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病临床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姚振铎 孙明涛 张旭春 贺春艳 程淑娟

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 吉林 四平 130700

摘要

目的 研究哮喘病采用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的临床具体效果。 方法 采用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哮喘患者,将其中52例实行常规治疗(吸氧、平喘、止咳、解痉)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将另外51例实行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对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肺功能状态、炎性因子指标、血气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指标OPN较高于对照组其余均较低,血气指标较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病采用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临床疗效较佳,明确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治疗有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

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哮喘病;治疗;临床研究

正文


哮喘即为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呼吸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多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等,症状长在夜间或临床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该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该疾病的治疗存在较大的争议,常规用药主要通过抗生素或吸入激素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有良好的作用,但由于哮喘的治疗需要较为长期地进行,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从而影响整体疗效[1-2]。在中医学中认为哮喘为“哮病”“喘症”,而哮、喘主要因寒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表现为热哮。若哮喘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表现为脾肾阳虚或肺肾阴虚[3]。因此在治疗上主以补益肺肾、化痰平喘为主,射干麻黄汤在诸多临床资料中表示对哮喘的临床疗效较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本文对哮喘病患者应用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分析具体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20217-2022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哮喘患者,将其中52例实行常规治疗(吸氧、平喘、止咳、解痉)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将另外51例实行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女23例,男29例,年龄217053.76±3.98岁,病程273.97±1.51;观察组女24例,男27例,年龄207153.86±3.69岁,病程284.13±1.6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完全知情并批准

纳入标准:①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哮病患者;②符合哮病中医辨证标准;③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治疗者;④年龄 18-75周岁之间;⑤对治疗知情并同意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 18 岁以下,75 岁以上者;③对处方中任何一种草药及常规西药过敏者;④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⑥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肿瘤内分泌疾患等;⑦拒绝合作或因患有精神疾患等无法合作者。

剔除试验标准临床判断不宜继续进行本观察者(如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等);观察过程中合并其他病症者,立即中止观察,以避免延误受试者的有效治疗时机;患者中途不愿继续接受本观察实验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吸氧、平喘、止咳、解痉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健康,观察组加以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观察组给予患者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组方为射干10g、炙麻黄10g、生姜15g、细辛3g、紫菀10g、款冬花10g、北五味子10g、姜半夏10g、大枣10g、鼠曲草10g、暴马子30g,采用水煎服的方式,分早晚2次服用药物,每次服药150ml,用药疗程2周。

1.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哮喘病临床病症包含咳嗽、喘息、哮鸣音、胸闷、四肢寒冷等表现,在中医候诊中采取15分进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1分为无症状,5分为症状非常严重,4分较为严重,3分一般,2分症状轻微,总积分025,分数越高临床病症越严重。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估: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肺功能评分:收集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中PEF-呼气峰值流速、FVC-用力肺活量、FEV1-1S用力呼吸容积三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

炎性因子指标: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采取免疫酶联法测定患者Hs-CRPIL-6IL-8OPNTLR进行统计比较。

血气指标分析:对两组患者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动脉血酸碱度PaO2-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检测并统计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者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n,(%)]

组别

观察组(n=51

对照组(n=52

t/χ2

P

咳嗽

1.47±0.82

2.77±0.94

5.967

0.002

喘息

1.11±0.59

2.59±0.89

6.547

0.001

哮鸣音

1.24±0.78

2.86±0.91

5.673

0.003

胸闷

1.33±0.69

2.74±0.83

6.174

0.001

四肢寒冷

1.29±0.74

2.69±0.79

5.376

0.007

总积分

8.36±1.79

13.97±1.96

9.185

0.00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

观察组(n=51

对照组(n=52

χ2

P

治愈

2141.18%

1121.15%

4.820

0.028

显效

2956.86%

3261.54%

0.233

0.629

无效

11.96%

917.31%

6.918

0.009

总有效

5098.04%

4382.69%

6.918

0.009

 

2.3 两组肺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较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两组肺功能情况对比

组别

观察组(n=51

对照组(n=52

t/χ2

P

PEF

4.96±1.14

3.27±0.95

4.174

0.020

FVC/L

2.93±0.74

2.46±0.5

3.117

0.032

FEV1/L

1.93±0.49

1.51±0.54

4.327

0.018

 

2.4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中OPN较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4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组别

观察组(n=51

对照组(n=52

t/χ2

P

Hs-CRP/mg/L

1.89±0.21

3.99±0.54

14.967

0.001

IL-6/μmol/L

52.24±5.61

92.34±4.91

27.796

0.001

IL-8/μmol/L

61.07±6.11

79.56±5.57

9.374

0.001

OPN/ng/L

7.71±2.17

6.11±1.73

3.967

0.024

TLR/ng/L

1.03±0.53

2.45±0.74

5.376

0.003

 

