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探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郑丽,陈丽娟,李开凤,罗教,易吉秀△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重庆400900)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黔江中心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组、DT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前术后血清Tg、TgAb水平及影像学资料,分析Tg、TgAb与DTC发病风险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72例,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组149例,DTC组123例。良性结节组和DTC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DTC组患者的术前血清Tg水平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P<0.01),术前TgAb阳性率也较良性甲状腺结节组高(P<0.01)。术后随访期间,DTC组患者的血清Tg水平和TgAb阳性率较前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Tg水平(OR=1.023,95%CI=1.011~1.035,P<0.001)和TgAb(OR=3.023,95%CI=1.811~7.035,P<0.001)是DTC发病的危险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术后血清TgAb水平是DTC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HR=1.107,95%CI=1.002~1.212,P=0.006),术后血清Tg水平也是DTC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HR=1.021,95%CI=1.017-1.131,P=0.03)。结论:血清Tg水平、TgAb阳性率是DTC发病风险的预测指标,同时也可作为DTC复发或转移风险的监测指标。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在DTC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分化型甲状腺癌

正文


*资金项目: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编号:2020FYYX029)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八位[1-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年版的甲状腺肿瘤分类标准,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未分化型甲状腺癌(UDTC)和间变型甲状腺癌(IDTC)三大类[4-6]。其中,DTC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主要包括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状癌(FTC)。DTC的预后一般较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7-10]。然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和提高,DTC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微小乳头状癌(PTMC),即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PTC[11]PTMC在所有PTC中的比例从1990年代的6%增加到2010年代的40%左右[12]PTMC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与非微小PTC有所不同,其复发率和转移率较低,预后较好[13]。但也有部分PTMC表现为侵袭性或恶性程度较高,如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复发等[14-16]。因此,如何准确诊断和评估DTC及其体积小的PTMC的恶性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随访策略,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挑战。

甲状腺球蛋白(Tg)是一种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是甲状腺激素的前体和储存形式[17]。血清Tg水平反映了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功能和数量,是DTC患者术后随访中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在DTC患者中,血清Tg水平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手术切除的彻底性、监测复发或转移的情况、指导131I治疗的适应证和剂量选择等。然而,血清Tg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TSH水平、甲功状态、药物干扰、Tg抗体(TgAb)等。TgAb是一种针对Tg的自身抗体,存在于部分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18]TgAb可干扰血清Tg的测定,导致结果偏低或假阴性。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TgAb本身可能与DT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19]

本文旨在探讨TgTgAbDTC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12月至202012月在黔江中心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组、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前术后血清TgTgAb水平及影像学资料,分析TgTgAbDTC发病风险及预后的相关性。我们认为,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提高对DT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管理提供新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312月至202012月在黔江中心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组、DTC组。本研究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伦理学原则,经黔江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筛选条件

按照以下标准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①首次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②术后病理诊断明确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良性甲状腺结节;③术后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具备治疗后复查资料,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测结果;④排除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哺乳期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3收集指标

收集患者的以下资料:①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②术前资料:包括甲状腺结节直径、血清TSHFT3FT4TgTgAb水平及甲状腺彩超、CT等影像学资料;③术后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术后131I治疗情况及剂量、术后血清TSH抑制治疗情况及剂量等;④术后随访资料:包括随访时间、血清TSHFT3FT4TgTgAb水平及有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影像学资料等。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及秩和检验。甲状腺癌危险因数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DTC复发或转移风险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资料比较

共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72例,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组149例,DTC123(甲状腺乳头状癌104例,甲状腺滤泡状癌19)。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如表1所示。良性结节组和DTC组患者的性别、家族史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良性甲状腺结节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DTC组(P<0.01)。

1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性别(男/女)

家族史(有/无)

良性甲状腺结节组

149

48.6±12.3

36/113

12/137

DTC

123

42.9±10.7

41/82

17/106

P值

-

<0.001**

0.106

0.167

注:**表示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2血清学指标比较

各组患者的术前术后术后最后一次随访血清TSHFT3FT4TgTgAb比较如表2所示。术前,DTC组患者的血清Tg水平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P<0.01),TgAb阳性率也高于良性结节组(P<0.01。术后随访期间,DTC组患者的血清Tg水平TgAb阳性率较术前均下降

2各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组别

时段

FT3水平(pmol/L)

FT4水平(pmol/L)

TSH水平(mIU/L)

Tg水平(ng/ml)

TgAb阳性率

,n%)

良性甲状腺结节组

手术前

4.12±0.86

15.67±2.35

2.34±1.05

9.94±2.10

9(6.4%)

手术后

4.01±1.25

14.65±2.04

2.41±1.23

9.02±1.76

8(5.4%)

