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个性化康复治疗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张延玲 杜巧娟 黄磊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三年我院收治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为对象,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方案不同均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29例,常规组提供常规治疗,康复组提供个性化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康复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更好,疼痛感更轻,总有效率更高,数值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治疗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非常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个性化康复治疗

正文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为常见骨折类型,形成原因多为外界暴力打击所致,骨折后,会对关节面形成负面影响,治疗难度较高;目前,针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救治,手术方案为首选,通过手术能很好的让骨折部位复位,完成手术后,康复治疗方案不同,恢复情况存在差异,如何为患者选择康复治疗方案成为新问题[1-2]。为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近三年我院收治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为对象,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方案不同均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29例,其中,常规组中29例患者有男性17例,女性患者12例,29例患者年龄处在21岁-71岁,年龄均值范围为(44.22±1.16)岁;康复组中29例患者有男性18例,女性患者11例,29例患者年龄处在22岁-73岁,年龄均值范围为(44.52±1.13)岁;年龄资料和性别资料对比(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肱骨远端骨折者;②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者;②意识障碍者;②精神疾病者;④血管吻合、神经等病史者;⑤严重软组织损伤者。

1.2方法

入院后,辅助患者及其家属完成各项手续和检查工作,依据检查结果,对每一位患者的实际病况进行确诊,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在进行手术操作前,还应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等措施,稳定好患者及其家属心态,让其积极配合治疗,术后为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供不同的治疗措施;

常规组提供常规治疗,在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后,引导患者完成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训练工作,同时,完成肩部和手部的配合训练,在术后的第2周到第4周这个时间段,可让患者完成肘关节活动训练,术后的第8周,就可引导患者完成肌力训练,随着患者身体康复,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等。

康复组的常规治疗措施与常规组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康复治疗,内容[3-4]①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让患者完成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锻炼强度根据每一位患者自身情况而定,尽量多次练习,不过也不宜过度。②腕部手功能锻炼,让患者的腕关节进行外展、旋转、屈伸及内收等训练,同时练习手骨间肌和内在肌,完全掌握握拳抗阻方法,每天完成6次练习,每次控制在20个操作。③肘关节屈伸锻炼,依据每一位患者身体的实际恢复情况,引导其完成肘部的屈伸训练和抗阻力训练等,使用手术手提沙袋练习,每天24次,沙袋重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④CPM训练,检查康复器,确保其能正常使用,严格根据说明书进行相关操作,康复器辅助患者完成上肢被动锻炼,每天完成三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0min-30min,屈伸的角度控制在1°-2°,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缓慢将活动范围扩大,做好各项记录。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针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表现出来的关节功能情况,选用满分为100分的关节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系统评估,测评后所得分数越高,则说明所评估者关节功能恢复越好,测评后所得分数越低,则说明所评估者表现出来的关节功能恢复越差。

2)两组患者感受到的疼痛感,选取视觉模拟评估量表来完成测评,量表分数在0分-10分,测评所得分数越高,说明相应测评者感受到的疼痛感越剧烈,测评所得分数越低,说明相应测评者感受到的疼痛感越轻。

3)选取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所表现出来的生活质量水平,评估量表最高分100分,所评估分数越高,表明相应评估者表现出来的生活质量越好,所评估分数越低,表明相应评估者表现出来的生活质量越差。

4)疗效判定标准:经过救治,病患各项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恢复正常水平,为显效;经过救治,病患各项症状未消失,仅稍微好转,生活质量有所恢复,为有效;经过救治,病患各项症状未见好转,部分患者甚至产生恶化现象,为无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SPSS20.0中进行系统分析,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s)表示,用t检验,疗效用n/%进行表示,用χ2检验,P0.05,数据存在比较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

两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康复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更好,疼痛感更轻,数值对比存在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s,分)

组别

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康复组(n=29)

94.52±1.22

3.02±0.15

95.34±1.16

常规组(n=29)

80.32±1.34

6.12±0.28

81.34±1.27

t

8.241

7.625

8.074

P

0.05

0.05

0.05

2.2.两组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康复组总有效率更高,数值对比存在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康复组

