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管理服务降低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效果观察
摘要
关键词
药学管理服务;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服务质量;用药满意度
正文
门诊药房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全院门诊、住院患者药物的调配以及用药咨询服务工作[1]。近年来,由于医院患者的数量较多,同时药房内药品种类不仅多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2]。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不仅仅会增加门诊药房的工作量,同时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发生也不断提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性[3]。药物治疗是目前阶段临床中,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并且是最主要手段,而门诊药房内的用药安全及临床服务质量,对于患者疾病的恢复起到决定性作用[4]。通过对其加强药学管理服务,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风险,更好的保证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5-6]。因此,最后选取我院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期间的600张门诊药房处方单,对其开展药学管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期间的600张门诊药房处方单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00张处方单,对照组处方单中,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140例,年龄范围为20-86岁,平均年龄为(54.32±10.24)岁,疾病类型,其中,脑血管疾病105例、胃肠道疾病100例、心血管疾病95例;研究组处方单中,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50例,年龄范围为21-87岁,平均年龄为(54.64±10.56)岁,疾病类型,其中,脑血管疾病98例、胃肠道疾病102例、心血管疾病98例,将上述两组门诊药房处方单内涉及的患者,其临床基本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了解,并实施对比分析,显示(P>0.05),具有对比性。
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2)两组患者意识状态良好,并具备正常的交流沟通能力;(3)两组患者均知晓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心、肝、肾等其它实质性器官严重损伤或者功能异常的患者;(2)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碍的患者;(3)存在传染性疾病的患者;(4)存在认知障碍或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5)研究中途退出或者不愿加入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患者在拿到医生开具的处方单到我院门诊药房进行拿药后,药房内的医护人员要按照相应的制度标准和流程,对患者完成相应的药物管理及发放,同时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情况,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采取药学管理服务:具体操作流程包括,(1)成立相关药学管理服务小组:小组主要包括医务科、药剂科及门诊药房的医护人员等共同组成,其中,由1名优秀的药师担任小组组长,首先,需要对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根据目前门诊药房的管理现状,对其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进行完善和修订,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及安全用药。(2)通过门诊药房护理服务现状,调查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临床医师、药剂师以及患者分别进行发放,并对其进行填写,进而了解和调查患者用药期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随后,根据调查结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召开会议,对其问题进行多方位探讨,并制定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3)健全并完善药房管理制度:门诊药房内的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同时,对于所有药物的采购和出入库情况要严格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对于一些精神类药物以及麻醉药物更是要加强管理,对于各科室到药房内的取药情况,对其药物的名称、数量等等要及时并准确记录,并认真核对,而临床医护人员、药房医护人员以及药房管理者,三者要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确保用药前后,所采取药物名称及数量的一致性;此外,药剂师,对于各个科室内的用药情况也要及时统计和了解,对于大量用药、不合理用药或者滥用药物等一些不良用药行为要严格审查,并及时汇报。(4)实现医药分离:其内容,主要是对医疗和用药,通过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形式对其实行,对于医院内以药品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这种情况进行必要整改。(5) 加强药师审核与监督:对于门诊药房内的药师,需要确保其资质和水平,同时对其专业能力也要进行必要的审核和监督,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服务。同时,药师需要对药房内的所有药品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这样在开展工作中,能够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且为其提供正确的用药咨询服务,进而发挥出药学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主要包含七个指标,并对其发生率进行评估。
对比两组药房服务质量:其中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沟通交流、协调能力、责任心等方面,每项评分标准均为0-100 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其服务质量越佳。
对比两组用药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进行评定,将其按照0-100分的评分标准为依据对其评分,非常满意的分值在9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的分值在75-89分(包含75分);不满意的分值在75分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在进行研究数据分析时,需要选用计算机软件SPSS21.0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卡方检验中,结果通常以(%)形式表达,t检验中,结果通常以()形式表达,此外,P值如若低于0.05,则代表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分析对比
研究组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分析对比(%)
组别 | 对照组 | 研究组 | X2 | P |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 6(2.00) | 1(0.33) | 3.6136 | 0.0573 |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 7(2.33) | 2(0.67) | 2.8201 | 0.0930 |
适应证不适宜的 | 5(1.67) | 1(0.33) | 2.6936 | 0.1007 |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 12(4.00) | 2(0.67) | 7.3135 | 0.0068 |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 8(2.67) | 1(0.33) | 5.5274 | 0.0187 |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 6(2.00) | 0(0.00) | 6.0606 | 0.0138 |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 5(1.67) | 0(0.00) | 5.0420 | 0.0247 |
