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效果分析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徐丹

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在本文研究将200例静脉穿刺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100例患者),分别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常规干预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穿刺依从性、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评分和对照组的评分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穿刺中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小儿静脉穿刺;效果

正文


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要根据小儿的年龄来选择合适的静脉合理选择穿刺部位,两岁以前的小儿首选头皮静脉,两岁以后的小儿可以选择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1]。在临床常见治疗手段中,静脉穿刺的使用率较高,具有多种特点,第一种是操作方便、第二种是成本较低等等,受到多数家属的青睐,但该种方式存在一定侵袭性,易导致患儿出现较多负面情绪,比如紧张、抗拒、焦虑等等,降低其依从性,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操作,并且还可出现较多不良事件,比如针头脱位等,增加患儿的机体痛苦,还可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故此在静脉穿刺过程中,需要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2]因此,本次研究对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效果进行分析,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静脉穿刺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观察组平均年龄3.21±1.01(1~7)岁、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疾病类型:感冒发烧患者有40例、腹泻患者30例、其他3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26±1.02(1~8)岁、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疾病类型:感冒发烧患者有41例、腹泻患者28例、其他患者31例。两组基线资料中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式:为患者制定一项护理干预计划,按照计划实施。

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

(1)环境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其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处理,采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院内环境,使其能够对病房环境充分熟悉,并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以提高其舒适度,缓解紧张情绪。

(2)认知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和患儿和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获得信任感,在操作过程中,选择患儿感兴趣的话题与其交谈,还可采用看动画片、玩玩具等方式,吸引患儿的注意,从而转移其对于穿刺的注意力;在穿刺过程中,保证动作的快准,避免进行重复操作,从而给患儿增加机体痛苦,在操作完成后,需要抚摸患儿,使其恐惧和焦虑感得以消除。

(3)不良行为心理护理:在穿刺过程中,容易给患儿造成机体伤害,故此,在不对疾病造成影响的因素下,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沟通,选择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穿刺的相关内容,并给予其精神鼓励,从而使其配合度得以提高。

(4)心理干预措施: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常常使用以下几种类型: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家庭疗法、房树人测验、墨迹测验等。通过开展家庭疗法使用循环提问的方式,让患儿与家属互相沟通和交流,通过给予患儿安慰和鼓励,能提高患儿的配合度。

(5)穿刺操作:对于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在置管后,需用无菌纱布贴膜固定,防止其扭曲和移位,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渗液或者炎症反应。穿刺部位需每天进行消毒,更换敷料每次补液后的通道需用肝素封管,防止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还需要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无扭曲、变形导管的深度是否有脱出。输液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肝素帽及三通接口处也需要常规消毒,防止污染。需要拔除导管时,指导患儿选取取仰卧位,经常规消毒后,用无菌器械拆除缝合线,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部位后,缓慢拔出导管,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并按压穿刺部位10-15分钟左右,用无菌敷料覆盖。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穿刺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26.0,P<0.05代表本研究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穿刺依从性

观察组穿刺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P<0.05),1所示。

1:对比两组的穿刺依从性指标 %)

组别

例数(n)

完全依从n)

部分依从n)

不依从n)

穿刺依从性

 

观察组

100

85

10

5

95.00

对照组

100

70

5

25

75.00

卡方值

-




16.2617

P值

-




0.0016

2.2对比两组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满意90例、一般8例、不满意2例)和对照组(满意80例、一般2例、不满意18例)相比,更高P<0.05),2所示。

2对比两组的家属满意度指标 %)

组别

例数(n)

满意n)

一般n)

不满意n)

家属满意度n;%)

观察组

100

90

8

2

98.00

对照组

100

80

2

18

82.00

卡方值

-




12.1267

P值

-




0.0071

2.3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评分

观察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评分(SAS和SDS)和对照组的评分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5),3所示。

3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 

组别

例数(n)

SAS)

SDS)

