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肺动脉高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集束化护理干预
正文
机械通气为临床治疗肺动脉高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应用效果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但治疗过程中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加强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1]。集束化护理干预是目前常用有效护理方法,应用针对性强且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措施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选尝试探究集束化护理在肺动脉高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86例肺动脉高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女18例,男25例;年龄52~76岁,平均(63.29±5.63)岁。研究组43例,女16例,男27例;年龄54~78岁,平均(64.35±5.17)岁。两组性别、年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设集束化护理干预:(1)制定护理方案: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健康认知、心理状态等情况,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措施。(2)心理干预: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眼神、病情、肢体动作等,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充分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首选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感受,帮助患者寻找引起负性情绪的原因,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并教会运用音乐疗法、意象疗法等环节内心压力;建立“肺动脉高压合并呼吸衰竭健康交流微信群”,邀请恢复良好患者分享健康经验,引导患者参与群内讨论。(3)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向微信群内推送专业健康知识(注意采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相结合形式),内容主要为肺动脉高压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知识、机械通气治疗注意事项、患者自我管理方法、并发症预防措施等,协助患者进行学习,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4)并发症护理:;每2 h帮助患者变换1次体位,指导患者有痰、进食后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误吸,并对患者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鼻面部受压部位水胶体敷料,并密切观察水胶体敷料颜色,变为乳白色时及时进行更换,并加强呼吸机管路清洁、更换。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进程 研究组机械通气、ICU住院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康复进程(±s,d)
组别 | 例数 | 机械通气时间 | ICU住院时间 | 总住院时间 |
研究组 | 43 | 8.64±1.23 | 10.38±1.44 | 16.92±1.75 |
对照组 | 43 | 12.97±1.89 | 15.75±1.81 | 20.31±2.08 |
t | 12.592 | 15.225 | 8.178 | |
P | <0.001 | <0.001 | <0.001 |
2.2 并发症 研究组VAP、压力性损伤、误吸、刺激性结膜炎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n(%)
组别 | 例数 | VAP | 压力性损伤 | 误吸 | 刺激性结膜炎 |
研究组 | 43 | 5(11.63) | 2(4.65) | 3(6.98) | 2(4.65) |
对照组 | 43 | 15(34.88) | 8(18.60) | 10(23.26) | 10(23.26) |
χ2 | 6.515 | 4.074 | 4.440 | 6.498 | |
P | 0.011 | 0.044 | 0.035 | 0.013 |
3 讨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首先提出,其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从而改善护理效果。王卫红等[3]研究指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施行集束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陈明燕[4]报道显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发现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VAP、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总结其优势在于:集束化护理干预通过组内统一培训,组员可良好掌握集束化护理干预理论知识及护理要点,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措施,可使护理措施更符合患者实际需求,较常规护理更加注重患者心理状态,通过施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积极性及护理配合度,促进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此外,强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健康认知,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合一系列并发症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可知,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肺动脉高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及住院时间,降低VAP、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瑞玲.机械通气对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7,23(6):666-668.
[2] 郑丽华.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1):75-77.
[3] 王卫红,邱予骅,黄静铭,等.集束化护理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2):3083-3085.
[4] 陈明燕.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2):1830-1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