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杜俊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山东淄博 2554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护理恶性肿瘤(MT)患者中应用癌痛-压力性损伤(PI)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试验病数共60例,疾病均为MT,就诊于2019.01~2020.10内,按随机法分为30例/组,展开2组对照。甲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措施,乙组护理方案为癌痛-PI规范化管理。对照PI风险(Barden)及癌痛评分、满意率、压疮率。结果:对照Barden、癌痛等评分,乙组所得结论优于甲组(P<0.05)。对照满意率合计,乙组所得结论高于甲组(P<0.05)。对照压疮率等,乙组所得结论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护理MT患者中应用癌痛-PI规范化管理作用显著,可降低PI风险,减少其发生概率,也可对癌痛有效缓解,患者满意水平较高,可借鉴推广。


关键词

恶性肿瘤;癌痛;规范化管理;压力性损伤

正文

目前由于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诊疗水平的提升,临床对于恶性肿瘤(MT)的治疗成效进步显著。MT发病涉及多种因素,且病变的产生主要是因正常的组织细胞出现异常转变,并产生异常增生现象,从而形成了新的生物体[1]MT一旦发生,则其扩散、转移等风险较高,可对人体其他正常细胞造成累及,从而威胁机体健康[2]MT肺癌、乳腺癌、胃癌等较为多发和常见,但无论何种类型,均可引发压力性损伤(PI)症状、癌痛症状等,这些症状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预后,所以还需采取针对性的方案加强管理和干预[3]因此本文则探究在护理MT患者中应用癌痛-PI规范化管理的作用现做以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试验病数共60例,疾病均为MT,就诊于2019.01~2020.10内,按随机法分为30/组,展开2组对照年龄项目:47~76岁内;均龄项目:乙组62.7±5.8)岁甲组63.1±5.4)岁。性别项目:甲乙组男/女各13/1714/16入组时2组同类对照P0.05,资料差别较小参与形式:自愿入组;伦理条件:已获通过

1.2方法

甲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措施,,实施内容涉及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及基础宣教等。乙组护理方案为癌痛-PI规范化管理,实施细节如下:

(1)病情评估:由护士采取数字分级评分法(NRS[4]Barden评分法[5]展开评估,评估项目涉及癌痛和PI风险等,然后实施相应护理。其中较高PI风险,得分为<12分者,则需每8h对疼痛展开1次评估;中度PI风险,得分为13~14分,则疼痛评估为3/d;较低PI风险,得分15~18分者,则开展1次癌痛评估需间隔3d。注意按照评估的情况指导用药,以保障药物合理使用。

(2)用药管理:对于MT患者,首要治疗目的则在于对疼痛加以缓解,因此护士需注意提供足够的关怀和安慰,注意加强人文护理,并对癌痛的水平予以了解和掌握,然后合理控制疼痛,如采取药物针对性治疗。患者一旦癌痛症状发作,用药的方案首选为药物口服止痛,注意需结合止痛药类型加以干预,如间隔用药的时间需合理控制,以防患者对药物产生一定依赖性。另外对药物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予以讲解和观察,并做好记录,以便于对后续治疗时的用药方案予以调整。

3)生活管理:注意合理调整病房的湿度和温度,确保室内的环境达到温馨且舒适等状态,同时定时开窗,严格消毒通风,保持阳光温和且充足。注意及时患者增添衣物,防止出现感冒症状。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室内的噪音,定时清洁床单被褥,并做好消毒工作,严格保持病房内的卫生状态。可在室内设置如广播和电视等娱乐项目,注意对患者尽量满足生活需求,组织其户外活动在积极参与,促使其保持愉悦心态。另外还需对饮食展开一定的干预和控制,需提供符合患者爱好的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高营养等为主,以促进其恢复。

1.3观察项目

对照项目如下:

