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应用
正文
前言
思维导图是以图形化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展示,它与数学知识进行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关键词来拓展知识,最终形成一幅具有逻辑性、条理性的知识结构图。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这对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也被称为“心智图”,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于70年代提出,是一种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思考工具。思维导图采用图文并重的方法,将各个层次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达,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起记忆联系。思维导图将左右两个脑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将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发挥到了极致,帮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保持着一种均衡的发展状态,从而将人脑的无穷潜力发挥出来。
二、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记忆力
通过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把原本单调乏味的文字变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关键词,通过图片、颜色和线条来帮助记忆。在小学的数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实现从感觉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变,在脑中进行信息的录入,再以思维导图进行组合,在进行知识的互动,将这些知识与各种能力进行交互,以图表的方式表现出知识的特征,通过关键字将散落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其进行归类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建立起信心,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2.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它可以将材料综合、总结,促进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从而引发对事物的探索,并积极探究,从而使思维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思维的灵活度得到增强,左脑和右脑的协同发展,使知识互相连接,通过思维导图来体现思维时间和空间的现实,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促进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思维导图,不但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让老师们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点的薄弱之处,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加以理解、掌握。运用该方法,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教师自主地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上更严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1.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全方面发展
在复杂的小学数学知识中,如果只靠老师口头上的教导,而学生没有行动,那他们的小学时光就等于是浪费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强调了“全面发展”的要求。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时,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知识整理归纳总结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等。并且,不管是由老师在课堂上绘制的思维导图,还是由学生自己或者合作完成的,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把很多知识联系在一起,把有关的知识呈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所以,不管是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还是在问题解决、收集整理错题和单元复习整理等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大脑中构建了相应的知识网络,并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2..注重课前预习,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注重预习,把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前预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课内容,初步整理知识,从而为以后的课堂教学作好铺垫。在过去的课堂上,尽管老师也会给学生安排一些预习作业,但是因为没有把握好的学习目标,导致了预习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预习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功能,把所学的内容串联起来,进行组织、归纳,以符号、简单文字、图表等方式,形成初步的思维导图。为此,老师可以设定教学前的预习作业,在课前画出简易的思维导图,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从知识面上体现出中心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提前预习来指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达到预习的目的。比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学习上,老师要给学生安排一些预习作业,让他们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并画出思维导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第一分支,扩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使预习的目标更加清晰,使学生能够在预习时将思维导图补全,通过树状图的方式来了解图形的特征,老师要对预习结果进行检验,并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修正建议。
3.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过程
可以把思维导图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叙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开创高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例如,在“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课程中,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们正确地理解小数加减的算术,并学会小数加减的运算方式,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等。以感知和体验生活、体验运算的价值等为思维脉络,以理解、应用、拓展为关键词,指导学生不断地完善思维导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实思维导图。按照老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老师按照思维导图的脉络进行教学,在讲授之前,老师会让学生们有时间去表现自己,而其他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只要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理解到位,老师就能有意识地缩短这些知识的占用时间,达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当一个学生对某个领域的知识不足时,老师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度的思考,并对其进行重点说明,从而使师生之间的思想联系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通过思维导图,进行题型归类
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的数学知识逐渐趋于复杂化,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增加。因此,要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指导与协助。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同学们对各种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让他们了解到新知识和老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的“四则运算”,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含义和规律,从而掌握加减法四则运算,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算术技巧,则需要老师进行指导。运用思维导图对题目进行解析,列出不同的运算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灵活地选取合适的方法,从而达到简单有效的运算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
5.在错题整理中运用思维导图
数学错题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直接给学生讲解正确答案,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但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找到错误的原因,学生容易在同类型的题目中再次出错。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发现新题和旧题的关系,没有掌握新题的正确解法。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对错题类型有一个更好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在遇到相似题型时,不会再出现错误。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在错题整理中使用思维导图,以错题为核心,将错误之处延伸到思维导图的第二个分支,之后对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展开整理和分析,并从第二个分支延伸到第三个分支,最后将正确的解题思路延伸到第四个分支,之后将其作为案例绘制出来,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其投影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比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体会到两个题目之间的联系,经过反复的思考,他们可以提高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强化对新题与错题之间关系的认识,防止再一次出现错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6.运用思维导图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比较困难的,有些知识他们很难理解。这类知识常常是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梳理,并利用思维导图将重难点知识呈现出来。老师可以把自己整理好的思维导图打印给每一位同学,让同学们利用它做好课前预习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预习知识,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说,在小学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内容中,“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是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们对它的理解也很困难。以这一点为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及正方体存在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7.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复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知识结构迅速构建、记忆力增强、训练中新的知识点、提高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都离不开思维导图的支持。首先,老师要让同学们自己进行自主复习,把所学的内容整理归纳,然后绘制出思维导图;其次,老师还要指导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团队活动,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如果是学生单独完成的思维导图,可能会出现知识不完整,关键词不准确,知识之间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而如果是小组合作,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改进,那么思路就会更加的完美。最后,优化展示思维导图,每个团队都会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展现出来。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归纳与评估,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的内容。
8.对于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反思与总结
总体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认知工具,考虑到它的功能优势,老师们可以将它合理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环节中,对教学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勾勒出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还可以推动学生的知识建构。也可以对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帮助,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拓展他们的思路,进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作用,把它应用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等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谌英.论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20(13).
[2]米国华.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3]唐玉玲.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调查报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0(03).
[4]孙凌宇,冷明,李金忠,刘昌鑫,欧阳春娟.思维导图在《数据结构与算法》深奥理论可视化的教学行动研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S2):93-95.
[5]王林.重视思维导图提升复习质量——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调查报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0(3).
[6]陈瑞香.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综合),2019(21).
[7]刘会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思维导图之我见[J].读写算(教师版),202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