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甘当护花使者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小玲

湛江市第二十八中学 524033

摘要

教师需要“学高”和“德高”二者缺一不可,学识和品行并驾齐驱,才能不负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关键词

以德服人 以爱授爱 责任与担当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正文


正值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我当上了教师。我倾尽了所有的汗水与热血,撒洒在了这三尺讲坛之上。26年了,虽不曾桃李天下,教泽流芳,但现在也时常有学生毕业多年后依然与我电话微信联系,或憧憬他的前程,或致谢我当年对他的启蒙教育,难忘师恩之情。如今,我以爱为纸,岁月为笺,去追忆这几十年教书生涯中的育人点滴。

一、以德服人

年轻时当教师,正值年少气盛,对待学生,可谓是抱着严师出高徒的心态去教书育人。学生一旦犯错,自己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学生严厉批评,严加管教,请到办公室“喝茶”。这样的批评教育模式,虽说在学生面前有了“威信”,可是学生却对老师是畏之,远之。这显然并不是自己教育的初衷本意。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于永正教师的退休反思的一番话才幡然醒悟。于老师说,假如再让我做老师,犯了错误的学生进了我的办公室后,我会请他坐下,为他倒一杯水,再进行谈话。原来,尊重学生,以德服人才是最好的教育。于是,我改变了自己以往的做法。每接手一个班时,我首先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每天,我早早来到教室指导学生早读,学生也不好意思迟到。我爱干净,一看见教室的地板有垃圾,马上捡起来,学生也不敢乱丢乱扔。我从不讲脏话,不用讽刺的话或大声呵斥批评学生,学生也是以礼待人。平常我和学生交谈时也是平等、尊重他们,对他们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学生也总是心服口服。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人做事,做到了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做好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心中德高望重的长辈。

二、以爱授爱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成长。爱,是生命的阳光,作为教师,只有从心里去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我曾经以严格严厉为标准去教育学生,换来的是学生害怕老师,而当我从心里去热爱这份职业,热爱学生时,我发现:孩子那一张张欢乐的笑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颗颗单纯、圣洁的心灵真的会融化老师的心。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对学生真诚以待,以爱去感化学生。当学生彷徨无助时,我给予他最大的信任;当学生屡屡犯错时,我诲人不倦拉他回正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我会为他呐喊欢呼。因为心中有了爱,便有了耐心和恒心,我用爱去对待他们,他们也同样以感恩回报我,“老师好!”“老师辛苦了!”“谢谢您,老师!“一声声亲切的话语滋润了我的心田,让我甘之如饴!

反之,一个不爱学生,冷漠自私的老师也会误人子弟,毁人前程。15年前,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由于小时候不懂事在家玩酒精,结果不小心引起大火,把自己的半边脸烧伤了,留下了非常难看的疤痕。所以他总是留着长长的头发,以此来遮挡那脸上的疤痕,非常像个女孩。有一天上数学课,他和同桌讲话违反课堂纪律,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了一句话:“你长得不男不女的,这么难看,还这么丢人现眼,真不害臊!”这句话,如一盆泼出去的冷水,泼在了小男孩的脸上;如一把盐撒在了小男孩的伤口上;更如一把利箭,插在了小男孩的心窝里!小男孩伏在桌子上伤心地哭了,回到家里,他向父母哭诉再也不肯上学了,他恨数学老师!当我接到他父母哽咽的电话时,我心中气愤难平,这位数学老师担得起“教师”两字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难道他不知道这种话对学生造成多大的伤害吗?家访时,我望着小男孩胆怯、自卑的身影时,心如刀绞,我走过去拥抱住了小男孩。那年,为了让小男孩重拾信心,我操碎了心,如慈母般地对待小男孩,只希望他能走出“不男不女、丢人现眼”的心理阴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老师的爱是培育学生的最重要的养分,我们应当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热爱孩子,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三、责任与担当

人一旦被赋予责任,就开始变得伟大起来。教书育人,良心工作,教的是书,育的是人。教育,既是一种艰苦的事业,也是一个责任心最强的职业。当家长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他们托付老师的是自己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眼中的期待和信赖是我们当初教育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项工作耗时间耗精力,要细心、细思、细管理,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到了严而有爱,严爱并济。我有责任教学生知识,有责任培养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心地善良的人。在班级管理上,我采用科任合力,培养得力班干部,制定班级公约等措施,让班级纪律有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在学习上,我采用优秀生的示范力做好榜样,红花奖励,小组内互帮互助,对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优异的成绩及时表彰,促进学生们力争上游,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在生活上,我采用家校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与家长密切合作,保证关注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前几年,我班转来一位姓陈的同学,他从小父母离婚从一年级开始就寄宿在学校,小小年纪正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但是父母却撒手不管,没有对孩子的生活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让孩子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他不懂得如何和同学相处,不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久而久之,陈同学不再认真学习,而是开始贪图享受懒惰厌学和父母关系闹僵这个学生心理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我经常和陈同学聊天,给予他温暖和爱,和他父母联系,让父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想尽一切办法来修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慢慢地,这位同学在我们的引导和教育下变得懂事了,也会主动跟父母和好,成绩也进步了。

我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我本人也经常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被称为“燃灯校长”的张桂梅老师说:“只要我能多活一天,我就决心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她说到做到,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的精力,即便是病魔缠身,她也坚毅执着,守护大山的孩子,助大山的孩子去圆梦。魏书生老师以严整、科学、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高度的责任心去当好老师,在他手下,再乱的班级也能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这就是教师应有的担当与责任,是我们当代老师的楷模!

    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学高”和“德高”二者缺一不可,学识和品行并驾齐驱,才能不负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从青葱的岁月到褶皱的岁月,我对教师有了更深的感悟,平平淡淡地付出,实实在在地耕耘,默默无闻地奉献,我愿意当这护花使者,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2014 ISBN:9787540771003

2〕董进宇著《家长突围》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

 ISBN: 9787510631658

3〕于永正 著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ISBN:97875041820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