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沈晓锟

第八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142团分院 832029

摘要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2-01至2022-12接诊的82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数/偶数分组方式,组别为YX组,CG组,各41例,YX组-延续性护理,CG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戒烟情况、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YX组戒烟成功率92.68%高于CG组73.17%,YX组复吸率2.44%低于CG组(=5.513/4.986,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可忽略(P>0.05),护理后,YX组FEV1、FVC、FEV1/ FVC指标高于CG组(t=3.120/4.524/5.100,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可忽略(P>0.05),护理后,YX组心理、认知、生理、社会评分高于CG组(t=6.915/17.487/14.198/7.581,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戒烟成功率,减少患者复吸情况发生,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慢阻肺;戒烟情况;肺功能

正文


慢阻肺作为现阶段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且具有持续性特点存在呼吸系统症状,主要以呼吸困难、气短为主,并且在休息后症状得到缓解[1]。相关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吸烟情况存在一定关联,长期吸烟会增加疾病发生风险。慢阻肺患者在临床中需要重视疾病的治疗,与此同时更加需要重视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常规的护理多重视院内的护理内容的实施,当患者出院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导致患者继续延续错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导致疾病复发。延续性护理指导能够使患者出院后掌握正确的行为习惯,使患者成功戒烟,这样能够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利于患者疾病预后[2-3]。基于此,研究选择医院2022-012022-12接诊的82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延续性护理可行性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22-012022-12接诊的82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奇数/偶数分组方式,组别为YX组,CG组,各41例。YX组(男22+19),年龄48-78岁,均值(62.58±2.45)岁,病程1-15年,均值(8.56±1.25)年;CG组(男23+18),年龄50-79岁,均值(62.60±2.33)岁,病程1-14年,均值(8.61±1.30)年。将两组数据信息以个体化数据以及均数±标准差的方式上传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差异可忽略。研究在不违背医学伦理要求的基础上实施。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对本次护理方案知情,表示自愿参与其中。纳入标准:符合慢阻肺疾病诊断;数据资料完整;存在较长的烟龄;同意医学观察。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存在恶性肿瘤;肝肾功能损伤严重;研究期间参与其他项目。

1.2方法

CG组,常规护理,在患者进入医院后,需要在第一时间为患者实施病案档案的建立,同时针对患者持续症状时间用药情况既往疾病情况药物过敏情况吸烟的情况等进行相关记录结合患者实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保持营养均衡,给予患者荤素搭配,提高患者自身代谢情况。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稳定后需要结合患者身体素质情况为患者进行科学运动指导,通过有效的运动,例如漫步,散步,打太极,爬楼梯等,能够进一步增强患者肺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医嘱内容进行指导,确保患者能够正常药物使用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说明出院后应该控制吸烟,并且做到戒烟,这样更利于自身肺功能的恢复,给予患者发放出院健康指导相关手册,同时指导患者住院后如果存在异常情况,需到附近医院检查,避免病情加重。

YX组,延续性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组建护理小组,内部成员需要涵盖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士等,加强关于相关护理知识以及技能讲解,并且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确保其掌握延续护理的内容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安排护理服务。(2)患者出院后需要获得患者同意后,记录患者微信号,电话号码以及地址,给患者说明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确保能够联系上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随访的内容主要以患者用药情况以及生活习惯情况和定期复查情况了解过程中对患者是否再次吸烟进行询问,并且主动与患者说明慢阻肺发生后,如果长期吸烟具有较大危害,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甚至会加重疾病,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患者关于吸烟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的认知,避免患者再次吸烟,使其成功戒烟。(3)患者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生活环境的良好性,同时注重保暖,防止冷空气刺激,而且需要注重自身居住环境的通风性,定期进行衣物更换,戒烟酒,戒辛辣刺激性食物,坚持少食多餐,并且注重食物营养的补充。为患者提供热量高,蛋白质丰富且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控制盐分,脂肪类食物的摄入。(4)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讲解不良情绪的危害,同时引导家属给予患者辅助护理,监督患者饮食,用药,生活等相关内容,确保其能够规范进行。(5)积极为患者进行上门随访,随访内容主要以给予患者持续性健康指导为主,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而且在生活中可以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通过不断的提高运动力量,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在戒烟的同时更加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以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为主,这样能够使患者出院后肺功能得到改善。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戒烟情况

由相同人员分别统计患者戒烟成功率以及出院一年后的复吸率

(2)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

分别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应用肺功能测试系统对患者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 FEV1/ FVC 进行明确。

