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晏楚乔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向阳小学 336400

摘要

在小学综合性学科变革日益深入的大社会历史理论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为更加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老师们应当努力把思政课作为小学的语言培训课本,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方面的培训,使学生的正确价值理念能够得到更高效率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尤其注重于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指导,通过对学生读书行为和学习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将有助于学生逐步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同时也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因此本文对思政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探究,通过对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思政教育;小学语文;融合

正文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语文课堂教学管理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不少教师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扩充,希望将思想政治课纳入小学语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本身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发展情况掌握不完全,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十分有限。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学需要进一步转变授课思路,以思政工作学科素质教学为根本,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使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的重要性能有所完全显现。所以本文对思政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探究,通过对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建议。

一、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目标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深层目标是利用文章的思想内涵启发学生,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能从情感层面上从内心认识学生的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达到对学生情感的深刻熏陶,使语文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理想目标。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仅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说,就涉及不同的内容,如人类史、传统美德、名人故事等,让学生在学习不同语言的过程中,从不同方面学习到思想政治知识。同时,在小学语文教材的不断改编下,现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共同提高。

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学目标注重情感培养和价值引导,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和学生能力发展。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其“支撑”作用更加突出,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更加创新的教学方法,确保在教育教学更贴近生活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自然有效地融合起来。

二、思政教育融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建议

依托丰富的语文教材资源

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教学资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卷篇目都是认真筛选出来的,这里有抒情动人的爱情故事,有勇敢豪迈的篇章,有尊老爱幼的美文,也有爱国守边的诗歌。教学进程中,教学要寻找课文中思政素质教学的切入点,针对课程内涵的不同,细化情感、思维心态和价值理念,实施分级教学设计工作,做到思政教育育人工作目标精细化。其实,在授课教学环节中,教学不但应讲授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还应引导培养学生的世界观,让每个学生变成有志向、有学识、有思想的人。比如,在讲授《孔子拜师》的时候,教师应该教学生讲礼貌,认真读,理解无尽的原因;教《一面五星红旗》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热爱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在《花的勇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风雨的精神,使培养学生不惧怕勇气和信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使用图片和视频,通过声音和图片的形式,唤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无声、隐形”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教育

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读书材料、知识点内涵、思政教书育人的方向等加以总结,为课堂教学研讨做好预备。课后探究要建立于对知识点的二次转化,并适当提供题材相似、知识点相近的多个读书资源。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思政教书育人的宗旨是什么,利用哪些方法指导学生达成总体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思政的效果。课后拓展要引导学生积极走出社会生活,协助他人处理社区实际冲突难题,为别人提供服务,为社会公共服务。比如,因电影《战狼2》而引起的学生大探讨中,身为语文课教师,可以安排题为“谁是战狼”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讨论“什么是英雄”、“英雄在哪里”等一系列话题。班上的学生问:“真的有这样的英雄吗?”它是用艺术加工过的。”接下来,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一张疏散行动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冷锋英雄”是在现实生活中。电影中的英雄们光芒四射,但学生周围的英雄们在哪里呢?一名学生在心里解释说:“一个有信仰、有勇气和责任感的人是英雄。教师帮助堆积在学校嘴里的黄色汽车,很小,但很少有人这么做。他告诉我们,做你能做的,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普通的英雄。”

(三)语文识字教学中深化思政教育

汉字博大精深,传承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小学识字教学是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融入识字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牢记做人之道。例如,在《天地人》中,教师在学生学习新汉字之初,就应根植于“写方正汉字,做一个端庄的中国人”的理念,以展示新汉字的演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的智慧和伟大,从而认真写作。如对“囚犯”一词的讲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有尊严,要开放,一旦有人做了违法违规的事情,就会被关进监狱,失去自由,从而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行为。

(四)语文朗读中融入思政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不同阅读风格和阅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深入阅读可以直接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章,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例如,在《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中,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教师朗读、学生朗读的不同形式进行教学,通过铿锵的语气,铿锵的语言段落来感受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的拼搏、开拓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延安精神的内涵,体会这种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能融入自身,注入奋斗的基因。例如,在节选的教学课文《少年中国说》中,鼓舞人心、充满激情的词句使全体中国青年振奋,在阅读导读中要提倡一种“中国青年精神,努力做栋梁”这一价值观,要求学生在语气上要有激情,心中要有积极的决心和信心,做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加深感情,胸怀祖国,有良好的理想信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伟大理想信念内化于思想,外化于实践。

(五)语文课堂延伸中深化思政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总有许多文学作品引起我们的深思。不同的故事表达不同的情感,反映不同的人物。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内容的延伸和生活的现实,加深课堂所学,并将所学外化。这样既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能通过好故事所传达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例如,在课文《慈母深情》《父爱之舟》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伟大的,让学生懂得理解父母的品质,爱自己的家庭。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可以允许学生课后在家做家务,为父母做饭、洗衣服等,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以及对我们无私的爱,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六)开展语文思政实践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思想政治教学的整合过程,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上,教师还应该能够带领学生去实施,这种实践性教育的实施更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优秀素质。语文课上有这样一个故事:“纸的最终意义是浅的,绝对知道这件事要去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想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加优秀。例如,教师可以在和平时期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参观,当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时,他们可以更真实、具体地感受到我国不同的历史事件,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当学生们参观科技馆时,他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实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给老人带来欢乐,到幼儿园教孩子跳舞、唱歌等,鼓励学生逐渐形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结论

小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去不断地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要能够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广泛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和价值意义,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们长期学习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主要是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目标统一、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以及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化。所以针对思政教育融合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依托丰富的语文教材资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教育、语文识字教学中深化思政教育、语文朗读中融入思政教育、语文课堂延伸中深化思政教育以及开展语文思政实践教育的建议。除此之外,思政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融入也使得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实际生活,所以教师也就要带领学生们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角度如理解和吸收知识,去在活学灵用知识的过程中去真正把握知识的核心内涵,最终有效促进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淑琼.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实践策略[J].学苑教育,2023(08):29-31.

[2]张明凤.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探析[J].新课程,2023(04):4-6.

[3]张逸凡,晋敏.思政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探究[J].学园,2023,16(03):53-55.

[4]王鹏程.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的创新与思考[J].求知导刊,2022(30):50-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