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U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生活质量;血气;满意度;并发症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成为新型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1],是指:提供患者体征动态监测、个体化治疗的场所,常见收治的群体有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及循环衰竭等,住院期间患者受疾病治疗、医源性等因素刺激,降低自理能力、排泄形态异常[2],且疾病对自身体力不断消耗,导致患者精神状态较差、影响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故早期辅助有效护理是关键。李贺灵[3]证实,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发放手册及日常指导等,虽有一定作用,但护理模式单一、未满足最终效果,应用受限,鉴于此,本文以我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EICU患者为主体,探究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EICU患者,优质组(45例):男/女=24例/21例,年龄30-74岁,均值(50.29±2.34)岁;病程2-8d,均值(4.36±0.39)d;BMI值19-26kg/m2,均值(23.45±0.28)kg/m2;疾病类型:重症胰腺炎/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其他=16例/14例/8例/7例;教育背景:初中/高中/大学=17例/13例/15例;参照组(45例):男/女=25例/20例,年龄31-75岁,均值(50.38±2.42)岁;病程2-9d,均值(4.47±0.35)d;BMI值18-25kg/m2,均值(23.34±0.26)kg/m2;疾病类型:重症胰腺炎/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其他=17例/13例/9例/6例;教育背景:初中/高中/大学=18例/12例/15例。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①均就诊于医院EICU;②患者出现酸中毒现象、伴意识不清或意识障碍;③其他脏器功能无异常;④年龄30-75岁;⑤完整资料。
【排除标准】①伴严重传染疾病;②血液性疾病、恶性肿瘤;③中途死亡;④智力或精神异常;⑤依从性或配合度差;⑥资料流失。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发放手册、病情评价及基础指导等。
优质组(优质护理干预):①成立专科小组:组长为护士长、组员为经验丰富的护士,根据既往经验、明确优质护理内容,定期对组员行专科培训,划分职责于个人,待培训结束后考核,待考核通过后上岗;②环境护理:患者入住后,护士对病房环境护理需重视,除了确保病房内清洁卫生、将病房温湿度调节适宜外,每日还需对各项医疗设备运行情况检查,若出现设备运行异常、及时处理,入住期间家属禁止探视,护士尽量集中安排工作时间,减少走动、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③情志调理:针对意识清晰者,注意对其情绪状态密切观察,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将患者及家属科普疾病知识,如病情严重程度、后续治疗流程等,对患者提出的疑虑尽量及时解答,辅助深呼吸、冥想、肢体接触等,转移疾病注意,提高依从性;④清洁护理:涉及患者身体及口腔护理,间隔3h清洁1次患者的口腔,意识恢复正常者,辅助叩背排痰、促进痰液顺利排出,确保呼吸道畅通,陷入昏迷者,定期给予吸痰操作,吸痰动作不宜过大,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彻底吸痰、避免呼吸道或口腔中分泌物增多引起堵塞,增加窒息风险;⑤生活指导:综合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考虑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饮食食谱,确保日常饮食合理,吞咽障碍者,早期以流食为主,消化功能较差者辅助静脉营养支持,可正常饮食者增加新鲜蔬果摄入,多喝水、协助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并平时做好保暖;⑥并发症预防:定期做好患者局部皮肤清洁、保持清洁干燥,减少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局部受压部位使用水胶体敷料、泡沫辅料等,间隔2h协助翻身、使局部长期受压迫风险减少,对皮肤情况做好记录,辅助肢体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压疮或深静脉血栓。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参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4](GQOL-74),有躯体疼痛、心理功能、社会职能及总体健康,总分100分、分值愈高愈好。
血气指标:抽取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待检,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罗氏公司)检测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pH值,根据仪器说明记录。
满意度:制定调查问卷,百分制,满意≥90分,一般60-89分,差<60分[5],满意率=。
并发症:统计压疮、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干预前分析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优质组GQOL-74评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 心理功能 | 社会职能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t | p | 护理前 | 护理后 | t | p | |
优质组(n=45) | 65.32±3.47 | 85.53±4.62*# | 23.464 | <0.05 | 62.27±3.42 | 88.72±4.57*# | 31.085 | <0.05 |
参照组(n=45) | 65.28±3.46 | 80.41±4.57* | 17.707 | <0.05 | 62.34±3.39 | 82.34±4.36* | 24.293 | <0.05 |
t | 0.055 | 5.285 | -- | -- | 0.098 | 6.776 | -- | -- |
p | 0.957 | <0.05 | -- | -- | 0.923 | <0.05 | -- | -- |
组别 | 总体健康 | 躯体疼痛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t | p | 护理前 | 护理后 | t | p | |
优质组(n=45) | 60.17±3.36 | 90.62±4.38*# | 37.002 | <0.05 | 64.13±3.25 | 86.34±4.23*# | 27.930 | <0.05 |
参照组(n=45) | 60.25±3.32 | 84.12±4.27* | 29.604 | <0.05 | 64.12±3.29 | 80.14±4.28* | 19.907 | <0.05 |
t | 0.114 | 7.128 | -- | -- | 0.015 | 6.912 | -- | -- |
p | 0.910 | <0.05 | -- | -- | 0.989 | <0.05 | -- | -- |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2 血气指标