2.5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5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组别

观察组(n=51

对照组(n=52

t

P

PaCO2(mmHg)

42.23±4.17

50.14±6.74

7.385

0.001

pH

7.46±0.03

7.54±0.05

6.538

0.001

PaO2(mmHg)

89.79±6.21

83.96±2.74

7.196

0.001

 

3. 讨论

哮喘在呼吸道疾病中极为常见,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且疾病反复发作情况严重,治疗流程较长,且在中医证病中明确表示哮喘为“喘症”“哮病”,以脾肺功能异常、外感风邪所致,且哮喘出现的炎性反应对患者的呼吸道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医辨证治疗在临床中已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如邬宇芬[4]等人的研究中通过采用88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明确表示中医辨证治疗能改善缓解期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水平,中医辨证治疗辅以西医规范化抗哮喘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临床中对于哮喘的诊断可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16年)和2016GINA(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而在中医的诊断中哮喘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星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等症状[5-6]。有过敏史或家族史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在哮喘治疗中依照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哮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痰浊壅肺应去壅泻肺,风痰当祛风化痰,表证明显显著兼以解表;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攻补兼顾,不可拘泥;平时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温花补,阴虚者宜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7]。如寒热虚实错杂者,当兼以治之。《景岳全书·喘促》说:“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若攻之太过,未有不几日甚而危者。”可作为哮病临证辨治之准则[8]

射干麻黄汤源自《金匮要略》卷上,主为祛痰剂,具有温肺化饮、下气祛痰、止咳平喘、宣散邪气之功效,同时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认为射干麻黄汤对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及加强气道纤毛运动具有较佳的功效。而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以射干、炙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北五味子、姜半夏、大枣、鼠曲草、暴马丁香组成,本方所治之证乃寒饮郁肺,痰结咽喉所致[9]。寒饮郁肺,浊气上逆,则咳嗽、气喘;痰气搏结于咽,则喉间痰,似水鸡声;浊气与寒饮相结于胸,则胸中似水鸣音;浊气不降而逆乱胸中,则胸膈满闷;痰饮随寒气而上冲,则吐痰涎;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皆为寒饮郁肺结喉之征。治当温肺化饮,下气祛痰[10]。方中麻黄宣肺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平喘,开达气机;寒饮结喉,以射干泻肺降逆,利咽散结,祛痰化饮,其为君药[11]。寒饮内盛,以细辛温肺化饮,温宣肺气;肺主宣降,以款冬花宣肺化饮止咳;紫菀泻肺止咳,降逆祛痰,温化寒饮,调畅气机,与款冬花相配,一宣一降,调理肺气;痰饮蕴结,以半夏醒脾燥湿化痰,温肺化饮,利喉涤痰;生姜降逆化饮,畅利胸膈,暴马子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助半夏降逆化痰,共为臣药。肺气上逆,以五味子收敛肺气,使肺气宣降有序,兼防宣发降泄药伤肺气,为佐药。大枣补益中气,生化气血,滋荣肺气,为佐使药。鼠曲草既能化痰止咳,祛风除湿,又能解半夏、细辛之毒。诸药配伍,以奏温肺化饮,下气祛痰之效[12]。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对于临床治疗的相关指标分别采取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血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示采取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的观察组与实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较,各项指标均较优,临床疗效得到肯定。

综上所述,哮喘病实行满药鼠曲暴马射干麻黄汤治疗效果明确,能够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有效控制疾病。

参考文献

[1]付清凯.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4):47.

[2]马传贞,张静.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7):39+48.

[3]王强,孙增涛,杨继等.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名老中医经验的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治疗方案临床推广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07):1638-1640.

[4]邬宇芬,袁姝华,董文芳等.中医辨证治疗对改善缓解期儿童哮喘肺功能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7):3248-3251.

[5]邓建秀.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22,53(12):51-53.

[6]赵红霞.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4):162-164.

[7]逄雪梦,郑心.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04):697-701.

[8]方明,张国庆.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2,37(04):633-637.

[9]沈志峰.射干麻黄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评《儿科名医儿童哮喘大讲堂》[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0):165.

[10]王海玲,黄文通,杨洁等.射干麻黄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冷哮型支气管哮喘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05):774-777.

[11]李秋慧,单晓晓,叶卫东等.射干麻黄汤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08):2068-2076.

[12]梁丽娜.射干麻黄汤化裁辅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2):2175-21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