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疫情的护理应急管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主要效果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冯亚宁1,马春涛1,冯忠贤2,边雅静3,朱玉娇1,李坤3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

目的:探究在突发疫情的护理应急管理中将人文关怀进行应用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本次研究,研究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以此期间在职的260例在职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130人给予常规培训,命名为对照组,另外一组130人给予应急管理人文关怀培训,命名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在疫情防治知识、急救理论知识、心脏按压技术和简易呼吸器使用方法方面的考核评分分别为:85.44±2.13、85.38±2.19、94.38±2.77和94.56±2.57,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各项数据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护理人员中有120人满意,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人满意、74.62%的满意度。结论:在突发疫情时,通常需要临床给予患者应急管理,此过程中将人文关怀进行应 用实施,可保证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

突发疫情;护理应急管理;人文关怀;应用价值

正文


基金项目】张家口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121172D)

引言

突然疫情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管理问题,出现突发疫情后,此类人群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造成社会恐慌[1]。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突发疫情是一项无法预测的紧急情况,可能会导致大批量患者和伤员的出现,并且人员d病情复杂多变,对护理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随着临床近些年的发展推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意识逐渐提高,使得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变得尤为重要,人文管理理念的渗透,不仅可以促进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而且可减少临床医疗纠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提高临床服务满意度[2]。从当下发展背景来看,人文关怀理念将是未来医疗和卫生管理行业的重点发展内容,需要临床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3]。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以我院选取的护理人员为例,探究在突发疫情的背景下开展护理应急管理工作过程中促进人文关怀实施的主要方法和实施效果,展开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分析

于我院展开本次研究工作,研究时间20213月至20223月,以此期间在职的260例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名称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中,共有人员130例,其中男性有23例,女性有107例,其中年龄最大的为46岁,年龄最小的为23岁,其对应的平均年龄为(35.68±5.38)岁。对照组护士中,共有人员130例,其中男性有21例,女性有109例,护士的年龄选取范围在24岁-48岁,其对应的年龄均值为(35.97±5.39)岁。在统计学方法下对比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结果均显示为P>0.05,数据无明显差异,符合对比研究开展标准。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培训管理,主要指导护理人员掌握应急措施,并展开应急训练等。

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突发疫情护理应激管理,同时增强对人员的人文关怀培训,具体实施如下:

促进专用病区的组建:在出现突发疫情后,小组成员需要能够合理分流,护理人员需要与医院积极配合,根据病区的床位收治情况对患者展开输液管理,建立相关病区,并将患者进行集中收治。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位患者都能被及时、有效的治疗,还需要护理部主任和其他领导进行合作,共同商讨规范布局和合理分区,针对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均需要给予单独病区的建立。并能够根据疫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同时,需要准备相关急救药品和设备,保证及时抢救重症患者。

成立护理应急小组,开展针对性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疫情情况迅速组建护理应急小组,能够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部应急人力资源应急调配方案对人力进行有效协调,并将组建的应急组分为两组,以便于保证救治过程中人力充足。其中第一小组需要保证至少14例护理人员,其中需要包括妇产科、急诊科、骨科、肝胆外科和脑科等护士,而第二小组则为各个科室的带教老师。疫情发生后,护理部主任需要在第一时间启动护理应急小组,对救治力量进行合理分配。每个感染区分配6-8例护理人员,并需要选取一名护理骨干作为负责人,对人员进行弹性排班,促进人力作用效果的最大化发挥,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患者的数量、病情进展和危重症患者情况出发,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第二队成员,此过程中第二队成员需要保证手机24h通畅,如果要离开市区的话需要提前3天请假,在接收到护理部的通知后,需要立即报到,从而保证人员服从分配。同时,护理部主任需要根据相关疾病的诊疗指南对教材开展应急护理小组成员培训,要求应急小组护士对相关疫情疾病防治知识和护理措施进行全面掌握。

执行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需要护理人员在隔离病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医护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需要分开管理,保证其标识醒目。并对患者家属的探视进行限制,为家属讲解相关影响,保证获取家属配合,能够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在隔离安装窗纱和门纱,并能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隔离室内使用的垃圾桶需要以加盖垃圾桶为主,并对垃圾桶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每日清理次数在6次以上,从而保证环境整洁。对人员的规范需要患者、探视家属和医护人员均身着长袖长裤,针对裸露在外的皮肤,需要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等。

