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包乐乐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实验中学 邮编:344700

摘要

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了深刻的认识。“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素质课程,它既可以实现素质教育,又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因此,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并重视运用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通过加强该栏目的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促使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革新。然而,许多教师在实施这一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作业是实施各个科目教学课程的关键一环,它对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作业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合理地设计出行之有效的课后作业。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教学策略

正文


本文对“拓展空间”栏目如何有效地应用于中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进行了研究。当前,德育工作已成为各校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却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开设“拓展空间”栏目,为中学生搭建一个更加宽广的学习平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拟采用文献回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道德与法治》这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目的。

 

一、使用栏目“拓展空间”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也增设了“拓展空间”一栏,这一栏目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满足目前新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的需求,大大拓展了师生的眼界。而对于“拓展空间”这一栏目在实践中应用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它是实现新课程的必要条件。初中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向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此阶段,学生可以有效地培养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学会自主追求价值,形成正确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并成为教育实践中必须贯彻落实的基本任务。这样,“拓展空间”栏目的设立和设立,就能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人文主义情感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在推进法治建设中,使同学们从小我到大我,体会到“家”这个字的涵义。所以,这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视,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提升的教学栏目,与现代课程的标准相一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对道德价值的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其次,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本中所学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中学生的课程之中。它丰富的资源、清晰的观点、浓郁的文化气息,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索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人教版“拓展空间”栏目的设置,显示出了丰富的教学要素,按种类划分,有反思性、理解性、验证性和实践性四种。反思型主要指的是可以对日常的教学内容进行明确,进而对理论知识观点进行理解。“领悟式”则是在老师对课文进行了解释之后,再运用一些有意思的观念和素材,使学生对课本中抽象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验证型主要是帮助学生对他们所学过的知识进行验证,在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理解到实际的教材本质,而实践性“拓展空间”则是指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后,利用实践性的活动,主动地学习并理解所学的知识,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每一类栏目的出发点和侧重点都是以课程知识为出发点,或者是以课程知识为中心,其终极目标都是让学习者可以掌握所需的教材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真实的生活相结合。

最后是对作业设计的有益创新。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作业布置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的目标是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或者可以利用某种特殊的能力对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提升。但是,从实际的教学状况来看,这一点并不令人感到乐观。很多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都是采取书面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作业内容中,不断地巩固自己的知识,这不但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他们的学习质量不断下降。但是,在“拓展空间”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在作业的设计上,采取创新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去制定自己的生活计划,去与家长进行情感交流,去组织演讲比赛,去组织主题班会,这样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作业,从而提升我们的德育和法律课程的质量。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应用策略

1.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进行自我探索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水平。“拓展空间”一栏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水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视角,并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或视角下进行实践、观察和分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书,着重论述了我国主席的性质、任期、选举条件、职权等。八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时政热点、新闻话题会有一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的时候,通过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国情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在拓展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一些视频资料、新闻内容等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对荣典权的具体内容和行使方式有更好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看完视频后,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由国家主席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奖章,并颁发证书?”有小组合作讨论,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如此逐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的了解。

2.用反思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型的内容在道德与法治中的覆盖面最广,它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下,很多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描述来进行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他们自己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并不只是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更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行合一,要改变传统知识学习的现状,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转化,进而进行自我反思,提升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中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感受创新》这一部分的拓展空间内容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我们国家的计算机发展历史,从第一台计算机开始,一直到现在的计算机大潮,给学生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让他们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中,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接下来,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单元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探讨的形式,并进行班级辩论,让学生通过反思去探究相应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与他人的沟通与互动中,建立起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念,并关心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新的理论观点,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表达自己的情绪,逐步朝着道德成长的方向迈进。

3.实证性特征与运用策略

这种拓展空间形式,指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实地考察等亲身体验过程中,对教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并用亲身检验的形式,来对所学习到的课程知识的正确性进行判断,或者与相关课程知识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来进行活动的设计。确证性“拓展空间”,主要是指指导学生通过检查、实验来证实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基于课程知识点,通过多种形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满足反思、理解以及运用相应知识的要求。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一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拓展空间设计为课程中的案例,其拓展空间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为重要的人创造一个难忘、愉悦的经历,并与他们交流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同学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感情,并把它们传递给周围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进而体会到品味情感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成长”相结合,进行主题的设置,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文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成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4.提高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拓展空间”栏目,通过对同学们进行小组协作、交流等方面的指导,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协作、交流的作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多人的项目,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学习到与他人合作、分工协作、有效沟通等重要技巧。在进行小组工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学习聆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看法,协调矛盾,一起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技能,又可以提升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在将来的社会交往和工作中的团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小组活动中,我们还可以指导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借此活动,同学们可进一步了解及体会团体精神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团体合作与合作的兴趣与激情。

5.实例演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随着教育界的不断深化,我们的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素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特别是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许多核心素养的内容,如“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在教材中有详细的安排。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度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比如,在讲授《诚实守信》这一课时的拓展空间时,老师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们寻找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或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们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感受并理解“诚实守信”这一优秀的道德品质对个人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6.以拓展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所谓拓展型教学方法,就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扩展生活,这一教学也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实践来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和想法起到规范作用,因此,让学生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来学习,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是有指导作用的。所以,通过这种拓展型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加以拓展,最终掌握教材的核心要点。

比如,在《共圆中国梦》的课文中,老师要先对相关的课文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有效的计划调研,统计分析,来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文。其次,本节的内容主要是与理想相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自己的理想,从理想的视角,探讨实现理想的利弊。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面临中考,为下一个重要的阶段做好规划。

 

结语:总之,“拓展空间”栏目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拓展性”的实践性课程,使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性极强,使课堂教学更富趣味,更富道德情操。所以,教师要加强对这一部分的运用与研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实践与研究中,完成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与感悟。

 

参考文献:

[1]张永继.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课程开发实践[J].考试周刊,2023(12):151-154.

[2]敖永兰.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探究——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2(Z6):19-26.

[3]李爽.“拓展空间”栏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