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全面护理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总有效率;肺泡灌洗;全面护理;重症肺部感染;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因子
正文
肺部是人体重要脏器,主要作用为维持机体的正常呼吸[1]。重症肺部感染是呼吸系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通常由普通肺部感染发展而来,发病后,如果未得到及时救治,可诱发严重的呼吸衰竭,发展为重症肺部感染,其病死率可高达58%[2]。现阶段,抗生素是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手段,但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逐渐增多,导致耐药性发生率逐渐升高,同时,应用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不足以起到良好地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临床效果不理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临床常用抗生素,本品属于复合制剂,抗菌功效良好,但容易导致胃肠系统不良反应[3]。而在其基础上予以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其作用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甚至致病菌,缓解阻塞,恢复供氧[4]。但肺部感染者多存在黏稠痰液,患者无法自主排出,为病原菌定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而加重肺部感染。因此,需要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全面护理配合,以获得理想效果[5]。本研究以本院患者为例,探讨联合肺泡灌洗、全面护理的应用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02月-2023年02月间62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20例(64.52%),女11例(35.48%);左肺感染15例(48.39%),右肺感染10例(32.26%),双肺感染6例(19.35%);年龄35-72岁,均值(50.18±1.81)岁;体重42—89kg,均值(64.19±2.80)kg。观察组中,男19例(61.29%),女12例(38.71%);左肺感染14例(45.16%),右肺感染9例(29.03%),双肺感染8例(25.81%);年龄36-73岁,均值(50.20±1.80)岁;体重43—88kg,均值(64.20±2.80)kg。上述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
(1)诊断标准:经病理检查等确诊为重症肺部感染;均存在呼吸困难、发热等临床表现。
(2)纳入标准:符合本次药物及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适应证;本人知情实验内容,签署同意书。
(3)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感染;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精神类疾病。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吸氧、补液、吸痰等基础治疗。
1.2.1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予以头抱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取2g本品,与100ml5%葡萄糖溶液进行混合,予以静脉滴注,每次0.5-1h小时,每12h1次。通过予以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加以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全面护理:
肺泡灌洗:灌洗前,予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鼻腔,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到达病变位置,使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每次20ml,直至灌洗液变清亮,每周3次。灌洗后采集呼吸道分泌物,送检并予以细菌培养等。
全面护理:第一,心理护理,肺泡灌洗前,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重症肺部感染基础知识,如实告知病情,并提前告知肺泡灌洗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减轻焦虑感,予以鼓励与安抚,增强信心;第二,密切进行实时体征监测,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分析指标等,发现异常后,立即告知医师,并为医师予以治疗时提供一定护理辅助;第三,健康指导,自制小视频,告知日常注意事项,治疗后,告知恢复情况,予以出院指导,包括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显效:肺部炎症完全吸收,炎症因子、血气分析等客观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高热、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肺部炎症明显缩小,客观因子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
1.3.2对比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于治疗和护理前后测定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数值。
1.3.3对比炎性因子:分别于治疗和护理前后测定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数值,采用免疫测定法,取3毫升静脉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进行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测定法检测C反应蛋白[7]。
1.3.4对比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肺部炎症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s)表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以(%)表达,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31 | 20(64.52) | 10(32.26) | 1(3.23) | 30(96.77) |
对照组 | 31 | 11(35.48) | 11(35.48) | 9(29.03) | 22(70.97) |
x2 | - | - | - | - | 7.631 |
P | - | - | - | - | 0.006 |
2.2比较炎性因子
治疗与护理前,两组炎性因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炎性因子(±s)
组别 | 例数 | C反应蛋白(mg/L) | 肿瘤坏死因子-α(mg/mL) | 白细胞介素-6(pg/mL) |
治疗与护理前 | ||||
对照组 | 31 | 97.85±2.87 | 2.51±0.22 | 55.80±2.30 |
观察组 | 31 | 97.79±2.92 | 2.52±0.28 | 55.82±2.36 |