DTC组

手术前

4.18±1.01

15.23±2.41

2.58±1.32

16.97±3.13**

27(21.1%)**

手术后

4.44±0.87

16.87±2.89

2.06±1.41

2.44±1.76##

14(11.4%)#

*P<0.05**P<0.01示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同时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表示与DTC组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2.3 DTC发病风险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血清TgTgAb水平与DTC发病风险的关系,我们将良性甲状腺结节组作为对照组,DTC作为实验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Tg水平是DTC发病的危险因素(OR=1.02395%CI=1.011~1.035P<0.001术前TgAb阳性也是DTC发病的危险因素(OR=3.02395%CI=1.811~7.035P<0.001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术前血清TSH水平等也不是DTC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表3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DTC发病风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OR

95%CI

P

年龄

0.987

0.971~1.003

0.095

性别(男/女)

1.112

0.660~1.875

0.698

家族史(有/无)

1.065

0.462~2.457

0.885

术前血清TSH水平

1.021

0.955~1.092

0.559

术前血清Tg水平

1.023

1.011~1.035

<0.001**

术前血清TgAb阳性率

3.023

1.811~7.035

<0.001**

注:**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4 DTC复发或转移风险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血清TgTgAb水平与DTC复发或转移风险的关系,我们根据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分为无复发复发组伴或不伴转移组,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的血清TgAb水平是DTC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HR=1.10795%CI=1.002~1.212P=0.006),复发时随访血清Tg水平也是DTC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HR=1.02195%CI=1.017-1.131P=0.03)。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术后131I治疗情况等也不是DTC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表4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4 DTC复发或转移风险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变量

HR

95%CI

P

年龄

0.993

0.972~1.015

0.528

性别(男/女)

1.212

0.631~2.328

0.564

家族史(有/无)

1.156

0.392~3.407

0.794

术后131I治疗情况(有/无)

1.341

0.698~2.578

0.378

末次随访时血清Tg水平

1.021

1.017-1.131

0.03*

末次随访时血清TgAb水平

1.107

1.002~1.212

0.006**

注:*P<0.05**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诊疗过程中TgTgAb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它们与DTC的患病风险、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我们发现,术前血清Tg水平TgAb阳性率DTC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DTC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结果提示,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在DTC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是甲状腺激素的前体和储存形式[20]。它是甲状腺激素(TH)的前体和储存形式,在甲状腺滤泡内与碘化酪氨酸(MIT)和二碘化酪氨酸(DIT)结合形成碘化甲状腺球蛋白(ITg)。在正常情况下,Tg主要存在于甲状腺滤泡内,只有少量进入血液循环[22]。当甲状腺滤泡细胞受到损伤或坏死时,如手术、放射性碘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情况下,Tg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Tg水平升高。因此,血清Tg水平反映了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功能和数量,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随访中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23]

DTC包括乳头状癌(PTC)、滤泡癌(FTC),其中PTC80%以上。DTC具有较高的生存率和良好的预后,但也有一定的复发或转移风险。在DTC患者中,血清Tg水平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手术切除的彻底性、监测复发或转移的情况、指导131I治疗的适应证和剂量选择等[24]。一般来说,DTC患者在手术切除甲状腺后,血清Tg水平应该下降到不可检测的水平(<0.2 ng/mL)。如果血清Tg水平仍然升高或上升,说明可能存在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肿瘤组织。此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超声、CTMRIPET等,以及131I全身扫描(WBS)等,进一步确定复发或转移的部位和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治疗[25]。如果血清Tg水平下降到不可检测的水平,并且其他检查也未发现异常,说明患者已经达到无病生存(NED)状态,可以减少随访的频率和强度。

然而,血清Tg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TSH水平、甲功状态、药物干扰、Tg抗体(TgAb)等。因此,在评价血清Tg水平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避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例如,TSHTg合成和分泌的重要刺激因子,当TSH水平升高时,血清Tg水平也会升高。因此,在测定血清Tg水平之前,需要让患者停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并给予外源性TSHrhTSH)或停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后自然升高TSHwTSH),以提高血清Tg水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另外,一些药物也会影响血清Tg水平的测定,如生长激素、肝素、抗生素等。因此,在测定血清Tg水平之前,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服用了这些药物,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或测定时间[26]。此外,最常见的影响血清Tg水平的因素是TgAbTgAb是一种针对Tg的自身抗体,它可以与T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干扰血清Tg水平的测定。根据不同的测定方法,TgAb可以导致血清Tg水平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在测定血清Tg水平之前,必须同时测定血清TgAb水平,并根据其结果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或修正系数。综上所述,血清Tg水平是DTC患者术后随访中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但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评价血清Tg水平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避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同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以及临床表现和病理分型等信息,进行全面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

