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熊娜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2022年1月到12月之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200例,将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规范化健康教育干预,比对两组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强化护理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关键词

规范化健康教育;神经内科;护理;应用

正文


在我国各种类型的疾病中,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相关数据调查发现,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上针对此类疾病采取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缓解,甚至有痊愈的可能,然而药物治疗的弊端就是可能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大部分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神经功能与之前相比会明显降低,甚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规范化健康教育是指对健康教育的过程进行规范,其核心为宣讲健康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相关了解,使患者掌握更多护理技能和疾病相关护理知识,便于患者在出院后进行自我护理,促进患者的恢复,为探究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我院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221月到12月之间收治的神经内科200例患者展开下列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例,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 20221月到12月之间,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在26到49 岁之间,平均年龄(35.78±4.26)岁,观察组中包括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25到47岁之间,平均年龄(33.6±4.39)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健康指导,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恐惧、紧张等心理。观察组采用联合规范化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包括:(1)专业化培训。为规范健康教育,首先要对制度进行规范,之后再对人员进行规范,形成规范化的健康护理模式,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展开培训以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护理水平,从而为患者展开更好的护理干预工作[2]。(2)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当前部分医院护患关系紧张,因此护理人员要重点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充分信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接待入院患者后,应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在与患者交流期间,要保持耐心亲切良好的态度,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说出内心的顾虑和想法,从而有效展开心理辅导和护理沟通,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例如消沉焦虑等等,加上部分患者恐惧疾病和对治疗结果的未知性,都会增加患者的不安和恐惧感,作为临床护理人员,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在和患者第一次沟通时,要对患者的兴趣爱好进行发现,便于日后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3]。(3)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护理人员数量较少,无法针对每一名患者展开护理工作,且神经内科患者疾病恢复的重点就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告知患者家属学习一些相关护理技能。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疾病存在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并告知患者神经内科疾病的恢复过程比较漫长,患者和家属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充分的信心[4]

1.3 观察指标

1.3.1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我院护理满意度自制表格为参考,满分 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80分以上)、满意(60-80 分)和不满意(60 分以下)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SPSS22.0,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检验采用t和x2 ,当 p<0.05 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自我健康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自我健康评分

 

健康知识掌握

 

SDS 评分

 

对照组

 

100

 

6.67±1.25

6.45±1.23

 

53.85±10.32

 

观察组

 

100

8.24±1.28

 

8.21±1.54

 

47.25±8.85

 

T

P


10.326

0.000

 

11.025

0.000

 

14.021

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100

 

28

 

46

 

26

 

74(74.00)

 

 

观察组

 

100

 

43

 

45

 

12

 

88(88.00)

 

T 

P


5.614

0.000

 

7.184

0.000

 

5.198

0.000

 

13.021

0.000

 

3 讨论

神经内科疾病会损伤机体神经功能,因此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态会明显降低,这就需要临床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干预。相关研究发现,护理干预的时间越早,患者的恢复效果越好[5]。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科学体系,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应贯穿于规范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与实践的整个过程。在实施前了解护理人员对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沟通交流的能力,然后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能力及不同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案。专科知识由科主任、主管医师进行集中讲授;健康教育实施内容、沟通交流技巧由护士长进行培训[6]

规范化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实施疾病宣教,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使患者掌握一些简单的护理技巧,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恢复,此外,健康教育也能够纠正患者对疾病的一些错误认知,避免发生病急乱投医等不良事件[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自我健康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展开规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护理能力,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适合在临床相关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8]

4 结语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健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规范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首先在于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科学管理,由科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路径、程序,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人员的培训、考核、评价与反馈都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保证持续、动态的改进,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完成患者健康教育工作[9]

参考文献

[1] 陆秋芳,应燕萍,赵翠松,等.广西地区神经内科护士失禁性皮炎知信行现状和知识需求调查[J].广西医学,2019,041(023):3073-3076.

[2] 刘慧.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 (8):158.

[3] 何重临.研究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作用[J].健康之友,2020(11):243-244.

[4] 艾婷.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52): 151.

[5] 石莉红,骆艳妮,胡敏华.情景案例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036(005):65-68.

[6] 杨龙芳,卢红霞,张泽希,等.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24): 212-213.

[7] 刘丹.多媒体健康教育模式对应用IFNβ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2019,014(011):115-117.

[8] 何琳丽.探究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48):249.

[9] 李笑蕾,冯宏伟,韩琳.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20(22):1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