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病人应用运动康复护理模式的意义评估
摘要
关键词
运动康复护理;慢性心衰;
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集慢性心衰病例82例开展研究,时间2020年7月- 2020年10月。遵循随机、平均、自愿原则,分组,组别分别是参照组、运动康复护理组。参照组中,病例共41例,男、女性分别是18例和23例,年龄分布区间:54岁到79岁,平均(67.22±7.08)岁。运动康复护理组中,病例共41例,男、女性分别是19例和22例,年龄分布区间:52岁到80岁,平均(67.15±7.11)岁。
1.2方法
参照组(41例)的护理方案:普通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41例)的护理方案:运动康复护理方案。(1)健康教育护理。护理人员以一对一模式,与病人主动进行沟通,强调运动康复护理模式的优点,对心功能改善的意义,让病人重视自身健康,意识到对待病情的运动康复护理,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情绪,在进行运动康复护理期间,持续性给予患者安慰、鼓励,让患者能够凭毅力始终配合运动康复护理,以确保康复效果。(3)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协助患者开展床上被动运动、各个关节的主被动康复训练,待患者能够下床后,开展站立行走训练,训练频率一般是4次/d,应循序渐进。鼓励患者逐步进行梳头、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训练。
1.3观察指标
(1)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优良率。评价指标优: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至Ⅰ级;良:纽约心功能分级由Ⅳ改善至Ⅱ级或由Ⅳ级改善至Ⅲ级;差:纽约心功能分级未改善。
(2)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统计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若评分90分~119分,则认为显效;若评分70分~89分,则认为有效;若评分0分~69分,则认为无效。
1.4数据分析
软件:SPSS 22.0;计量资料表现形式:均数±标准差(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行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优良率
对比参照组、运动康复护理组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优良率来看,运动康复护理组95.12%相对参照组78.05%而言更高(P<0.05)。见表1。
表1探寻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优良率
分组 | 病人 (例) | 优 (例/%) | 良 (例/%) | 差 (例/%) | 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优良率 (例/%)
|
参照组 | 41 | 22/53.66 | 10/24.39 | 9/21.95 | 32/78.05 |
运动康复护理组 | 41 | 27/65.85 | 12/29.27 | 2/4.88 | 39/95.12 |
X2值 | 5.1447 | ||||
P值 | 0.0233 |
2.2 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
对比参照组、运动康复护理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来看,运动康复护理组92.68%相对参照组73.17%而言更高(P<0.05)。见表2。
表2探寻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
分组 | 病人 (例) | 显效 (例/%) | 有效 (例/%) | 无效 (例/%) | 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 (例/%) |
参照组 | 41 | 22/53.66 | 8/19.51 | 11/26.83 | 30/73.17 |
运动康复护理组 | 41 | 28/68.29 | 10/24.39 | 3/7.32 | 38/92.68 |
X2值 | 5.5126 | ||||
P值 | 0.0189 |
3.讨论
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护理质量高的新型护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护理,着重对病人认知情况进行干预,让患者意识到自身健康,了解、并认同运动康复护理的优点,从而打消顾虑,积极配合运动康复护理[4];另一方面,通过心理护理,确保患者在参与运动康复护理过程中,始终得到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关怀,有充足的信心;其三,通过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功能进行锻炼,促使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运动康复护理的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优良率、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p<0.05),证明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慢性心衰病人接受运动康复护理后的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优良率更高,生活质量获得更好地改善。
参考文献:
[1]饶静. 探讨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J]. 健康必读, 2018, 000(008):108-1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