TgAb是一种针对Tg的自身抗体,存在于部分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TgAb可干扰血清Tg的测定,导致结果偏低或假阴性。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TgAb本身可能与DT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27]。有些研究认为,TgAb可能是一种保护性因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降低DTC的发生风险和恶性程度[28]。也有些研究认为,TgAb可能是一种促进性因素,可以刺激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和耐药性,增加DTC的复发或转移风险和死亡率[29]。这些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和矛盾,可能与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量的大小、随访时间的长短、统计方法的不同等因素有关[30]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DTC诊疗过程中TgTgAb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它们与DTC的患病风险、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我们发现,术前血清Tg水平TgAb阳性DT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两者均下降。DTC复发或转移TgTgAb都有所上市,DTC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这些结果提示,血清TgTgAb可作为DTC发病风险的预测指标,同时也是DTC复发或转移风险的监测指标。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在DTC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们认为,本研究的结果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来评估DTC发生风险和预后情况。通过测定术前术后血清TgTgAb水平,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对DTC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和个体化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如术前Tg高,术后TgTgAb再次升高等),可以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手术范围扩大、131I治疗剂量增加、TSH抑制治疗强度加强等,以降低复发或转移的风险。对于低危患者(如术前血清Tg低,末次随访时血清TgAb低等),可以采取更保守的治疗措施,如手术范围缩小、131I治疗剂量减少、TSH抑制治疗强度减弱等,以减少不必要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副作用。第二,本研究揭示了血清TgTgAb水平在D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术前血清Tg水平与DTC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可能是因为DTC细胞具有较高的Tg合成和分泌能力,导致血清Tg水平升高。而末次随访时血清TgAb水平与DTC复发或转移风险呈正相关,可能是因为DTC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导致机体对Tg的免疫应答减弱,而对TgAb的免疫应答增强,从而使血清TgAb水平升高。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探索DTC的发病机制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第三,本研究发现良性结节组的Tg术后水平较术前变化不大,也许与手术方式有关(非全切),因此术后比较良性结节组与DTC组之间Tg的水平没有很大意义。肿瘤复发或转移时,Tg变化趋势不如TgAb明显,也许跟Tg的一些检测干扰因素有关,因此不建议单独检测它作为术前、术后的评估指标,应联合TgAb一起检测,避免假阴性。

本研究还有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缺乏对其他因素(如甲功状态、药物干扰等)的调整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完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提高本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结论

本研究表明,血清Tg水平TgAb阳性率可作为DTC发病风险的预测指标,术后TgTgAb随访可作为DTC复发或转移风险的监测指标。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在DTC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康斗,赵长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诊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17):3330-3334.

[2]林素芳,丁超,孙文聪等.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术后转移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3,38(07):1078-1081.

[3]马国杰,吴刚,鲁豫.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联合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23,43(06):64-66.

[4]张志杰,肖萍,明子桔等.血清TSHTg联合检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J].婚育与健康,2023,29(11):76-78.

[5]岳鑫,罗征,朱晓月.血清TgTSH检测对甲状腺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3,27(05):529-532.

[6]独海玲.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抗体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J].系统医学,2023,8(10):42-45.

[7]余江涛,王世杰,张高飞等.血清甲状腺球蛋白、促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测对行甲状腺全切术后未接受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09):1159-1163.

[8]彭朝艳,廖延,王睿等.甲状腺球蛋白确认试验测定术前血清球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3,46(05):484-491.

[9]徐曼,刘月,叶亚平.C反应蛋白、甲状腺球蛋白、TgAb与甲状腺癌患者全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23,38(04):657-660.

[10]白杨,靳健,刘永红等.131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老年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3,26(02):119-124.

[11]申一鸣,林晓云,王深等.SPECT/CT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微创医学,2023,18(01):70-72+76.

[12]高峰,吕金,王子斌等.桥本甲状腺炎并发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3,30(01):106-111.

[13]韩莹,吴迪,赵恒达等.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评价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刊,2023,58(01):105-108.

[14]祁爱花,柴红.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甲状腺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对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2,29(12):2030-2034.

[15]孙学文,杨篷,董芳.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随访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34):74-76.

[16]陈则金,郑登滋,徐丛荣等.细针抽吸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诊断甲状腺癌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11):1151-1154.

[17]邢怀广,吕焱.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病情评估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09):942-944+1009.

[18]陈景连,林旭常,黄仁青等.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抗过氧化物酶抗体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意义[J].黑龙江医学,2022,46(17):2060-2062+2066.

[19]陈辉,茅建娅,马震等.Gal-1GPX3Tg水平与甲状腺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08):1276-1279.

林媛,笪茂红,乔伟等.超声检查参数联合血清VEGFTgGal-1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5):2976-2980.

周锋盛,张雨,丁炎等.甲状腺球蛋白快速检测试剂在甲状腺癌颈部可疑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22,62(10):74-76.

[23]郭琳,李珮婷,康小鹏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5):74-76+80.

[24]Li S,Ren C,Gong Y,et al.The Role of Thyroglobulin i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Front Endocrinol(Lausanne).2022;13:872527.

[25]李洪飞.甲状腺癌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22,30(03):123-126.

[26]赵铁铮,赵铁映,魏燕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硒酵母片的临床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和自身抗体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03):301-304.

[27]Zhao H,Li H,Huang T.High Urinary Iodine,Thyroid Autoantibodies,and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Risk[J].Biol Trace Elem Res.2018;184:317-24.

[28]何德,温嘉琪,周兴舰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甲状腺球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21,27(18):63-65.

[29]张瑞坚,超敏甲状腺球蛋白联合颈部超声对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2021-03-10.

[30]张永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对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02):179-1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