观察组

100

40.25±1.02

41.36±1.02

对照组

100

48.52±2.41

49.52±2.45

t

-

6.2617

7.1123

P值

-

0.0000

0.0000

    2.4对比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次数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00%,穿刺次数(1.31±0.31)次;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0.00%、穿刺次数(2.65±1.32)次,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3]儿科对于临床来说十分特殊,其面临的治疗对象均为儿童,而小儿穿刺在临床中难度十分大,主要是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并且理解能力不足,导致穿刺过程中难以积极配合操作,并且无法对自身情况进行准确表达,从而导致儿科护理工作难度增加[4-5]

静脉穿刺作为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操作,易增加儿童的机体痛苦,且加之小儿的血管十分细密,难以进行准确的辨识,常常导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下降,往往需要再次进行穿刺操作。而由于反复穿刺,易导致儿童出现抵触心理,使得儿童的家属也出现较多不良心理[6-7]。而为了能够使儿童一次性的穿刺成功率得以提高,需要在静脉穿刺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心理护理主要对象为患儿,而操作人员为护理人员,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心理问题、理论技术等等,而通过开展环境心理护理,能够使患儿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能够使患儿的陌生感得以消除,从而提高其配合度[8-9],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巧,保持亲和力,采用生动的语言和患儿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其兴趣爱好播放音乐和动画片[10-11],从而使患儿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还能够使患儿对治疗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知,并告知家属不必过度的担忧,向家属讲解有关静脉穿刺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从而获得家属的信任感,使家属能够换位思考[12-13],能够使不良情绪得到消除,改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穿刺效果,保证护患关系和谐[14]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穿刺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满意90例、一般8例、不满意2例)和对照组的数据相比,更高(P<0.05);观察组家属的心理状态评分(SAS和SDS)和对照组的评分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00%,穿刺次数(1.31±0.31)次;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0.00%、穿刺次数(2.65±1.32)次,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静脉穿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婉茹.护理管理干预对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4):303-304.

[2]杨诗月,雍彩霞,席慧菊.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612-1614.

[3]TAYLOR, MARK A., ROHAN, AUTUMN, V, RUNYON, LISA A., et al. The "non-preventable" preventable transfer? An analysis of the care from support services that injured children transferred to a level 1 pediatric trauma center receive[J].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urgical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Surgeons, the American Pediatric Surgical Association, and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Surgeons,2021,56(9):1638-1642.

[4]何桂娥,谢开屏,钟梅萍.怀抱式便捷穿刺台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2,36(05):935-937.

[5]胡素琴,王桂玲,祁静,唐玉梅,尹苏丽,孙晶.改良式集束化护理策略在160例肿瘤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实践[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03):640-644.

[6]张洪艳,杨爽,蒋平,孙国东.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08):1154-1156.

[7]王静萍,贠雯洁,侯水亮.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PICC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1,32(16):2170-2173.

[8]ULLRICH, SARAH, KISA, PHYLLIS, RUZGAR, NENSI,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contextually appropriately appropriate pediatric emergency surgical care course in Uga pediatric emergency surgical care course in Uganda[J].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urgical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Surgeons, the American Pediatric Surgical Association, and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Surgeons,2021,56(4):811-815.

[9]陈银玲,李超,张小东,闫阳.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J].癌症进展,2021,19(21):2249-2251+2264.

[10]韩书勤,徐家济,刘楠,宋桂霞,权哲峰.超声引导下短轴与长轴方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广西医学,2021,43(21):2527-2529.

[11]董丽丽,陈平,魏滨,王燕青,徐婷婷.自动静脉穿刺机器人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06):652-653.

[12]赵松梅,刘艺颖,陈侠,范维艳,赵永.基于程序化的整体化干预模式在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07):168-169.

[13]来云霞,原陈珊.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影响探究及护理对策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192-2194.

[14]张艺民,郭志琴,侯通显,陈梦娜,刘海菊,戈晓珍,汪硕,张旭,董志强,张俊蒙.新“盲法”腋静脉穿刺术在床旁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41(05):463-4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