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健康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影响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丹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健康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ESCA)水平、心功能指标、健康行为(HPLP-I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在未来临床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

综合心脏康复护理;老年冠心病;心功能;健康行为;自护能力

正文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当冠状动脉内壁发生损伤时,会激活炎症反应,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胆固醇的沉积,导致冠状动脉腔径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则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或发生痉挛时,心肌血流减少,供氧不足,最终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该疾病起病急,具有很高的死亡风险[1]徐丽雅[2]研究显示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弱、认知能力下降、心理状态不稳定等,康复效果并不理想。武艳[3]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多学科、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冠心病患者提供科学指导,提高康复效果韦艳新[4]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护理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为患者提供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鉴于此,本研究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健康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影响,以此为临床提供参考,内容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6-20237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24例,16例;年龄6069岁,平均(65.16±3.65)岁病程13年,平均(1.45±0.59)年。对照组23例,17例;年龄1560岁,平均(35.24±8.11)岁病程13年,平均(1.47±0.51)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完整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语言障碍,依从性高;且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过敏反应;严重全身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合并肿瘤等重大疾病;精神状态不稳定或具有认知障碍,依从性差,无法有效配合研究;由于其他原因退出研究。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对患者进行药物针对性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具体步骤如下:(1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以及手术史和药物使用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2)个体化康复知识宣教:根据患者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和长期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根据患者实际健康状态,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可行性康复计划,确保患者康复顺利进行。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交流,重点介绍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包括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强心脏功能等;强调康复运动的安全性,并提供安全运动的指导,如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体征变化等;教育患者识别心脏事件的常见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出冷汗等;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不要等待症状加重或自行缓解。(3)被动康复训练: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后进行被动训练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定期翻身,以防止压力溃疡和改善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进行上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增强肌力和恢复手臂功能;指导患者进行卧位下肢运动,如踏踏板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恢复;术后13天,根据患者情况尽早下床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评估是否适合进行下床活动;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适度活动,如站立、行走等。但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和摔倒;根据患者的体力和耐受程度,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间和强度。③2-4周后,评估患者的运动量和康复情况,根据评估结果,逐渐增加训练的负荷量,如增加重量、增加运动的难度等。 4 个体化康复训练第一阶段:慢走训练,开始时可以选择平地或室内进行,每次1520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避免过度劳累和呼吸困难;第二阶段: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展,逐渐引入慢跑或骑行训练,开始时选择较低的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到每次3045分钟。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指导。第三阶段:在有氧运动基础上,引入综合训练,如太极、八段锦等,根据患者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综合训练项目,并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间每天30 min持续60 d

1.4观察指标

(1)心功能:分别干预前、干预前采用菲利普斯医疗(Philips Healthcare)多普勒超声仪器测定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2)健康行为:分别干预前、干预前采用美国的健康教育学者Nola J. Pender提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HPLP-II进行评价HPLP-II包含4个维度,分别是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躯体活动和压力管理,采用4分制,总分208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方式越健康

3自护能力:分别干预前、干预前采用由KearnyFleischer1979年根据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研制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包括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技能等4个维度,总评分范围:0-172分,分值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5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1  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干预后的心功能对比`x±s

组别

时间

LVEF%

LVFSmm

LVEDV(mL)

观察组

n=40

干预前

42.42±3.26

54.14±5.69

66.05±0.50

干预后

59.17±4.12

41.89±5.38

68.95±0.42

对照组

n=40

干预前

42.43±3.20

55.62±4.62

65.12±0.40

干预后

523.02±4.23

48.24±5.20

67.01±0.34

t/p观察组干预前后

-

11.925/0.001

12.635/0.001

9.415/0.001

t/p对照组干预前后

-

9.702/0.001

10.101/0.001

7.520/0.001

t/p两组干预后


4.219/0.001

6.748/0.001

4.112/0.001

2.2两组健康行为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HPLP-I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干预后的健康行为指标对比`x±s

组别

时间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压力管理

躯体活动

观察组

n=40

干预前

20.63±4.74

19.47±3.20

21.25±2.47

20.85±3.15

干预后

38.20±5.20

43.24±4.16

37.24±4.30

39.22±3.20

对照组

n=40

干预前

20.21±4.60

19.11±3.32

21.30±3.26

20.19±3.32

干预后

27.32±5.04

29.10±4.20

28.47±3.30

30.14±3.26

t/p观察组干预前后

-

20.415/0.001

21.110/0.001

19.354/0.001

22.152/0.001

t/p对照组干预前后

-

18.024/0.001

19.135/0.001

17.141/0.001

19.604/0.001

t/p两组干预后


13.124/0.001

15.434/0.001

12.126/0.001

12.136/0.001

2.3两组自护能力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ESC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3

3两组自护能力指标对比`x±s

组别

时间

自护责任感

自护概念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护理技能

观察组

n=40

干预前

15.32±3.12

19.20±3.16

21.70±4.25

38.47±4.20

干预后

26.15±3.17

27.58±4.02

39.74±4.27

53.41±5.96

对照组

n=40

干预前

15.628±3.20

19.34±3.14

21.86±4.16

38.20±4.14

干预后

20.24±4.20

22.27±4.10

30.14±4.29

46.14±5.62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

11.254/0.001

20.214/0.001

32.204/0.001

18.362/0.001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

8.211/0.001

11.601/0.001

24.315/0.001

15.119/0.001

t/p两组治疗后


5.623/0.001

4.955/0.001

15.142/0.001

8.135/0.001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也被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确实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中老年人群存在一系列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等。冠心病以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为临床表明,严重时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具有很高的死亡风险[5-6]

研究显示[7]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科学有效干预,科学管理冠心病,提高生存质量。但是,常规护理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李英[8]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旨在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综合康复护理强调护理服务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康复目标和护理计划。通过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康复需求和社会支持系统等,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9-10]。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ESCA)水平、心功能指标、健康行为(HPLP-I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和运用。

综上所述,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在未来临床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邢彦麟.冠脉介入治疗对轻中度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05):58-60.

[2] 徐丽雅,张智,朱欢欢.老年冠心病患者积极度现状及其与心理困扰、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04):496-499.

[3]武艳.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甘肃医药,2016,35(4):314-316.

[4]杨君,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195-1197.

[5]崔婷,周雪娥.康复训练指导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5(27):196-198.

[6]肖丽娜,石帆,孙秋,等个案管理在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100-104.

[7]葛欣欣.优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观察[J].婚育与健康,2023,29(11):160-162.

[8]李英.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7):75-78.

[9]张守梅,朱小翠,杨中芳.基于CGA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0):146-148.

[10]李灿.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13):1518-1521.

作者简介:王丹(1993年7月29日)女;籍贯:湖北省安陆市;民族:汉;职称:护师;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学历:本科;从事工作:护理工作。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联系方式:18826449149

邮箱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