总发生率 | 49(16.33) | 7(2.33) | 34.7426 | P<0.05 |
2.2 两组药房服务质量分析对比
研究组药房服务质量,其中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沟通交流、协调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药房服务质量分析对比(分)
组别 | 健康教育 | 沟通交流 | 协调能力 | 责任心 |
对照组(n=300) | 89.36±5.87 | 89.25±5.75 | 91.12±4.87 | 88.33±5.81 |
研究组(n=300) | 91.14±3.58 | 91.04±3.84 | 93.98±2.77 | 92.64±3.56 |
t | 4.4840 | 4.4839 | 8.8416 | 10.9556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3 两组用药满意度分析对比
研究组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满意度分析对比(%)
组别 | 非常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 |
对照组(n=300) | 150(50.00) | 127(42.33) | 23(7.67) | 277(92.33) |
研究组(n=300) | 213(71.00) | 83(27.67) | 4(1.33) | 296(98.67) |
X2 | - | - | - | 14.0004 |
P | - | - | - | 0.0001 |
3 讨论
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服务的主要窗口,也是现阶段临床中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服务效率和质量,对于患者的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7]。门诊药房的服务原则在于,为患者提供准确、合理并且安全的药物,同时也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咨询服务,指导患者正确用药[8]。目前,药物治疗是人们对抗疾病,保障身体健康的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方式,随着医院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门诊药房内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较重[9]。再加上临床药物种类数量的增多,其每种药物的剂量、规格等等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各类药物差错事件的发生也难以避免[10]。有研究资料表明,医院滥用药物、重复用药等等不合理用药行为的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会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将患者的健康安全置之不理,与此同时,对于临床医疗资源也造成一定浪费,进而引发医疗纠纷,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形象也造成严重不利影响[11-12]。所以,在现阶段,对于门诊药房,加强药学管理服务尤为重要,能够有效降低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用药服务[13]。在药学管理服务中,通过对目前门诊药房用药现状展开全面分析和调查,并向患者、临床医师、药剂师等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对药师审核与监督等等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能够使其明确自身责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做好药物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合理用药[14]。
研究组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其中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适应证不适宜的以及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等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药房服务质量,其中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沟通交流、协调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P<0.05)。
综上所述,药学管理服务的实施,能够明显降低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提升药房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用药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欢.药师参与门诊药房处方管理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7):181-184.
[2]廖晗,赖异彩,熊锋.药学管理服务对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7):176-178.
[3]朱建君,黄子敏,郑龙创.基于PDCA循环质控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在患者用药安全及处方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13):1724-1727.
[4]刘萍,刘伟杰,李艳文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09):167-170.
[5]沈红燕.药学管理服务改善临床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4):138-140.
[6]任真.双人核对模式联合精细化模式、强化管理在门诊药房药品调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退药情况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9):152-154.
[7]王云凤.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药房的效果及对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767-1768.
[8]董杰,修青永,马文军等.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及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20,42(20):3173-3176.
[9]袁川.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我院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积极性及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4):130.
[10]王红英.药学管理服务降低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17(11):31-32.
[11]杜汝琼.“品管圈”活动在提升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作用研究[J].北方药学,2019,16(09):146-147.
[12]吴玉秀.门诊药房药事管理精益化对优化药房工作流程及降低药患纠纷率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9,17(08):50-51.
[13]蒋志青.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药房的工作进行管理对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5):78-79.
[14]叶炳顺.加强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管理对服务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03):294-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