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落实的相关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欣

黎川县荷源乡资福小学344600

摘要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落实的相关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随着教学理念更新和教育改革推进,越来越多小学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新课标;兴趣提升;有效性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今天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新课标强调“学生为本”,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给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实施新课标时,教师需要改变角色,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为他们后续学习更深刻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把握设计探究目标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进行教育目标的设计将其作为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活动的基础和导向标。小学数学教学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来展开,教学目标的规划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期能够有效整合学习资源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教学不能脱离实际,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班级实际,要树立自信(不能太低),又不能太高(好高骛远)。教师在备课时也要体现自己的思维创造力,从立体三维的角度设计相关教学目标。[1]例如,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结合新课标教学标准的新要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好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第一,基于单元本身了解本单元具体要学习哪些知识,提高学生快速捕捉信息和关键知识的能力。第二,基于对单元整体知识的认识,感知结构和框架,查找细节信息,获得深层次的认识。第三,在有了深刻的认识后,学生要深挖知识内涵,认识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由上述可见,只有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够围绕设定的目标有效地开展后续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下,能够结合课件辅助教学实现更好学习。

二、整合目标组织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的任意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只有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完美整合,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方法的实效。为了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整合,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控制课堂的整个过程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以此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结合,坚持小学数学教与学的一致性[2]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明确这部分内容是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两个主题为基础展开的,所以教师可以结合重点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充分利用情境来引入新的课程内容,首先播放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件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接着结合视频向学生提问,提问的内容可以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运用,也可以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由此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充分了解基础的几何知识,再在课中引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废物利用,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从思维上架构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过这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多媒体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分析知识的基础上牢记相关知识接着进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思维,有利于切身体会,加深理解,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学的意识,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

三、分析导入,拓展兴趣

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也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实践。因此,为了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导入要趣味化,才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使他们迅速沉浸其中,营造高度集中的课堂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为此,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前导入来做文章,让学生通过导入部分的学习,将原始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并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3]“圆”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来进行课前导入方式趣味化的具体介绍。学生在这一章内容之前对圆及其特性的知识了解还不足够,因此在导入本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事物,然后小组讨论教室里所包含的代表性对象,最后进行汇报交流,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者PPT的形式将一些其他图形和圆进行混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其中的圆选择出来。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较为系统地认识到圆,并能分辨其特点,让学生能够充分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四、关注应用,实践情景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要让数学培植在生活中广阔的生存土壤,才能充足的营养和勃勃生机又反馈到数学教育中。通过生活导向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统计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超市里有不同种类的饮料,你们知道身边的朋友更喜欢喝哪种饮料呢?你们能不能从了解身边朋友的喜好中推测哪种饮料卖得最好吗?学生可以首先随机调查身边同学和不同年龄阶段的朋友的喜好情况,然后根据此结果得出最受欢迎的饮料。基于此,让学生进行小组调查,以小组调查和研究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答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学生群体统计调查的过程中,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确立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最终达到高效学习。[4]

五、结语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落实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教育改革落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如何让学生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基于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适时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

[2] 罗霞.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科普童话,2023(18):103-105. DOI:10.3969/j.issn.1673-9442.2023.18.036.

[3] 徐闻菁.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之我见[J].数学教学通讯,2020(16):41-42. DOI:10.3969/j.issn.1001-8875.2020.16.022.

[4] 赵红军.浅谈小学数学高效教学[J].读与写,2020,17(11):154,1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