(1)PI风险:工具为Barden,评估3项内容,即剪切力和摩擦力、活动力、移动力等,得分越高越好。

(2)癌痛:工具为NRS,采取10分制计分,10分剧痛,0分无痛,疼痛更轻分值更低。

(3)满意率:试验后做出调查,工具为自拟问卷,满意程度设置3项选项,即一般十分及不对每项例数及占比予以统计。

(4)压疮率。

1.4分析数据

本次方法为x²t处理涉及计量和计数类型,对象为1.3中指标,统计所用为工具为22.0 SPSS软件数据形式涉及[n%]图片1.png等呈现统计后结果为P0.05

2.结果

2.1对照Barden、癌痛评分

对照Barden、癌痛等评分乙组所得结论优于甲组P0.05;;但试验前对照2组评分值基本接近(P0.05见表1

1比较Barden、癌痛评分图片1.pngn=30,分

组别

NRS

移动力

剪切力和摩擦力

活动力

试验


试验


试验


试验


7.5±0.4

2.3±0.2

1.5±0.8

2.9±0.8

1.1±0.3

2.1±0.6

1.5±0.5

2.7±0.8

7.5±0.2

5.2±1.2

1.5±0.9

2.2±0.8

1.1±0.4

1.5±0.5

1.5±0.5

1.8±0.8

t

0.045

12.326

0.415

7.895

0.025

6.325

0.036

7.514

P

0.414

0.000

0.326

0.000

0.745

0.001

0.865

0.000

2.2对照压疮率

对照压疮率等,乙组所得结论高于甲组P0.05)。见表2

2比较压疮率[n%]

组别

n

压疮例数

发生率(%

30

1

3.33%

30

7

23.33%

x2



6.457

P



0.014

2.3对照满意率

对照满意率合计,乙组所得结论高于甲组P0.05)。见表3

3比较满意率[n%]

组别

n

满意

十分

一般

总体%

30

1

21

8

2996.7

30

6

17

7

2480.0

x2





5.326

P





0.021

3.讨论

对于MT患者而言,其病情一旦发生,则其具有高致死率、快速扩散或转移等特征,除了对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严重伤害之外,还可进一步影响其活动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在诊疗MT的过程中,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PI、癌痛等相关并发症,且会使得其病情不但加重,从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伤,进而对其生命造成严重威胁[6]。以往对MT患者进行护理时,一般所用的干预手段为常规护理,此种护理尽管可缓解和改善其生理痛苦,但其心理痛苦无法消除,所以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而在现代护理,目前采取的新型护理方位为癌痛-PI规范化管理,此种干预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均相对较高,其以患者感受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旨在对患者精神和身体面临的负担予以最大程度减轻,并对其心理需求予以满足,从而帮助其有效缓解癌痛,改善身心健康状态,预防PI症状。此种干预方案还可可从医院和家属等角度出发,并为患者提供多方面护理,可综合考虑其心理、性格以及生活背景各方面特征的不同,然后实施相应的干预,可引导其释放心理压力,并使针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以降低PI风险,改善其身心健康[7]本文结果中,对照Barden、癌痛等评分乙组所得结论优于甲组P0.05)。对照满意率合计,乙组所得结论高于甲组P0.05)。对照压疮率等,乙组所得结论高于甲组P0.05)。可见,在护理MT患者中应用癌痛-PI规范化管理的优势更为显著。

综上,在护理MT患者中应用癌痛-PI规范化管理作用显著,可降低PI风险,减少其发生概率,也可对癌痛有效缓解,患者满意水平较高,可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翠萍,曹艳,康璇. 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在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7,31(34):4428-4430.

[2] 戴向荣. 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24):64-66.

[3] 温明. 对恶性肿瘤病人癌痛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J]. 健康必读,2020,04(2):226-227.

[4] 周杨,王淋,张露. 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在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探析[J]. 东方药膳,2020,02(2):236-237.

[5] 杨芝. 癌痛-压力性损伤-免疫营养联合规范化管理对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整体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4):39-41.

[6] 龚玲芳,陶蓉,谢命莲,. 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大医生,2019,4(3):151-152.

[7] 黄慧敏. 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在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01(A01):0215-02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