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刘进

新泰市人民医院 271200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4.0%,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有提高作用,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护理

正文


急性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疾病,这种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得到早期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加重,缓解脑组织损伤,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而溶栓治疗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手段,能使梗塞的脑组织快速恢复血供,减轻缺血缺氧程度[1]。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塞的病情疗效显著,但尿激酶大量使用的风险大,可能导致患者有出血倾向,易引起其他并发症,所以在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有效的护理,确保患者溶栓治疗顺利有效[2]。本文对100例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中国急性脑梗塞诊疗专家共识中的诊断标准[3]。(2)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3)入院接受诊疗期间有家属全程陪护。(4)病历记录完整。排除标准:(1)脑卒中史。(2)心血管疾病史。(3)发病前有躯体功能障碍或(及)精神心理疾病。对照组年龄48-79岁,平均(72.03±4.51)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发病到入院就诊时间30min-4h,平均(1.08±0.21)h。观察组年龄47-80岁,平均(72.05±4.48)岁;男性27例,女性23例;发病到入院就诊时间30min-4h,平均(1.09±0.23)h。两组基线数据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给患者用药治疗,加强患者生命征检测,定时观察患者各监护仪数值,为患者与家属做疾病知识讲解,引导患者认识治疗药物的治病机理,告诉患者各方面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将患者情况定时报告医生。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1)心理护理。考虑到患者与家属对病情非常担忧,有焦虑着急的情绪产生,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耐心指导,向患者解释各方面情况,消除患者疑虑,指导患者放松心情,正确配合治疗,告诉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治疗和恢复,避免过于担忧而影响情绪与心态。(2)血压管理。密切观察情绪、神色与神志、瞳孔、脉搏以及呼吸等情况变化,定时检测血压水平,将检测值记录好,评估患者是否有不良情况出现,告诉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对血压水平造成影响。(3)出血护理。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了解患者是否发生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的情况,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有皮肤出血的情况,要求每小时检测1次患者的出血情况,用尿激酶治疗72h后,对患者大便潜血和呕吐物等情况进行检查,记录患者的尿样检查情况,持续检查7d,评估患者有无出现血尿。

1.3观察指标

1.3.1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专业量表评价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高表示程度严重[4]

1.3.2不良反应: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检验、检验研究资料,用、(n,%)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观察组干预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观察组

50

14.39±2.31

5.46±1.54

22.744

0.000

对照组

50

14.42±2.35

7.03±1.37

5.386

0.000

t

-

0.064

5.386

-

-

P

-

0.474

0.000

-

-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4.0%,P<0.05。见表2:

2  不良反应  (n,%)

组别

n

颅内感染

出血

过敏反应

再灌注损伤

发生率

观察组

50

0

0

1

0

1(2.0)

对照组

50

1

2

3

1

7(14.0)

-





4.891

P

-





0.027

3、讨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主要是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与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因此产生坏死或者软化,影响脑功能与神经功能,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死亡率与后遗症率高,多数患者的病情预后欠佳。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显著,能使患者的缺血脑组织血供有效恢复,使脑代谢障碍充分改善,但实践显示用药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出血、过敏或者胃部不适等情况,可能对患者病情恢复造成风险[5]

本文针对性护理的作用显著,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安全性高,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1例患者有过敏反应,脑神经功能缺损有效改善,脑功能可得到显著的改善。本次护理考虑患者的病情与用药特点,在为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注重心理疏导与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情绪,避免患者过分担忧而影响病情,维持患者情绪与心态平稳;高度重视患者血压监测,密切检测患者的血压、脉搏与呼吸等情况,观察患者生命征变化,评价患者用药后病情变化,第一时间对患者的不良情况进行对症处理,避免异常情况对患者病情恢复造成危及;考虑到用药易引起患者出血,护理注重出血情况监护,全天候监护患者的生命征,保持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对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作用显著,对脑功能恢复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低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芬,缪冬冬. 尿激酶溶栓联合综合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杂志,2021,5(01):3-6.

[2]叶建珍,叶建梅. 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4):2059-2060.

[3]庞荣华.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46.

[4]韩笑.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干预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9):147.

[5]薛婷婷.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超早期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31):170+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