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陈金巧 周春华

1新疆第七师胡杨河市人民医院 科室 胡杨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摘要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社区护理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时间为2021年10月—2023年5月,收录老年高血压患者,样本:60例,分组处理用数字奇偶法完成,常规组(30例)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30例)行社区护理,比对组间遵医行为、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合理饮食(93.26±5.47)分、规范服药(92.31±5.67)分、科学运动(89.63±4.15)分、血压监测评分(88.74±4.24)分均比对常规组要高(P<0.05)。护理前组间血压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DBP(78.06±2.88)mmHg、SBP水平(115.37±9.29)mmHg均比常规组要低(P<0.05)。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理职能(84.59±3.58)分、情感职能(88.65±3.42)分、社会功能(83.43±3.21)分、精神健康评分(89.47±3.21)分均比常规组要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相较于常规组(76.67%)要高(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以社区护理对提升其遵医行为的效果显著,可提升血压水平控制有效性,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遵医行为

正文


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较为常见,是指血液流动过程中作用于血管壁时产生的压力值超出正常范围,会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1]。老年人为该疾病主要病发群体,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临床上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ACEL抑制剂、钙通道阻断剂等,可使血压水平保持在正常区间,但临床无特效药,该疾病需要终身治疗[2-3]。但老年人的疾病认知度、自护能力较差,在居家治疗期间容易因缺乏专业护理与指导,易出现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在用药、饮食等方面,均会对血压水平波动及疗效构成影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在患者出院后为其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十分重要[4-5]。社区护理的实施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能够在患者出院后予以其专业护理与指导。有研究显示,高血压中社区护理的应用可使患者自护能力提升,继而提升血压水平控制有效性[6]。对此,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予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的效果及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为202110—20235收录老年高血压患者,样本:60例,分组处理用数字奇偶法完成,常规组3014例,占比得取为46.67%(14/30),16例,占比得取为53.33%(16/30),年龄区间60-82岁,均值71.31±2.54)岁,病程2-9年均值5.43±2.18观察组3013例,占比得取为43.33%(13/30),17例,占比得取为56.67%(17/30),年龄区间61-83岁,均值72.05±2.69)岁,病程3-8年均值5.37±2.21组间一般信息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综合分析体征表现,确诊为高血压者了解实验信息,同意参与者查阅完整性,确认临床资料无异常。

排除标准:合并肾、肺、肝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精神类疾病者。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①健康教育:选取方式为口头讲解或宣传手册方法等完成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疾病相关知识②用药指导:告知相关药物服用剂量、频率、时间等。③饮食指导:指导合理进餐,以清淡饮食为主,控制脂肪、盐分的摄入量。

基于此,观察组行社区护理①建立个人档案:为患者建立单独的档案,将其信息妥善记录,包括年龄、家庭地址、姓名、联系方式,以及病史、过敏史等。②健康教育:除常规方式外,使用视频、图片等工具辅助疾病知识讲解,并采取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定期组织社区健康讲座,将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危害、并发症及预防方法等进行讲解,使患者认知度得到提升。③心理干预:以沟通为路径,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在此期间观察患者情绪波动,采取引导、表扬等方式,并向患者说明持续性负性心理对心理健康及血压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指导深呼吸、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增强其自我效能。⑤饮食护理:基于患者个体制定饮食调节计划,指导其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糖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占比,避免增加心脏、肾脏负担。以清淡、低盐、富含维生素与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占比。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⑥随访护理:定期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用药及饮食情况,叮嘱生活、用药注意事项,按时测量血压。定期上门随访,测量患者血压水平,针对其不良习惯予以指导。定期组织社区联动会,以2周为间隔,邀请患者分享治疗经验,设置游戏、运动缓解,辅助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

1.3观察指标

遵医行为:纳入合理饮食评定值、规范服药评定值、科学运动评定值、血压监测评定值,依据本院自拟调查量表,100分为每项总分,分值越高提示遵医行为越好。

血压水平:纳入指标D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舒张压)检测值、S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收缩压)检测值,检测时间:护理前后。

生活质量评分:依据SF-36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健康调查简表),纳入生理职能测定值、情感职能测定值、社会功能测定值、精神健康测定值,总分:100分。

护理满意度:完全满意:≥90分限值。满意:60-89分限值,不满意:值<60分限值。依据本院自拟调查量表,总满意率=完全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计算用spss24.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²检验,于统计学维度描述有差异:P<0.05。

