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熥敷结合中频经络治疗寒湿阻络型腰痛病观察的疗效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范国俭 白小娟 严红英 通讯作者

中卫市中医医院 755000

摘要

目的:研究对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使用中药熥敷结合中频经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采用中药熥敷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采用中频经络进行治疗。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使用中药熥敷结合中频经络治疗,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患者在采取该治疗方式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建议临床广泛推广该方式治疗腰痛病患者。


关键词

寒湿阻络型;腰痛;中药熥敷;中频经络

正文


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腰痛类型,腰痛症状的形成主要是受外邪侵袭的影响,外邪侵袭主要是指人们在工作、生活上长期处于比较阴寒潮湿的环境,易得湿气侵入,阻碍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加重腰痛症状[1-2]。本身身体虚弱,年龄较大也是引起腰痛的原因,有的患者大部分自身素质条件较低,相应的工作力度也较高,长期下去会出现腰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治疗[3]。本文通过研究对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使用中药熥敷结合中频经络治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80例年龄25岁-65岁,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47例。为了研究的科学有效,把80例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43.12±1.34岁);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43.23±1.55岁)。从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有效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研究有效。所有患者均同意此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并批准此次研究。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次试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试验途中未发生急性重症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未合并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患者中途因故退出本次试验患者对本次试验采用方法存在禁忌症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40例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采用中药熥敷进行治疗,采用常规护理进行辅助,首先给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将中药(伸筋草20g、土鳖虫10g、透骨草20g、木瓜20g、制草乌20g、川芎30g、生白术30g、制马钱子10g路路通20g鸡血藤30g盐补骨脂20g生白芍30g炒芥子10g断续20g制骨碎补20g艾叶20g制狗脊20g)制成特制的药袋,浸泡于由0.5L白酒以及0.5L醋的混合液中12小时然后放入微波炉内加热一分钟达到一定温度后,取出药袋后平整敷于患者的患病部位,每次敷30min,一日一次,每7天更换一次药袋,连续治疗两周。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中药熥敷的温度,一般保持在38℃~42℃,中药熥敷的温度过高会烫伤患者的皮肤,而中药熥敷的温度过低又会降低治疗的疗效,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耐热程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同时对病房每日定期消毒,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的干净。

1.2.2研究组

研究组40例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采用中频经络进行治疗在对患者治疗前,要给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采用中频治疗仪,将电极片放于中药包上面,用自制碎石加压包覆盖在中药包和中频治疗仪电极片上,使药包电极片与患者皮肤部位充分接触,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可以适当的调节仪器的档位及温度,每次治疗时间不超过30min,一日一次,连续治疗两周

1.3疗效标准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统计,显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而定改善,但症状没有明显消失,身体各项指标情况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无效:患者的症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甚至临床症状加深。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效果+有效)/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价指标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证明护理效果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研究统计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7.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1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40

26(65.00)

10(25.00)

4(10.00)

36(90.00)

对照组

40

5(12.50)

18(45.00)

17(42.50)

23(57.50)

χ2

-

23.226

3.517

10.912

10.912

P

-

0.001

0.06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2所示

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s,分)