29

1965.52

827.59

26.90

2793.10

常规组

29

1551.72

724.14

724.14

2275.86

χ2





7.526

P





0.05

3.讨论

肱骨为人体上肢最粗壮的骨头,也称之为上臂骨,通过解剖能知晓肱骨上端由大小结节、肱骨颈及肱骨头组成,肱骨头为球形,能和肩胛骨关节盂形成相关节,肱骨头周围存在环状浅沟,大小结节与肱骨头之间稍细部分,称之为“肱骨解剖颈”,颈、头和肱骨头结合部位为大小结节粗隆,也是为肩胛肱骨肌提供的杠杆和附着点;大结节在肱骨的外侧,小结节在肱骨前方。肱骨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点就是三角肌粗隆,在外侧,属三角肌附着点,在其后面,有桡神经沟和肱深动脉。肱骨的下端较宽,存在明显向外延伸的上髁,能为患者的肌肉提供附着点。肱骨远端包括滑车、鹰嘴窝、上髁及肱骨小头等,本文患者骨折部位就在肱骨远端部位。肱骨远端与小手臂之间为肘关节,一旦肱骨远端产生骨折,会直接造成肘关节功能丧失或减弱,继而影响手臂的活动,最终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需重视[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交通工具普及,出现交通事故的次数逐年增加,加之社会老年化的加快,骨折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肱骨远端骨折已成为常见骨折疾病之一;肱骨远端骨折主要为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及内外髁骨折等,肱骨远端通过解剖知晓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一旦形成骨折病变后,往往为粉碎性骨折,治疗难度极高。肱骨远端骨折的类型较多,常见类型有Milch分型、Riseborough分型、AO分型和Matta分型,其中,AO分型依据关节外、部分关节内和关节内分为A型、B型和C型,每个型依据骨折形态,分为三个亚型;A型的占比为38.7%,B型的占比为24.1%,C型的占比为37.2%。以往针对肱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多采用复位方法,石膏进行外固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高,术后的恢复也不甚理想,这种保守治疗方法逐渐被手术治疗方案所取代;手术治疗的目的就是尽量让患者恢复到骨折前水平,确保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正常水准,因肱骨远端复杂性,只有手术治疗才能让骨折区域恢复正常,手术过程中,入路的选择,复位的处理等均会影响术后恢复[6]

肱骨远端骨折经手术治疗后,术后康复治疗极为关键,通过有效冰敷,能快速消肿,减轻疼痛感,促进其身体康复,这些常规的康复治疗虽然存在一定效果,但是因肱骨远端复杂性,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存在差异性,以往常规康复治疗不能满足需求,逐渐被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所取代[7]。个性化康复治疗作为科学化及人性化的治疗方案,重点体现在“个性化”上面,肱骨远端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后,术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俗语“伤筋动骨三百天”,就很好的说明了骨折患者恢复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在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术后康复治疗极为重要,能直接影响疗效和患者身体康健情况;个性化康复治疗包含: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腕部手功能锻炼、肘关节屈伸锻炼和CPM训练;这些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骨折部分的恢复;其中的“个性化”体现在训练过程中的强度,每一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存在差异性,如果程序化的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同样治疗操作,可能部分患者不仅得不到有效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个性化”就能很好杜绝这一问题。在为患者提供常规康复治疗措施的同时,还应结合每一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身体恢复情况,提供个性化治疗,每一位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存在微差,这样更利于患者骨折部位的康复,还能缩短治疗所需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和减轻家庭负担[8]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只有在术后治疗时,两组才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个性化康复治疗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为:康复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为(94.52±1.22)分、(3.02±0.15)分和(95.34±1.16)分,常规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为(80.32±1.34)分、(6.12±0.28)分和(81.34±1.27)分,康复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更好,疼痛感更轻,数值对比存在意义P0.05);与李信等[9]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了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均有着一定效果,但是在减轻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方面,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更好。康复组中显效例数有19例,有效例数有8例,无效例数有2例,总有效率93.10%,常规组中显效例数有15例,有效例数有7例,无效例数有7例,总有效率75.86%,康复组总有效率更高,数值对比存在意义(P0.05);与梅永林等[10]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提升疗效方面,个性化康复治疗者,康复效果更快更好,运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个性化康复治疗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康复影响极大,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感,提高关节功能、活动能力和疗效,在选用方案时,值得优先选用。

参考文献

[1]崔斌,樊文勃,张磊,等.鸡尾酒疗法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88-90.

[2]金虎,张军强,徐诚.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3):341-344.

[3]吴廷江,王晓滨,顾春阳.不同手术入路方法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比较研[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7):750-751.

[4]李小勇.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5):784-786.

[5]陈默曦,许涛,高晓云,等.超声引导下臂丛复合肋间臂神经阻滞在肱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2(5):624-628.

[6]于桂泳,任虹,刘娟,等.镇痛泵持续臂丛阻滞联合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血清sVCAM,IGF-1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22):2455-2458.

[7]李寿斌,柏丁兮.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应用肱骨内,外髁解剖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251-254.

[8]向丹,李玉玫.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三维重建模拟对手术操作及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1,24(4):395-399.

[9]李信,陈奇,黄永辉,等.两种入路治疗C3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21,24(1):81-83.

[10]梅永林,吕广水.舒筋活络汤熏洗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髁间骨折术后疼痛及肘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34):3833-38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