2结果

2.1遵医行为

观察组的值均较高,P<0.05,见表1。

1 遵医行为对比(,分)

组别

n

合理饮食

规范服药

科学运动

血压监测

观察组

30

93.26±5.47

92.31±5.67

89.63±4.15

88.74±4.24

常规组

30

80.05±5.17

79.86±5.42

78.15±4.33

79.69±4.58

t

--

9.613

8.694

10.484

7.94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血压水平

护理前组间比对,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检测值较低,P<0.05,见表2。

2 血压水平对比(mmHg)

组别

n

DBP

SBP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观察组

30

101.51±5.34

78.06±2.88

165.92±10.26

115.37±9.29

常规组

30

101.36±5.29

87.47±3.29

165.89±10.42

136.42±9.61

t

--

0.109

8.217

0.011

8.626

P

--

0.913

0.000

0.991

0.000

2.3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组间比对,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值较高,P<0.05,见表3。

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n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观察组

30

65.96±3.65

84.59±3.58

70.06±5.18

88.65±3.42

常规组

30

65.78±3.71

79.21±3.39

70.19±5.23

75.12±3.58

t

--

0.189

5.977

0.097

14.968

P

--

0.850

0.000

0.923

0.000

组别

n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观察组

30

67.21±3.58

83.43±3.21

68.53±4.27

89.47±3.21

常规组

30

67.39±3.64

78.49±3.54

68.58±4.33

80.81±3.56

t

--

0.193

5.662

0.045

9.895

P

--

0.848

0.000

0.964

0.000

2.4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值更高,P<0.05,见表4。

4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完全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

观察组

30

19(63.33%)

10(33.33%)

1(3.33%)

29)96.67%

常规组

30

15(50.00%)

8(26.67%)

7(23.33%)

23)76.67%

--

--

--

--

5.192

P

--

--

--

--

0.023

3讨论

高血压病因目前并不明确,年龄因素、遗传因素、钠盐摄入量过多等因素均与该疾病的发生有紧密联系[7]。老年人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机体素质、血管弹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持续降低,再加上多数老年人易患有基础疾病,存在高血糖、高血脂的情况,使得其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8]。该疾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特异性缺乏,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头晕、记忆力降低等症状。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多个靶器官构成损伤,包括肾、脑、心等,严重时会引发出血性脑卒中、心力衰竭、高血压性肾损伤[9]。药物治疗可控制血压水平,但饮食、运动、心理等因素也会对血压水平构成影响。因此,除正确用药外,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十分重要。但老年患者记忆力、疾病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使得其居家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不良行为影响血压控制效果[10]。因此,选择有效干预模式提升患者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遵医行为比对,观察组各检测值均较高(P<0.05)。与常规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比对,观察组的值更低(P<0.05)。与常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观察组的值均较高(P<0.05)。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比对,观察组的值更高(P<0.05),由此说明,在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方面,社区护理的应用有显著效果,且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原因分析为:社区护理能够延续院内护理,通过对患者病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持续监测,并根据患者需求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提升其遵医行为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如通过建立个人档案,并在护理过程中完善患者信息,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等信息的了解度,对护理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均有重要作用。通过个性化模式完成健康教育,更易于老年患者理解与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在宣教过程中通过互动了解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性说明相关知识,以此可使其疾病认知度、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均得到提升。定期行随访护理,采取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可辅助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与饮食习惯,予以专业指导,可逐步使其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心理干预,能够减少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心态,提升其配合度。通过组织病友交流会,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多治疗经验,提高疾病认知度,形成良好遵医行为,继而提升血压水平控制有效性。

综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社区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对提升其遵医行为、血压水平控制有效性均有积极作用,可促进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玲,杜清妹,汤彩芬.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7):45-48.

[2]李原原.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2):126-128.

[3]董玲玲.健康教育联合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2,35(03):201-202.

[4]慕长英.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6):94-96.

[5]杨慧,刘乃精.整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6):151-153.

[6]罗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2,17(15):160-162.

[7]董晓晶,刘玉新,胡培利.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4):551-552.

[8]杜倩倩,郎颖,吴晶,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02):36-38.

[9]鲍慧宁,魏新萍,苏楠.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11):1046-1047+1056.

[10]彭红玲,黄淑仪.康复护理干预对社区全科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9):145-1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