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金星

云梦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湖北孝感 4325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2020年01月至2023年01月为本次研究病例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符合病例选择方法为电脑程序随机抽选,要求该病例患者为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的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各组分含有45例患者,共计90例符合条件患者,对研究完成后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生活质量干预前未呈现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所拥有的各调查维度分值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作比较,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所消耗时间均更短(P<0.05)。SAS与SDS干预前不见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各指标水平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终所拥有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之中,为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症状表现,使患者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和临床治疗,获得理想成效。


关键词

优质护理;慢性萎缩性胃炎;生活质量

正文


慢性胃炎的患者数量在当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之中不断在增长,导致该疾病产生的因素较多且复杂,当患者的胃黏膜出现了改变,特别容易引发该疾病,该疾病有两种类型,分别为萎缩性胃炎以及非萎缩性胃炎[1]。当患者所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是指的机体胃黏膜上皮受到了反复损伤,所导致的疾病症状。患者表现出的负面情绪、饮食不节制等情况均会增加患者患病的风险[2]。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具有针对性,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而优质护理模式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让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提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01月至2023年01月为本次研究病例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符合病例选择方法为电脑程序随机抽选,要求该病例患者为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分含有45例患者,共计90例符合条件患者;见表1,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出现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接受临床各检查,症状均与判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标准匹配;(2)患者拥有清醒意识状态;(3)同意研究各条例内容;(4)能够配合各工作。

排除标准:(1)存在胃肠病手术治疗史;(2)消化道恶性肿瘤存在者;(3)认知功能异常改变;(4)研究中途退出。

1 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女(例)

病程(年)

观察组

45

62.81±6.83

24/21

2.06±0.53

对照组

45

62.69±6.78

23/22

2.12±0.45

t/x2


0.083

0.044

0.578

P


0.933

0.832

0.564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也就是告知患者严格遵照医嘱完成药物使用,合理开展饮食,并对患者当前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若出现了任何的不良症状,则立即上报并处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通过使用医院心理评估量表的作用下,对患者当前所呈现出的心理特征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使用暗示措施,让患者能够逐渐从健康向患病角色进行转变,同时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述临床治疗过程之中成功的病例经历,让患者对于后续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信心更足。为保证患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康复,必须叮嘱患者要维持更理想的心理状态。同时叮嘱患者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做好倾听者这一角色,让患者所存在的类型忧愁得以排解,若患者出现了心理不适症状,则可以为患者指导呼吸放松训练,获得打游戏以及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2)健康指导: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前患者的接受教育的水平进行了解,并充分知晓患者的理解能力程度,在与患者实施交流沟通的过程之中,使用更加简单容易听懂的语句,为患者提供更为适合的教育方式,其中涉及到为患者提供网络教育、一对一面对教育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让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得到提升,所开展的教育指导工作具体内容涉及到,告知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具体发病机制,临床会如何采取治疗措施缓解疾病症状、药物使用阶段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内容,让患者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并告知患者药物正确使用对于病情的恢复以及维持健康生命状态的重要性,让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完成各药物的使用。在日常的生活之中,需要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患者治疗阶段所存在的疑惑,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为患者实施解答,避免患者发生任何差错事件。(3)优质药物护理:对于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合适药物治疗,但是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判断该药物的使用,是否能够治疗患者的疾病,并且准确告知患者每日的药物使用剂量,当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后,需要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4)饮食干预: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饮食方案,让患者的胃黏膜得到充分保护。规避因为食物对患者胃部所产生的刺激作用,叮嘱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一定要更高注重饮食的卫生,所选择的食物一定要新鲜干净。并且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并在此基础上,确保该食物是容易消化的,均匀搭配各食物,并定时进餐。(5)优质生活护理: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为了降低患者发生误吸这一事件,就需要调整患者头部让其偏向于一侧,让患者口中所存在的异物全部清理出来,对患者所吐物质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以医嘱为患者提供止吐药的使用。让患者知晓日常生活之中一定要保证自身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腹部受凉,更加注重对自身的保暖措施。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在患者接收治疗的过程之中为其提供更加舒适的病房环境,让患者的房间能够定期通风,并调整合适的温度,避免出现过度的噪音,当患者病情缓解之后,需要为患者提供适度的运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36)评估,涉及5个维度,总共15个条目内容,每个维度的总分值为100,高分值表明患者拥有更高的水平质量水平。

2)症状缓解时间:记录患者各症状缓解所使用时间,其中涉及到的症状表现为嗳气、上腹部胀满、衰弱以及疼痛等情况。

3)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上述两种量表均含有20个条目,使用4级评分法,总分值为100,高评分表明所存在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更加严重。

