怕孩子不适应幼儿园,受到不公平待遇,对孩子总是满怀忧虑和担心。事实上,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适应性,所以家长不用担心。在刚到达一个新的陌生环境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但通过教师的帮助,他们很快就能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克服进入幼儿园的焦虑情绪。家长只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告诉孩子自己长大了,应该到幼儿园学习技能就可以了,家长在放学后也会准时去接他们回家。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摆脱对幼儿园环境的恐惧,在幼儿园快乐地生活。教师应根据《指南》进行健康领域教育活动,儿童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稳定快乐的情绪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一切是分阶段进行的,所以不要操之过急。孩子的成长需要一段时间,正如一棵植物要经历一个特定的生长周期才能成熟一样,因此,请耐心等候,防止幼苗在教学中揠苗助长。
二、创造机会发展农村儿童自身动手能力
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中,教师可设计出跑、跳、爬、走平衡木、玩石头、踢羽毛球等活动和游戏,然后调整其动作,保持孩子们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强度和耐久性。还要做好家园共育教育,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长应鼓励孩子自行动手,如让孩子自带书包去幼儿园。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坚韧性。在家时,父母能让孩子适当地做些家务,因为年龄小,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做事慢或不完美,这些家长们都可以耐心地教导孩子们。举例来说,在幼儿园,教师可能认为孩子吃饭慢了会影响整体进食的进度,所以就会到孩子跟前去喂他们。在家的时候,有时候父母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去给孩子喂饭。无论什么理由,我认为这样做不可取,幼儿在幼儿园或在家都可以自己吃东西,可以充分锻炼他们的小手。小班幼儿可以锻炼其汤匙使用能力,5至6岁儿童基本能熟练使用筷子,这种手部动作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但如果是教师和家长代劳,孩子的成长迟缓,反而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不利[2]。
三、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幼儿健康习惯
对于五大领域之一的健康领域教育活动,作为农村幼儿教师,应联合家长对幼儿进行学习和生活全方位的健康习惯培养,以便幼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孩子每天早晚都要刷牙,就能有效预防龋齿;为保证营养均衡,儿童养成了不挑食的习惯;儿童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有效预防近视等。教师和父母要教育孩子,让他们掌握照顾自己的基本能力。根据新闻报道,一些幼儿在进入大学后学习表现很好,但离开父母却无法独自生活。这是非常悲哀的事,回顾我们的教育,培养幼儿的基本生存能力,应该从幼年开始[3]。
另外,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我国,意外伤害是很多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能松懈地开展安全教育,应渗透到每个人的每一天。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给孩子灌输强烈的安全意识,比如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陌生人应该怎样做、不要随意吃或喝不认识的东西、要学会一些简单的自助电话等等。在家中父母要让孩子记住地址和电话号码,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在公共场所照顾好孩子。幼儿园要紧密联系家庭,共同教育儿童,丰富儿童安全知识,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四、在群体中进行健康领域教育活动
人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作用,没有社会人就不可能存在。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积极营造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与同伴们的正确沟通,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与其他幼儿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的作用,防止幼儿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五、注重精神健康
不管哪个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难判断,因此教师往往忽略其中一方,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而推行“幸福教育”,但实际上他们缺乏专业知识,精神上的健康不等于快乐。对引导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儿童积极面对生活的情绪和坚强意志显得尤为重要[4]。因此,学前教育的教师应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做到身心教育的合理并行。
结语:
幼儿的健康领域教育活动作为五大领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幼儿的发展,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农村地区的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加强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健康领域教育活动,培育更优秀的祖国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武凌燕.学前教育心理健康领域教育活动教学渗透路径分析[J].华夏教师,2020(11):7-8.
[2] 赵慧霞.学前教育心理健康领域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9):143.
[3] 邓建平.创新《学前儿童健康领域教育活动》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8: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