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德顺

河北省黄骅市中医医院,河北 黄骅 06110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效果。方法:入选样本量入组时间是2021年2月~2022年8月,一共50例,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将其以数字法分成了两组,即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分析患者的血气指标和炎症反应,记录肺功能的变化,统计其并发症数据。结果:两项血气指标(OI、SPO2)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则在观察组数据较高,组间差异大,P<0.05;炎症指标三项(CRP、II-6、IL-8)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数值均更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三项(FVC、MVV、FEV1)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则在观察组数据较高,组间差异大,P<0.05;并发症两组相比后观察组发生率更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呼吸状况及患者血气状态的改善有较高价值,可以帮助减轻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老年重症肺炎;无创呼吸机;血气指标;炎症反应;呼吸功能;并发症

正文


重症肺炎以呼吸困难、感染为主要的症状表现,是比较严重的危重症疾病,严重情况下将可能导致呼吸衰竭[1]。本病进展快,而且患者死亡率高,其救治的重点在于改善患者呼吸、减轻感染,让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自主呼吸,避免机体缺氧,同时防止病情恶化[2]。抗感染、吸氧、止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为临床针对治疗重症肺炎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也是比较常规的治疗方案,但疗效有限,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许多患者经治疗后病情仍急转直下[3]。近几年,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使用广泛,相对于药物治疗而言,它能够快速的帮助改善患者呼吸,纠正缺氧状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急救措施。为明确其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价值,文章对2021年2月~2022年8月的50例患者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样本量入组时间是2021年2月~2022年8月,一共50例,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将其以数字法分成了两组,即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男性及女性在对照组各占12例、13例,其年龄是63~87岁,均值(75.02±1.27)岁;男性及女性在观察组各占11例、14例,其年龄是62~85岁,均值(75.01±1.21)岁。统计学排除了组间一般资料差异,P>0.05,两组可对比。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确认了病情,患者家属同意研究;无药物过敏情况。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肺部创伤、器质性病变者退出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进行抗感染治疗,及时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对病症实施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选择大小适合的面罩,帮助患者合理佩戴,开通呼吸机,调整为S/T模式,呼吸频率控制在15~20次/min之间,初始时将呼吸压力控制在8~10cmH2O之间,呼气压力控制在0~4cmH2O之间。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根据其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后续吸气压力以12~22cmH2O之间维持。每天治疗四次,每次间隔2h。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需要关注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及时获取实验室结果,分析抗感染治疗效果。

两组在48h后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记录入组时和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即氧化合指数(Oxidation index,OI)、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

记录入组时和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指标,即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

记录入组时和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即用力呼气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

统计患者并发症,如肺气肿、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24.0进行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数)、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以X2t值方式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血气指标分析

两项血气指标(OI、SPO2)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则在观察组数据较高,组间差异大,P<0.05。

1:两组的血气指标统计

组别(n=25)

OI

SPO2(mmHg)

入组时

治疗后

入组时

治疗后

观察组

206.63±15.25

321.46±31.68

72.32±4.42

97.42±2.11

对照组

208.52±18.36

245.82±32.36

71.45±4.19

90.34±3.71

t

0.3959

8.3514

0.7142

8.2342

P

0.6939

0.0000

0.4785

0.0000

2.2两组的炎症指标分析

炎症指标三项(CRP、II-6、IL-8)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数值均更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的炎症指标统计

组别(n=25)

CRP(mg/L

IL-6(pg/ml)

IL-8pg/ml)

入组时

治疗后

入组时

治疗后

入组时

治疗后

观察组

21.45±3.63

4.22±1.19

112.31±6.76

56.38±7.02

45.52±2.56

14.22±2.15

对照组

20.78±3.11

7.31±1.15

111.64±6.53

64.35±6.12

45.14±2.58

22.12±3.47

t

0.7008

11.1125

0.3564

6.0149

0.5228

9.0493

P

0.4846

0.0000

0.7231

0.0000

0.0000

0.0000

2.3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分析

肺功能指标三项(FVC、MVV、FEV1)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则在观察组数据较高,组间差异大,P<0.05。

3:两组的肺功能指标

组别(n=25

FVC(L)

MVV(L/min)

FEV1(L)