4)护理效果:对患者最终症状消失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标准如下:患者的症状均不再出现,此为显效;患者的胃黏膜症状相较于干预前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迹象,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此为有效;各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的变化,患者依旧存在不适感受,此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2所得,两组生活质量干预前未呈现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所拥有的各调查维度分值均更高P0.05)

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角色功能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5

61.05±4.25

82.02±7.21

62.34±4.26

81.17±6.28

61.57±5.33

82.99±5.31

63.04±4.38

82.04±5.31

60.06±5.38

83.45±4.69

对照组

45

61.54±4.16

73.25±7.36

62.48±4.33

70.48±6.34

61.87±5.14

72.58±5.31

63.14±4.05

71.09±5.33

60.14±5.31

73.25±5.48

t


0.552

5.710

0.154

8.035

0.271

9.299

0.100

9.763

0.070

9.486

P


0.581

0.000

0.877

0.000

0.786

0.000

0.920

0.000

0.943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

3所得,与对照组作比较,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所消耗时间均更短P0.05)

3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sd)

组别

例数

嗳气

上腹部胀满

衰弱

疼痛

观察组

45

3.21±1.02

3.14±1.06

2.42±1.03

2.69±1.01

对照组

45

5.24±1.14

6.31±1.23

4.78±1.13

4.96±1.04

t


8.902

13.096

10.354

10.50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4所得,SAS与SDS干预前不见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各指标水平均更低P0.05)

4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5

53.01±7.02

21.58±4.69

54.25±4.31

20.69±4.67

对照组

45

53.17±7.69

36.21±6.31

54.87±4.63

35.41±4.25

t


0.103

12.482

0.657

15.638

P


0.918

0.000

0.512

0.000

 

2.4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5所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终所拥有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

5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5

23(51.11)

20(44.44)

2(4.44)

43(95.56)

对照组

45

19(42.22)

15(33.33)

11(24.44)

34(75.56)

x2





7.282

P





0.006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产生,通常情况下是因为患者的腺体以及胃黏膜出现萎缩现象,从而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患有该症状的患者会存在胃黏膜变薄等不良症状,身材变得更加消瘦[4]。导致患者发生该疾病症状的因素较多,其中涉及到受到幽门杆菌感染、饮食习惯、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情况。当患者发生该疾病之后,还容易出现疼痛感受、消化不良等情况[5]。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之中将其规划为消化不良类型疾病,当患者疾病发作之后,患者表现出面色苍白、乏力以及消瘦等症状,临床为患者所提供的主要治疗药物为抗菌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但是因为患者所拥有的依从性并不理想,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患者疾病无法得到痊愈,容易反复发作[6]

当前我国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传统的护理干预工作是将患者所存在的疾病作为中心,重点对患者的疾病施以干预工作,没有正确认识到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而优质护理模式,所拥有的工作干预核心发生了变化,转变为患者,并在实际护理工作之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这一观念,为患者提供了责任制的护理干预措施[7-8]。在该护理模式的作用下,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患者所拥有的满意度也明显更高。在本次研究的结果之中显示,SAS与SDS观察组水平均更低P0.05)。这一结果的产生也就表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有效减轻患者所出现的负面情绪,通过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让患者的心态更加健康[9]。同时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所消耗时间均更短P0.05)。这一结果的产生是因为,通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工作,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关心与关怀,有效改善负面情绪,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知识指导工作,让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各项临床工作的开展,确保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让患者的各症状均能在更短时间内康复[10]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之中,为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症状表现,使患者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和临床治疗,获得理想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宏丹. 强化心理护理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中对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16):168-169. 

[2]王菲菲. 优质护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7):131-132. 

[3]姚晓凤,刘琳,赵雅娟,等. 延伸护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37(10):130-132. 

[4]韩茹,尹燕妮.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2):228-229.

[5]温揽月,王亚楠,董丽丽. 目标导向式健康威胁行为扭转延续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22,33(5):670-673. 

[6]方珊珊,黄碧菡.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癌变率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1,28(5):669-670.

[7]蔡观莲,曹丽珍,李丹. 护理专案行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23,21(5):668-672. 

[8]赵曲川,池添雨. 互联网+医疗平台对门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病案,2022,23(9):48-51,83. 

[9]张鹏,于勇,万强,等. 补虚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22,43(1):66-68.

[10]黄淑志,谭晓丽,王胜春,等. 枳苓化浊解毒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患者胃动力、P、F水平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1,39(3):90-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