t | - | 0.082 | 0.156 | 0.034 |
P | - | 0.935 | 0.876 | 0.973 |
治疗与护理后 | ||||
对照组 | 31 | 80.27±2.18 | 1.79±0.29 | 47.47±2.25 |
观察组 | 31 | 64.70±2.22 | 1.25±0.17 | 39.60±2.11 |
t | - | 27.862 | 8.944 | 14.206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2.3比较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与护理前,两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比较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s)
组别 | 例数 | 心率(次/min) | 平均动脉压(mmHg) |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mmHg) | 动脉血氧饱和度(%) | 血氧分压(mmHg) |
治疗与护理前 | ||||||
对照组 | 31 | 99.82±2.14 | 97.50±3.30 | 66.92±2.21 | 87.15±2.38 | 46.84±3.37 |
观察组 | 31 | 99.90±2.13 | 97.61±3.37 | 66.90±2.29 | 87.20±2.36 | 46.85±3.39 |
t | - | 0.148 | 0.130 | 0.035 | 0.083 | 0.012 |
P | - | 0.883 | 0.897 | 0.972 | 0.934 | 0.991 |
治疗与护理后 | ||||||
对照组 | 31 | 88.17±2.08 | 89.70±2.19 | 55.41±2.30 | 90.25±4.58 | 70.57±3.29 |
观察组 | 31 | 81.71±2.19 | 76.60±2.20 | 40.51±2.32 | 96.87±5.30 | 80.72±3.88 |
t | - | 11.908 | 23.496 | 25.394 | 5.262 | 11.109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4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
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比较临床症状恢复情况(±s,d)
组别 | 例数 | 肺部炎症吸收时间 | 血象恢复正常时间 |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 住院时间 |
观察组 | 31 | 19.21±2.32 | 11.10±1.69 | 6.12±1.07 | 16.58±2.24 |
对照组 | 31 | 23.15±3.17 | 16.18±1.50 | 8.26±1.11 | 21.60±2.13 |
t | - | 5.584 | 12.517 | 7.728 | 9.042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重症肺部感染以组织低灌注等临床变化为主要特征,发病后,炎症细胞聚集于肺泡毛细血管内膜,导致肺部组织水肿,气道黏膜纤毛功能减弱,患者可出现排痰无力的症状,堵塞支气管,诱发低氧血症。临床多采用控制感染等方法治疗该疾病,但疗效欠佳,因此需要联合肺泡灌洗,以增强临床效果[8]。
本研究得出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说明基础治疗+药物治疗+肺泡灌洗+全面护理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可提高疗效。同时,研究表明,观察组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干预计划的应用,对促进重症肺炎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原因为:在支气管镜辅助下,可为肺泡灌洗操作及效果提供良好的视野,同时采用床旁设备,可减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移动,避免加重病情。灌洗后,可有效改善气道阻塞,生理盐水可刺激气道黏膜,引发咳嗽反射,促进痰液排出,缓解气道梗阻,缓解肺部炎症[9]。灌洗前,通过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并送至检验,可明确致病菌种类,进而为抗生素用药提供指导意义,实现精准治疗,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加快病情转归,缩短住院时间。在治疗过程中,辅以全面护理,可使得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采取各项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一方面,对提高患者配合度起到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肺通气功能恢复,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了强化作用[10]。
综上所述,肺泡灌洗+全面护理应用价值更高,可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心率、血压,正向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与血气分析指标,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海励,师继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3,43(4):41-43.
[2]赖鹏,周静.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婚育与健康,2023,29(7):49-51.
[3]尹元刚.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及不良作用探讨[J].大医生,2023,8(6):58-60.
[4]陈志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部感染中应用意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3):123-125.
[5]邵丹,项松,闫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4):54-57.
[6]郭娜,张春玲,刘蒙蒙.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全面护理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18):2273-2275+2279.
[7]付亚.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配合全面护理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7):2678-2681.
[8]俞光胜.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危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J].智慧健康,2022,8(20):79-82.
[9]刘善青,王楠,张妍蓓.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6):934-936+963.
[10]陆培初,赵念,黄柏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与美罗培南联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1):5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