干预前分析血气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优质组PaO2、PH、SaO2指标更高,PaCO2指标更低,P<0.05,见表2。
表2 血气指标比较(±s)
组别 | PaO2(mmHg) | PaCO2(mmHg)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t | p | 干预前 | 干预后 | t | p | |
优质组(n=45) | 58.62±5.13 | 76.42±6.23*# | 14.796 | <0.05 | 60.33±4.25 | 49.12±5.11*# | 11.314 | <0.05 |
参照组(n=45) | 58.54±5.21 | 70.19±6.12* | 9.723 | <0.05 | 60.26±4.14 | 55.39±5.64* | 4.669 | <0.05 |
t | 0.073 | 4.785 | -- | -- | 0.079 | 5.527 | -- | -- |
p | 0.942 | <0.05 | -- | -- | 0.937 | <0.05 | -- | -- |
组别 | SaO2(%) | pH值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t | p | 干预前 | 干预后 | t | p | |
优质组(n=45) | 80.22±6.35 | 95.32±3.15*# | 14.290 | <0.05 | 7.14±0.13 | 7.45±0.17*# | 9.717 | <0.05 |
参照组(n=45) | 80.37±6.54 | 88.43±3.79* | 7.153 | <0.05 | 7.16±0.18 | 7.35±0.12* | 5.892 | <0.05 |
t | 0.110 | 9.379 | -- | -- | 0.604 | 3.224 | -- | -- |
p | 0.912 | <0.05 | -- | -- | 0.547 | <0.05 | -- | -- |
2.3 满意度
较参照组,优质组满意率更高,P<0.05,见表3。
表3 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满意 | 一般 | 差 | 满意率 |
优质组(n=45) | 31(68.89) | 13(28.89) | 1(2.22) | 44(97.78%) |
参照组(n=45) | 29(64.44) | 10(22.22) | 6(13.33) | 39(86.67%) |
x2 | -- | -- | -- | 3.873 |
p | -- | -- | -- | 0.049 |
2.4 并发症
较参照组,优质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比较[(n),%]
组别 | 感染 | 压疮 | 深静脉血栓 | 并发症率 |
优质组(n=45) | 1(2.22) | 1(2.22) | 0(0.00) | 2(4.44%) |
参照组(n=45) | 4(8.89) | 3(6.67) | 1(2.22) | 8(17.78%) |
x2 | -- | -- | -- | 4.050 |
p | -- | -- | -- | 0.044 |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6],优质护理干预用于EICU患者中可行,分析:①其为新型护理,考虑个体差异、成立专科小组,协助组员掌握护理要点、定期开展专科培训,可提高专科技能及实践操作,达到预期护理效率,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监测医疗设备运行、禁止家属探视及集中开展护理,确保病房环境安静、起到助睡眠效果[7];②意识清晰者给予心理疏导,减缓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刺激,辅助不良情绪转移法,稳定情绪、提高主观能动性,重视身体及口腔护理,辅助叩背排痰、雾化吸入等,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确保呼吸道畅通,并动态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给予对症营养指导,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增强体质,定期协助翻身、按摩肢体受压部位,减少并发症、推动治疗进展顺利[8-9]。
本研究示:①优质组GQOL-74值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患者因病情重、治疗难度高等因素,影响身心健康,故优质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②优质组PaO2、PH、SaO2值高于参照组,PaCO2值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血气异常波动、引起患者病情波动,故优质护理可稳定血气、改善预后;③优质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护患关系紧张、导致患者依从性差,故优质护理可彼此间建立信任度、提高满意度;④优质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并发症发生与护理不当有关,故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10]。
综上所述:EICU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可稳定血气、提高生活质量,拉近护患距离,减少并发症、优势良好。
参考文献:
[1]魏玉洁,黄芳,魏雪莹.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在EICU危重患者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8):149-151.
[2]施富文,刘双双,邱兆磊.EICU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不同方式肠内营养支持联合人性化护理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6):88-92.
[3]李贺灵,王恩霞,冷样样.循证医学指导下PDCA循环护理在E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06):172-174.
[4]吴正艳,马荣荣. E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观察[J]. 全科护理,2022,20(04):560-563.
[5]谌红连,李伟.结构化EICU交班清单的应用对护士交班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1):128-130.
[6]陈娟娟,许婷婷,黄峰.项目式教学融入情景模拟在E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0):101+120.
[7]洪全秀,高菲菲.罗伊适应模式对急诊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03):182-184.
[8]李秋霞.集束化护理在EICU肠内营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1,31(01):114-116.
[9]杨莹莹.临床护理路径对EICU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04):671-672.
[10]郭凯莉.EICU实施重点环节管控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07):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