组别

护理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健康状况

活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对照组

75.28±2.56

71.02±2.56

70.25±2.44

71.25±2.41

72.34±1.78

72.52±2.42

73.55±2.42

71.46±2.30

观察组

75.51±2.74

71.96±2.35

70.71±2.75

71.43±2.63

72.42±2.03

72.31±2.08

73.23±2.52

71.42±2.08

t

0.021

0.014

0.020

0.142

0.143

0.059

0.275

0.32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组别

护理

对照组

80.24±2.54

80.43±2.05

79.02±2.45

79.22±2.45

79.22±3.54

80.14±2.85

81.14±3.01

80.52±3.02

观察组

95.22±3.01

95.25±1.05

94.88±2.67

95.68±3.92

96.57±2.06

97.02±0.84

96.86±1.52

96.77±1.58

t

5.024

5.026

5.058

4.058

5.360

5.286

4.989

5.49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腰痛世界范围内都是治疗难题临床中腰痛的类型分为坐骨神经疼痛感染特异性疼痛和非特异性疼痛等[4]除了特异性的疼痛以外,其他类型的腰痛临床都可以找到明确的致病因素,临床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诱发原因影像学检查实施针对性的治疗特异性的腰痛临床中表现形式非常复杂,而且影像学检查并不能显著的疾病状况显示因此在临床常常出现误诊的情况,没有办法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有研究表明,特异性的腰痛治疗非常困难,而且疗程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概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5]

中医认为,身体是平衡的结构,阴阳为分,互相平衡这种阴阳平衡一旦破坏,则会发生疾病当患者腰部肌肉群和腹部肌肉群平衡打破以后,则会出现腰椎疾病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工作方式的变化,很多出现腰痛症状,临床腰痛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的角度将腰痛分为四个类型,寒湿类型湿热类型、肾虚类型、淤血类型[6]各个类型不同的腰痛临床表现不一样寒湿类型的腰痛一般是由于风寒侵袭有发的疼痛,疼痛的表现一般腰部偏上的位置为主,阴冷天的时候这种疼痛会加重湿热类型的腰痛则炎热的天气症状加重,而且疼痛部位会出现灼热的感觉淤血类型腰痛一般因为过度劳损造成,或者气血运行不畅原因造成,一般刺痛主要表现。肾虚类型腰痛,主要酸软无力隐隐作痛表现[7]

目前临床关于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治疗,多采用中药熥敷治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大多数治疗周期时间长,痊愈治疗率较低。根据研究发现在中药熥敷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中频经络使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中药熥敷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以及舒筋通络的疗效,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讲解,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调节温度,患者治疗的依从度比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寒湿阻络型腰痛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腰痛类型,临床中很多种治疗方法疗效各有不同长效来看,中医治疗可以根本改善患者的症状,常采用的方法以温经通络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中药熥敷针灸方式中药熥敷主要通过穴位的药物治疗效果对机体进行整体的调节中药熥敷采取的药物一般都是物,经过研磨调制以后实施中药熥敷可以让药物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达到全身的激发的目的改善疾病状况,达到治愈的目的赵同生,刘国庆,杨烈东等手指点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试验中提到,炒芥子艾叶等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同时,这几药物共同配伍实施中药熥敷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效治疗疾病。

本次试验中所采取的中频经络治疗可以有效扩张患者血管,血流灌注有所增加同时,可以促进患者的代谢功能帮助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能力上升本次试验结合中药熥敷治疗效果得到了验证,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使用中药熥敷结合中频经络治疗,比对照组单纯的采用中药熥敷治疗的效果好,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天青[8]中药贴敷疗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66例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中所得到了治疗有效性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寒湿阻络型腰痛病患者使用中药熥敷结合中频经络治疗,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患者在采取该治疗方式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建议临床广泛推广该方式治疗腰痛病患者。

 

参考文献

[1]院学医学大首吉,权生龙丽王段敏淑谭雯雅陈传敏绍宿.湘西土家医酒火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寒湿型腰痛的干预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10):94-95+21.

[2]党敏敬,王海伟,刘呈毅等.基于数据挖掘的经络收放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7):12-15.

[3]邢涛,赵继荣.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及熥敷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0,29(02):73-77.

· [4]王官林,郭霆,杨利学.刃针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腰痛30[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02):55-58.

[5]赵同生,刘国庆,杨烈东等.手指点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7,18(03):31-34.

· [6]王官林,杨利学. 刃针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论文汇编.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323-327.

· [7]和秀丽,金兴林,郭健等.经络推拿联合中频电疗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致痛因子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22,44(12):2068-2072.

[8]应天青.中药贴敷疗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66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4):96.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