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杨玉琴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苏州 215300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感染的效果。方法 宫颈高危HPV感染患者76例,以双色球法分组,对照组(38例)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38例)以常规感染+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评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高危HPV患者感染中,以常规感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对病毒的清除效果好,在预防宫颈癌方面发挥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宫颈感染;高危HPV;重组人干扰素

正文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宫颈感染了HPV,宫颈细胞就可能受到侵害,导致感染性病变。如果这种感染持续时间很长,就可能会引发宫颈癌。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HPV可以阻止宫颈癌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宫颈癌筛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人群中的HPV感染呈上升趋势,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对于受到HPV感染的女性患者,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病,保证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虽然临床研究已经证实HPV感染可以自行消失,但这一转阴过程通常需要0.5-2年的时间,且转阴过程中存在诱发宫颈癌的风险。因此,对于HPV感染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感染持续时间,从而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目前,干扰素是一种治疗HPV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对宫颈高危HPV感染患者的治疗需求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将重组人干扰素应用在该类患者的治疗中,评估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就诊后确诊的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患者,将76例该类患者以双色球法分组观察组,年龄25-65岁,平均(48.9±4.0)岁。对照组,年龄27-68岁,平均(49.5±4.3)岁。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抗感染药物选择甲硝唑片,口服,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第3天,1次/片,1次/d。连续治疗10d后停药。在下次月经周期中,再进行下一次的重复治疗,疗程也是10d。连续重复3个10d的治疗。

观察组:常规抗感染+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甲硝唑口服用药同对照组。并结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第3天,指导患者在晚上清洁外阴后,洗净双手,取一粒药物,将其置于阴道内,一直到后穹窿位置。连续治疗10次,在下次月经结束后,重复治疗,同样治疗3个10d。

所有患者在治疗3个周期后,进行HPV复查,若宫颈HPV感染阴性的,可停止治疗。若仍为阳性,则需继续治疗3个周期,并再次复查HPV。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注意事项,如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饮食摄入,戒烟戒酒,如有性生活需求,规范使用避孕套,保证规律作息等,主要是为了配合临床用药,确保用药效果,减少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治疗效果。

1.3.2 评估HPV清除情况。

1.3.3 评估治疗前后宫颈炎性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8

25

11

2

36(97.1)

对照组

38

12

18

8

30(82.9)

X2





4.146

P





0.042

2.2 HPV清除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3个月的HPV完全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的总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HPV清除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转阴率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

治疗12个月

合计

完全转阴

≥1种亚型转阴

完全转阴

≥1种亚型转阴

完全转阴

≥1种亚型转阴

观察组

38

19(76.0)

3(27.3)

5(20.0)

6(54.5)

1(4.0)

2(18.2)

36(97.1)

对照组

38

5(41.7)

7(38.9)

6(50.0)

5(27.8)

1(8.3)

6(33.3)

30(82.9)

X2


11.936

1.842

0.106

0.106

0.000

2.235

4.146

P


0.001

0.175

0.744

0.744

1.000

0.135

0.042

2.3 宫颈炎性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宫颈炎性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宫颈炎性指标水平对比±sng/ml

组别

例数

IL-4

IL-10

TNF-α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8

690.0±95.6

430.0±35.2

896.5±165.8

389.6±144.6

602.0±60.0

933.1±154.2

对照组

38

689.1±90.0

536.8±43.5

892.7±127.4

520.0±161.1

610.0±53.2

660.2±133.3

t


0.042

11.765

0.112

3.713

0.615

8.253

P


0.966

0.000

0.911

0.000

0.540

0.000

3 讨论

女性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月经白带、下腹部坠胀等症状在妇科临床上相对较常见。HPV是一种双链DNA小分子病毒,主要在女性宫颈鳞状上皮细胞中复制和合成外壳蛋白[1]。因此,女性宫颈是HPV感染的高风险区域。宫颈HPV感染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如果感染持续时间较长,病情可能会持续恶化,甚至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的发生。近年来,子宫颈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容忽视的上升趋势。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子宫颈癌患者中年轻女性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这一趋势引发了广泛地关注和讨论。子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背后,有着多种原因的交织。首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年轻女性常年忙于工作,缺乏锻炼和休息,抽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逐渐增加,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子宫颈癌的风险。

