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应用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黄瑞凤、方欢、吴为莲

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感染一科 广东 东莞523000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4.44%VS28.89%)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在未来临床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心理疏导;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满意度

正文


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病。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乳等体液传播,感染者会出现免疫系统受损的症状,如反复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口腔溃疡、皮肤病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艾滋病会逐渐发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2]。随着艾滋病病情进展,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持续受损,加大真菌感染风险。AIDS患者往往需要承受外界的压力和歧视,负面情绪加多,对生活失去信心,非常不利于患者治疗。因此,在AIDS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3-4]。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是一种针对艾滋病患者的特殊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患者的感受、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抗病自信心基于此,本次研究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1202212本院接受治疗的90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对观察组21例,女24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5.78±4.12)岁。对照组20例,女24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6.85±3.26)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纳入标准:9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9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具有过敏反应;②具有肝功能异常具有心律失常患者④处于免疫系统抑制状态具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智力障碍的患者具有恶性肿瘤晚期或广泛转移的患者具有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无法进行研究;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具体步骤如下:(1)人性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因素,进行一对一针对性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艾滋病和真菌感染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性质和严重性。同时,向患者介绍预防真菌感染的方法,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衣物、不共用个人物品等,同时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细节。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接受度,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心理疏导:艾滋病患者负面情绪较多,面临社会歧视和心理压力等问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愿意与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与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惑,认真引导患者,走出心理阴霾。艾滋病患者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家属和朋友参与其中,给患者更多的关怀、安慰 ,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并不孤单。同时,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告知患者艾滋病并不是绝症,只要积极治疗和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并延长寿命。同时,也指导患者预防真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加入社交团体等,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缓解负面情绪。(3)人性化日常护理干预:由于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免疫力较差,因此,每日定时消毒:对病房内的床铺、桌椅、地面等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持患者衣物清洁干燥:叮嘱患者勤换衣服、勤洗澡,保持衣物清洁干燥,避免因衣物潮湿滋生细菌和真菌;加强个人卫生管理:督促患者勤修指甲,避免因指甲过长造成皮肤刮伤,导致真菌感染反复。同时,提醒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卫生。(4)人性化饮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叮嘱患者的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建议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低脂奶制品和瘦肉等。由于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常常伴有代谢紊乱和消耗增加等情况,因此需要控制热量的摄入量,避免体重过重或肥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糖分摄入量,合并肝病患者需要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等。(5)人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前与患者保持联系(微信),通过微信线上平台,每日定时向患者及家属推送AIDS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1)真菌感染发生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真菌感染发生情况。

(2)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SASSDS满分100分,SASSDS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3生活质量:采用由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团队于1988年编制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1)进行评价,包括了20个问题,涵盖了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每一项目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2.1 对比真菌感染发生率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4.44%VS28.89%)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例数

真菌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

45

2

4.442/45

对照组

45

13

28.8913/45

x2

-


9.680

P

-


0.002

2.2对比负面情绪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比较(n, `x±s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5

61.85±2.12

32.29±1.20

61.27±2.30

32.20±1.30

对照组

45

61.65±2.14

45.85±1.19

61.16±3.14

41.36±1.14

t


0.625

13.127

0.413

10.744

P


0.904

0.001

0.630

0.001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表3

3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对比`x±s

组别

时间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生理机能

一般健康状况

观察组

n=45

护理

60.42±4.27

61.79±4.19

62.35±4.20

63.15±3.20

护理

85.17±7.20

86.80±7.60

88.25±6.20

89.34±5.14

对照组

n=45

护理

60.43±4.16

60.62±5.20

62.17±4.14

62.23±3.12

护理

68.63±6.29

78.24±7.82

72.18±5.96

70.49±5.20

t/p观察组干预前后

-

16.524/0.001

16.351/0.001

14.259/0.001

17.250/0.001

t/p对照组干预前后

-

14.220/0.001

13.629/0.001

12.502/0.001

15.115/0.001

t/p两组干预后


9.632/0.001

8.627/0.001

6.219/0.001

10.201/0.001

3.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通过药物治疗可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6]药物治疗期间,还需要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包括定期检查病情、监测病毒载量、预防并治疗感染和并发症、保持良好的营养和锻炼习惯、避免高危行为等。此外,还要重视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心理负担和提高生活质量[7-8]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需求和舒适感,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最早由美国护理学家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提出,在19世纪50年代提出了照料者的责任这一概念,强调护士应该以人为本,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温馨、周到的护理服务[9]。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人性化护理逐渐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和指导思想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10]。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等方式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同时,给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有效应对策略,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疾病[9-10]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4.44%VS28.89%)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具有很高的优势,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在未来临床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Hemelaar J, Elangovan R, Yun J, Dickson-Tetteh L, Fleminger I, Kirtley S, Williams B, Gouws-Williams E, Ghys PD; WHO–UNAIDS Network for HIV Isolation Characterisation. Global and region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HIV-1, 1990-2015: a systematic review, global survey, and trend analysis.[J] Lancet Infect Dis. 2019 Feb;19(2):143-155.

[2] 倪维,杨柳,刘光忠.中医院艾滋病患者感染深部真菌分布及耐药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9):139-142.

[3] 黄敏,孙红娟.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0):175-176.

[4] 李祥青.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智慧健康,2022,8(09):81-83+87.

[5] 李祥青.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智慧健康,2022,8(09):81-83+87.

[6] 张艳利.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有效护理方式研究[J].心理月刊,2018(03):116.

[7] 姚瑜.压力管理方案联合人性照护理论在艾滋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循证护理,2021,7(18):2541-2544.

[8] 司忆,刘春礼.--行护理干预模式对艾滋病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705-3709.

[9] 李康花.不同护理服务对艾滋病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及情绪的改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7):128-130.

[10] 刘岁月.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9):1273-1274.

作者简介

黄瑞凤19801;性别:女;籍贯江西赣州民族:汉;职称:副主任护师;毕业于:南昌大学;学历:大专;从事工作:护理等工作。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沙塘路88号
联系方式:136861951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