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康复效果影响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学梅,王海峡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后,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截选79例调研对象,均为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常规组(n=40,围术期间,以常规护理为主导),试验组(n=39,围术期间,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为主导);观察、分析研究数据,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生存质量指标,研究起止时间2017年6月-2019年6月。结果 组间多指标比较,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热寒战/腹胀/静脉血栓/尿潴留/淋巴漏发生率更低;术后6h/12h/24h/72h/5d 疼痛评分(改成疼痛评估表)及护理后心理评分(改成心理评估表)(去掉)更低;护理后WHOQOL-BREF评分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内膜根治术围术期间,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获得显著效果,既能够有效规避和减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态、强化患者腹腔镜术后生存质量,对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正文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比不上卵巢癌和宫颈癌的严重程度,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对女性的生活和身体造成了巨大危害。其特征之一是阴道异常出血,尤其在更年期异常出血最为常见。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在大型医院得到广泛应用[1]。然而,由于对疾病、子宫和附件切除以及手术创伤的担心,患者在手术前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因此,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应激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基于此,"快速康复"护理思想得以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尤其在妇科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去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手术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本次试验主要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促进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与效果。现作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截选79例调研对象,均为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去掉)常规组(n=40),试验组(n=39),研究起止时间2017年6月-2019年6月。常规组年龄:45岁—64岁,均值(50.93±1.95)岁。(去掉)试验组年龄:45岁—64岁,均值(50.80±1.96)岁。(去掉)

纳入标准:(1)确诊子宫内膜癌;(2)均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治疗;(3)无凝血障碍与麻醉禁忌;(4)知情、认同且愿意全面依从研究;(5)一般资料内容完整。

排除标准:(1)既往腹部手术史;(2)盆腔粘连明显;(3)凝血障碍;(4)对研究持有异议;(5)无法与之正常展开沟通与交流。

1.2方法

常规组、试验组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均采取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根治术,具体操作包含:(1)子宫全切;(2)子宫双侧附件切除;(3)腹主动脉瓣淋巴结清扫;手术麻醉采取全身麻醉。

1.2.1常规组

围术期间,对40例常规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涵括内容: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前,常规化对患者展开全面评估,并加强和重视病房内环境的优化与稳定保持;同时,对患者展开常规化健康宣教与指导。腹腔镜根治术实施当日:指导患者于凌晨禁止摄入水分与食物,并于适当时候对患者实施灌肠操作。手术执行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开放补液,且补液期间不对补充液体中的晶体和胶体比例进行限制;同时,加强患者机体温度监测与记录。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后,按照常规操作与要求,予以患者引流管2条)留置;另外,经静脉予以患者自控式镇痛泵使用,以减轻和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待患者各项情况稳定后,尽早指导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去掉)预防性给予患者血栓梯度弹力袜使用,并使用肝素钙经患者皮下注射;如果腹腔镜根治术后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可在术后6h给予患者饮食摄入,但注意需要摄入全流质食物,之后逐步过渡;叮嘱患者腹腔镜术后保持6小时的卧床休息,并于患者卧床休息期间按摩患者腿部,指导患者展开相关被动运动;术后24h,可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3]

1.2.2试验组

围术期间,对39例试验组患者施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涵括内容: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前,常规化对患者展开全面评估,并加强和重视病房内环境的优化与稳定保持。术前/术后,均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和心理状态变化,对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展开评估和针对性调整,基于多样化手段和模式下,向患者详细讲解和宣教手术、麻醉及术后护理等内容,以增强患者认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心态。距离腹腔镜根治术展开前6h,指导并告知停止食物摄入,去掉)且腹腔镜根治术实施前,避免机械性的肠道准备工作。手术执行过程中,除予以患者全身麻醉外,还实施局部阻滞,且麻醉药物的应用尽可能以低级别镇痛药物为主,根据情况需要酌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术中行限制性补液,防止胶体使用过度,密切监测患者机体温度,落实体温管理;手术治疗后,尽可能避免管道留置;予以患者联合镇痛干预手术治疗后2h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饮水和摄入清淡、易消化流食,如果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情况,则指导患者于术后6h摄入全流质饮食;术后清醒前被动活动双下肢,患者恢复清醒意识,即指导其于病床上展开主动活动,术后24h,指导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1.3指标观察

1.3.1并发症(恶心呕吐、发热寒战、腹胀、静脉血栓、尿潴留、淋巴漏)发生情况。

1.3.2限定评分值,应用疼痛评估量表,评定、比较2组术后6h/12h/24h/72h/5d疼痛程度;分数越高,提示疼痛越明显。

1.3.3限定评分值,应用心理评估量表,评定并比较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分数越高,提示负性情绪越严重。