入组时

治疗后

入组时

治疗后

入组时

治疗后

观察

2.08±0.23

3.31±0.13

60.09±1.74

70.33±1.07

1.58±0.51

2.81±0.12

对照

2.09±0.26

2.71±0.26

60.10±1.81

67.18±1.06

1.57±0.36

2.42±0.23

t

0.1440

10.3203

0.0199

10.4571

0.0801

7.5167

P

0.8861

0.0000

0.9842

0.0000

0.9365

0.0000

2.4两组的并发症统计

并发症两组相比后观察组发生率更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的并发症统计

组别(n=25

肺气肿

呼吸衰竭

感染性休克

合计

观察

1

0

0

1(4.00)

对照

3

1

2

6(24.00)

X2




4.1528

P




0.0416

3、讨论

重症肺炎的病情非常严重,患者可见发热、咳嗽、憋闷等症状,在临床中也比较常见,以肺泡毛细血管内膜损伤为主要的病理,可以导致通透性增强、肺水肿等,进而导致肺功能障碍[4]。肺功能障碍后引起机体通气及血流失衡,此时患者出现低氧血症[5]。重症肺炎的病因比较多样化,如肺炎支原体感染、手术治疗等。老年人机体功能本身处于衰退阶段,本身也可能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机体的抵抗力能力较差,病情突变风险大,发生重症肺炎之后,出现呼吸衰竭及器官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更高,其治疗难度也更大[6]

临床认为机械通气为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方式,该疾病以肺部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要的病症表现,而机械通气能够快速的恢复肺部通气,帮助改善缺氧症状,并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无创呼吸机则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机械通气设备,所谓无创,即为在不进行切开等有创操作下实现机械通气,安全性更高,适应症也更加广泛[7-8]。研究认为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可以促使肺部实现良好的气体交换,改善低血氧症[9]。本研究表明:两项血气指标(OI、SPO2)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则在观察组数据较高,组间差异大,P<0.05。证实了无创呼吸机对低血氧症的改善效果。

此外,不同于以往的有创机械通气需要进行器官切开等操作,使得呼吸起伏的过程中对气道造成损伤,无创呼吸机仅需要佩戴面罩,操作简单,不易引起损伤[10]。研究中,并发症两组相比后观察组发生率更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则证实了无创呼吸机的安全性,应用该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这与之“无创”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11]

在重症肺炎的进展过程中,炎症因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机体炎症反应越重,病情进展越快,造成的损伤也越大[12]。在本研究中,炎症指标三项(CRP、II-6、IL-8)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数值均更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IL-8为临床中常用的炎症因子指标,其水平越高,代表的机体炎症反应越重。入选该指标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病重程度。从研究可见,使用无创呼吸机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更轻[13]。分析其原因在于:重症肺炎炎症反应主要和感染相关,采取无创呼吸机的主要作用体现为帮助肺部通气和换气,直接减轻患者症状,虽无直接性减少炎性渗出的作用,但可以通过治疗改善机体状态,提升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从而间接性的减轻炎症反应[14]

在结果2.3中:肺功能指标三项(FVC、MVV、FEV1)入组时的组间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则在观察组数据较高,组间差异大,P<0.05。上文已经明确了无创呼吸机的主要作用,因此为研究其效果,必须从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本研究中观察组经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显著,确认了无创呼吸机对肺部通气功能的价值。

本研究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如入选病例数较小,使得研究结果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其次,老年患者可能患有一种或是多种基础性疾病,而本研究未研究基础性疾病是否对治疗结果存在影响。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肺炎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减轻炎症反应,并且预后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丽.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A]. 榆林市医学会.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C].榆林市医学会:榆林市医学会,2023:399-402.

[2]管宝欢.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0):137-139.

[3]徐晓珍,王兵,杨珵璨,徐蓓,潘璐璐,顾芬. 肥胖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减重代谢术后使用无创呼吸机制约因素研究[A].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五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下)[C].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431.

[4]胡虎. 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探讨[A]. 南京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四)[C].南京康复医学会:南京康复医学会,2022:328-331.

[5]崔彩云,魏桂莲,郭尚德.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用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0):82-84.

[6]张红梅. 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24):131-132.

[7]吴越. 无创呼吸机用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体会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20):122-123.

[8]崔硕.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对通气的价值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8):142-143.

[9]董翠红. 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7):104-105.

[10]殷婷.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6):78-79.

[11]聂森. 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3):38-40.

[12]张倩,张俊杰. 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2):2547-2549.

[13]刘经尚,陆苗.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7):16-17.

[14]区思毅.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对通气的价值研究[J]. International Infection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2020,9(01):30-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