给予人文关怀、强化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人文关怀培训指导,保证医护人员明确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和实施策略,并提高对人文关怀问题的重视程度,随后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一般情况下,疫情暴发后,患者会过度担心病情发展,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上行动受限等因素,患者大多伴随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问题,其对患者的恢复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便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的着想,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同时,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将相关疫情知识为患者进行介绍,保证患者正确看待疾病,避免过度担心,随后对患者存在疑问进行积极解答,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患者以良好态度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促进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在疫情应急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护理质量,临床需要组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成立,其人员组成主要包括护理部主任、染病区负责人和应急小组的护士。其中应急小组护士主要负责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监测,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发热、出血等病情加重的情况,并能够在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规章制度,执行七查八对,严格遵循医嘱等。而病区负责人则需要对每项工作进行严格把关,能够在早八点和下午四点分别对夜间和当日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需要将质量检查反馈结果和整改措施上传到感染病区的护士工作群中,保证将问题传达到每个人,促进护理人员的能力提升,从而不断提高管理质量,改善疫情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情况和操作考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理论考核知识主要包括突发疫情的疾病知识和相关应急措施知识等,而操作考核成绩则包括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心脏按压等急救操作方法等。每项评分最高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越好。

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护理人员认为工作有序、工作强度可承担、工作效率高、工作氛围好等多项内容,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打分。分数满分为10分,其中分数在910分可判断为非常满意,分数在6-8分为满意,分数在6分以下则为不满意。对总满意度的判断需要以排除不满意为主。

1.4统计学方法

对此次各项数据的对比和验证,均需要用到统计学方法和统计学软件,其中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主,分别计算本次研究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其中的前者我们用n,%)表示,后者用x±s)表示。随后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为判断最终标准,对验证值进行计算,如果大于标准值(0.05)表示无意义,小于则表示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对应的验证表示分别为t值2值。

2  结果

2.1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护理人员在疫情防治知识、急救理论知识、心脏按压技术和简易呼吸器使用方法方面的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各项数据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1 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x±s)

组别n)

例数

疫情防治知识

急救理论知识

心脏按压技术

简易呼吸器使用

实验组

130

85.44±2.13

85.38±2.19

94.38±2.77

94.56±2.57

对照组

130

69.48±2.18

74.29±2.57

87.35±2.65

90.40±1.67

t

-

59.705

37.448

20.909

15.47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护理人员中有120人满意,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人满意、74.62%的满意度,具体见表2。

2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差异[n(%)]

组别n)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

130

70(53.85)

50(38.46)

10(7.69)

120(92.31)

对照

130

52(40.00)

45(34.62)

33(25.38)

97(74.62)

X2

-




14.740

P

-




0.000

 

3  讨论

近些年发展中,临床的传染病发病率逐渐增高,人们逐渐加强了对传染病预防等问题的重视程度[4]。突发疫情通常是指具有传染性、对人体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呈现出暴发趋势,严重威胁社会群众安全,并且影响社会治安的疾病类型[5]。针对此情况,临床展开护理工作,通常需要启动突发疫情护理应急管理措施,在疫区设立隔离病房,将烈性传染病患者进行收治,对传染病进行预防管理,避免疫情持续发生,并能够对发生疫情的患者展开救治[6]。此过程容易受到患者人数较多,并且患者病情复杂、具有传染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护理工作开展难度大,危险性高。这便需要临床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突发疫情应急反应能力、护理能力、面对疫情的处理能力等,从而保证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影响[7]

人文关怀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在近些年发展中被提出,并受到广泛好评。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人们的自身观念逐渐强化,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使得人们对临床服务的要求逐渐增强[8]。在疫情影响下的患者,其通常会伴随恐惧心理、生活活动受到限制,患者情绪异常,不仅不利于治疗,而且会增加管理工作的难度,甚至会导致社会影响[9]。在此过程中,在突发疫情应急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保证护理人员从患者情况出发,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尽最大可能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提高患者舒适度,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保证患者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和管理,从而控制疫情范围,减少社会影响[10]。此过程中人文关怀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意识,需要临床对疫情应急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展开培训,将人文关怀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进行讲解,提高护理人员认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中,能够对自身行为和语言进行规范,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服务,促进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11]

综上所述,在突发疫情时,通常需要临床给予患者应急管理,此过程中将人文关怀进行应用实施,可保证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玲,徐蓉,黄海珊,等. 发热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6):851-853.

[2]廖媛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院护理管理体系的建立[J].养生保健指南,2021(35):250-251.

[3]刘玉娥,翟忠昌,胡德英,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8):986-989.

[4]蔡丽霞,方玉琦,杨碧云,等.妇幼保健院应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8):185-187.

[5]王沛如,王逸如,张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下护理应急管理现状及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0):234-236.

[6]段晓情,魏叶红,金瑛,等. 226例登革热患者救治的护理应急管理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4):284-287.

[7]赵培,任怡.多元化护理管控模式应对新冠肺炎的护理管理实践[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4):117-118.

[8]全春兰.护理应急管理策略在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健康之友,2021(16):167.

[9]杨美.护理应急管理策略在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8):165-166.

[10]孙梦圆,杨艳,赵勋,等.护理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培训管理现状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8):78-80,84.

[11]黄咏梅,马小桔,窦红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特殊感染疾病防控中的作用与建议[J].中国社区医师,2022(32):161-1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