(3)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心理、认知、生理、社会等部分,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P0.05,统计意义标准,应用SPSS24.0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戒烟情况比较

YX组戒烟成功率92.68%高于CG73.17%,复吸率,YX组复吸率2.44%低于CG组(=5.513/4.986P<0.05)见表1

1两组戒烟情况比较%

组别

戒烟成功率

复吸率

CG组(n=41

30(73.17)

7(17.07)

YX组(n=41

38(92.68)

1(2.44)

5.513

4.986

P

0.019

0.026

 

2.2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可忽略(P>0.05),护理后,YXFEV1FVCFEV1/ FVC指标高于CG组(t=3.120/4.524/5.100P<0.05)见表2

2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FEV1/ L

FVC/ L

FEV1/ FVC/ %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CG组(n=41

1.14±0.39

1.35±0.58

2.44±0.25

2.89±0.46

46.31±11.14

54.89±7.55

YX组(n=41

1.17±0.41

1.72±0.49

2.50±0.34

3.37±0.50

45.86±10.25

64.50±9.41

t

0.339

3.120

0.910

4.524

0.190

5.100

P

0.735

0.003

0.365

<0.001

0.850

<0.001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可忽略(P>0.05),护理后,YX组心理、认知、生理、社会评分高于CG组(t=6.915/17.487/14.198/7.581P<0.05)见表3

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心理

认知

生理

社会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CG组(n=41

65.36±2.25

78.56±2.36

68.54±2.74

78.45±2.62

66.25±2.94

74.25±2.62

63.15±2.01

78.54±2.15

YX组(n=41

65.41±2.15

82.36±2.61

68.45±2.64

88.55±2.61

66.47±2.48

82.45±2.61

63.45±2.11

82.58±2.65

t

0.103

6.915

0.151

17.487

0.366

14.198

0.659

7.581

P

0.918

<0.001

0.880

<0.001

0.715

<0.001

0.512

<0.001

 

3. 讨论

院内护理作为现阶段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的护理模式,在患者疾病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科学院内指导,增强患者疾病认知的同时,使患者能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以此实现病症的改善,但是当患者出院后通常会受到多种影响因素,例如环境因素,自我管理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等相关内容,导致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进而影响患者出院后疾病的康复。这一背景下,临床护理工作逐渐得到延伸与改进,将传统的院内护理逐渐优化,并且延伸出院外护理。延续性护理作为院外护理的重要体现,能够将院内护理指导延续至院外,使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够获得科学的护理指导,以此保证患者的行为习惯以及疾病知识和相关的康复内容掌握更加科学。吸烟作为导致慢阻肺发生加重慢阻肺病情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慢阻肺患者院外指导过程中需要加强关于患者的戒烟指导,通过科学戒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肺部功能的改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价值。

分析此次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出院后戒烟成功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而且一年内患者复吸率使用延续性护理的患者更低。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以及家庭回访的方式与患者说明关于出院后吸烟的危害,使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吸烟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复吸率[4]。与此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发现采用延续性护理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主要是由于延续性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电话以及面对面的方式给予患者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呼吸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形成正确的用药习惯,同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身体锻炼,通过身体锻炼能够进一步改善自身机体抵抗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疾病康复治疗。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关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关于慢阻肺患者日常的健康指导内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更加掌握疾病预后的方法,并且积极配合,这也是本次研究过程中使用延续性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重要体现。作为现代化护理的重要组成,延续性护理的实施能够确保护理内容的院外延伸,使患者出院后能够在不断的健康指导下进一步强化自身疾病相关知识。出院后指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疾病康复的监督过程中,确保患者日常生活中能够改善不良行为习惯,以此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避免疾病的发作[5]

综上所述,慢阻肺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肺部疾病,对患者呼吸功能以及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出院后继续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使患者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使患者能够成功戒烟,并且戒烟后不出现再次吸烟。除此之外,通过该种护理模式能够针对患者肺功能进一步得到改善,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更快实现疾病预后,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锡瑞.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365-366.

[2] 刘桂森,张晓贝,祁琳然等.延续性护理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症状、肺功能、生活质量、复住院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5):713-717.

[3] 彭乐兰,江新丽,刘秀英等.呼吸功能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5):1431-1433.

[4] 廖雨娟,叶丽红,宋仁欢.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21,43(5):139-141.

[5] 黎燕群,刘辉玉,张敏等.人软骨糖蛋白39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炎症介质的影响及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7):1611-16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