1.3.4限定评分值,应用WHOQOL-BREF量表,从4个维度,评定并比较2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分数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SPSS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x2核实,分别以±s)与%)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对比

试验组发生率更低,对比有意义,P0.05。如表2:

1并发症对比[n(%)]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发热寒战

腹胀

静脉血栓

尿潴留

淋巴漏

发生率

常规组

40

2(5.00)

2(5.00)

2(5.00)

1(2.50)

1(2.50)

00.00)

8(20.00)

试验组

39

1(2.56)

0(0.00)

12.56)

0(0.00)

0(0.00)

0(0.00)

2(5.13)

x2

-

-

-

-

-

-

-

3.950

P

-

-

-

-

-

-

-

0.047

2.2疼痛程度对比

试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更低,对比有意义,P0.05。如表2:

2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后6h(分)

术后12h(分)

术后24h(分)

术后72h(分)

术后5d(分)

常规组

40

6.46±0.87

4.79±0.64

3.98±0.51

3.45±0.49

2.54±0.32

试验组

39

3.71±0.32

3.33±0.35

3.03±0.20

2.51±0.14

1.60±0.07

t

-

18.552

12.534

10.847

11.529

17.92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后,试验组心理状态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详见表3:

2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分)

护理后(分)

常规组

40

54.46±6.25

33.73±3.34

试验组

39

54.39±6.48

23.06±3.14

t

-

0.049

14.621

P

-

0.961

0.000

2.4生存质量对比

护理后,试验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如表3:

4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职能

生理状况

社会关系

生活环境

护理前

常规组

40

42.62±3.20

37.84±2.68

43.10±2.71

40.70±2.30

试验组

39

41.58±3.15

37.81±2.73

43.05±2.74

40.62±2.27

t

-

1.455

0.049

0.082

0.156

P

-

0.150

0.961

0.935

0.877

护理后

常规组

40

54.61±3.25

45.73±2.57

51.58±2.60

48.42±2.53

试验组

39

62.96±3.42

53.07±2.86

59.27±3.03

56.29±2.92

t

-

11.126

12.005

12.116

12.813

P

-

0.000

0.001

0.000

0.000

3讨论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手术对女性的身体特征、性功能和生育等方面可能产生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往往在手术前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严重时还会出现应激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导致手术的延迟[6]。此外,子宫内膜癌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手术,尽管现在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了开腹手术,但术后疼痛仍然对患者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使患者陷入生理疼痛和负面情绪的循环。因此,缓解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对提高患者康复至关重要[7]

在各种癌症治疗中,迅速恢复的外科护理是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与手术本身相比,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存在多个不足之处:长时间的术前禁食会导致口渴、饥饿和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患者的应激反应[8];手术中和手术后采用开放补水方式会增加患者的心肌负担和局部组织水肿,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手术中低温会引发患者复温时的紧张性反应,损害血液凝固能力和白血球功能,进而引发心脏疾病并发症。手术后,尤其是长时间手术,可能引发患者疼痛和感染,加剧应激反应,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损害多个器官的功能[9]。手术中和手术后未给予充分的止痛措施会加剧患者的应激反应;手术后运动障碍可能导致肌力下降、组织损伤和抗氧化损伤,加速静脉血流淤积和血栓形成,严重影响术后恢复。本次试验采取分组试验形式,对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间,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展开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减轻和改善患者疼痛感,优化患者心态与术后生存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0]。通过在临床上采用“快速恢复”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增强患者的顺应性。此外,该护理方式还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手术压力,改善患者的胃肠运动机能,减少水钠滞留、胃肠道粘膜水肿和肺组织水肿的发生。同时,它还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本次试验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术期间,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葛莉娜,李梦娜,刘晓夏,胡双. 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在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2,51(9):854-858.

[2]李梦思,凌虹.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2):267-271.

[3]张璇.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7):3927-3928.

去掉)

[4]刘洁,李俊莹,付义刚. 床旁早期专项锻炼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12):1451-1454.

[5]刘韦唯.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20,33(6):535-537.

[6]查爱美,王小艺,柴梅园. 加速康复措施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学,2020,27(4):654-656.

[7]梁丽仪. 对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0):240-241.

[8]王美澄.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术中的应用效果[D].大连医科大学,2020,8(10)24-25.

[9]刘娜.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148+1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