HPV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性行为传播和医院感染等途径传播。当感染了HPV后,会引起细胞免疫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持续感染。如果持续感染时间长,病情会持续恶化,可能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对于宫颈HPV感染者,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这对于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减轻疾病负担,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危型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近二十多年来临床研究宫颈癌治疗因素的主要进展。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HPV检测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之一[2]。及时治疗阳性患者也是逆转宫颈HPV感染、CIN病变及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措施。

因此,我们应提高对HPV感染的警觉性,及早发现和处理,以预防宫颈上皮内瘤和子宫颈癌的形成。HPV病毒蛋白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HPV通过抑制模式识别受体(PPRs)通路,降低机体干扰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的分泌,从而影响固有免疫功能。重组人干扰素是一种多功能、高酶活性的蛋白多肽,对抗病毒和肿瘤具有良好效果,能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RhIFN是一种治疗HPV感染的有效药物,它通过与宿主细胞内的IFN受体结合,诱导多种抗病毒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HPV的复制。我们的早期研究发现,rhIFN-γ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对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阴道泡腾胶囊作为一种新型治疗HPV感染的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3]。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黄体酮和雌二醇的含量,改善阴道微环境,促进子宫颈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阴道分泌的液体能够迅速溶解和分解泡腾胶囊,使有效成分均匀分散于病变部位,实现局部高浓度,促进药效的充分发挥,增强疗效。

经过研究显示,针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阴道用药治疗的效果较其他药物治疗更为显著,转阴率更高。此外,经过2个或3个疗程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地改善[4],病毒的阳性率大幅度降低。尽管常规药物治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毒的转阴率,但与重组人干扰素阴道用药相比,差距较大[5]。该治疗方法能够加快患者对HPV病毒的清除,缩短感染时间,降低持续感染的风险。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正确使用药物可以减少宫颈细胞病变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6]。一般认为,高危HPV阳性时间在持续感染6-12个月。重组人干扰素可以加速清除HPV病毒,减少持续感染,这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持续感染高危HPV会导致宫颈细胞和组织方面的病理改变[7]

本研究中对宫颈高危HPV感染患者通过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其治疗疗效相比单独抗感染治疗效果更具优势。根据研究结果显示,rhIFN-2b具有强大的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能力,能够显著降低宫颈细胞病变和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风险[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各项炎性指标水平,均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对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在宫颈HPV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的一个作用机制是调节Th1/Th2平衡,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免疫效果[9]。因此,在局部分泌物中,Th1型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含量下降。

该研究存在一些缺点,包括样本数量不足和随访时间短,因此尚未观察到子宫颈癌的发生情况。然而,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在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中,RhIFN-α-2b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可以缓解宫颈炎症。今后,将在子宫颈癌预防方面的作用,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充分证实。

综上所述,宫颈高危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抗感染这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通过重组人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对宫颈组织细胞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更利于减少HPV定植,使其更不容易生长及繁殖,更利于患者宫颈炎症病灶的尽早愈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宫颈高危HPV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HPV转阴,为该疾病的治疗及宫颈癌的预防提供充分依据。

【参考文献】

[1]何福姬.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3,18(11):123-126.

[2]吴宣豫.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HPV高危型感染的临床疗效[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23,46(1):46-48.

[3]关梦瑶,林青玉. 聚甲酚磺醛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病变HPV感染患者的效果及对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2):112-115.

[4]李聪慧,吴波,刘雯婷,等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锐扶刀治疗宫颈CINⅡ并HPV感染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2023,24(2):41-43+46.

[5]蔡秋菊.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应用[J]. 吉林医学,2023,44(1):161-163.

[6]孔艳,温泉,郭丹丹. 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用对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3,55(2):216-218.

[7]邓淑珍.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联合康妇凝胶治疗宫颈持续HPV感染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08):1140-1142.

[8]郝臻凤.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及对微生态环境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04):49-51.

[9]王屹丹,蒋文蔚,李春香等.利湿解毒汤加减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高危型HPV感染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55(02):111-114.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