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热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分析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雷虹

通化市中心医院 吉林通化 134001

摘要

目的:深部热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入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干预,观察组在化疗干预基础上联合深部热疗,对比患者治疗结果。 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对照组综合有效28例(77.78%),观察组综合有效34例(94.44%)观察组综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41.67%),观察组不良反应6例(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干预前,两组对象炎性因子指标、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方式可以提升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综合疗效较好,炎性因子显著降低,可推广。


关键词

深部热疗;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正文

肺癌属于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肿瘤疾病,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刺激较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疾病最为常见的一种,对于不满足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化疗是抑制癌细胞进一步扩散的理想治疗途径。化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毒副作用较大的化疗药物,可导致集体毒副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增加[ 1 ]热疗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这种治疗方式是通过加热肿瘤组织的温度,通过热杀伤效应来改善肿瘤的微循环,达到较好的治疗结果[ 2 ]现如今深部热疗和化疗方式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较好,联合治疗下患者的肿瘤改善结果较为理想,现针对联合治疗方式的优点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疗效,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7-20237月收入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6例,男性18例,年龄为52-68岁,平均年龄为(60.97±2.29)岁,女性18例,年龄为53-73岁,平均年龄为(62.10±1.96)岁。观察组36例,男性19例,年龄为55-71岁,平均年龄为(63.76±1.59)岁,女性17例,年龄为55-72岁,平均年龄为(64.43±1.69)岁。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单纯放疗治疗,患者接受放射治疗 + 2 周期同步化疗 + 2 周期序贯化疗治疗,放疗剂为60 70 Gy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热疗治疗,选择射频深部热疗技术,两周一次。设置温度控制在 39℃ ~ 41℃ ,每次持续治疗时间在30min以上。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患者经过治疗期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改善情况[ 3-6 ]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为[ 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s),予以t检验。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本信息对比见表1

 1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本信息对比[n%]

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年龄

60

2363.89

2261.11

0.0593

0.8077

60

1336.11

1438.89

0.0593

0.8077

基础病程

1月以内

1233.33

1027.78

0.2618

0.6089

1-3

1850.00

1952.78

0.0556

0.8136

大于3

616.67

719.44

0.0939

0.7593

伴随症状

浮肿

2363.89

2158.33

0.2338

0.6287

痰血

2569.44

2466.67

0.0639

0.8005

低热

2261.11

2363.89

0.0593

0.8077

疲乏

2363.89

2569.44

0.2500

0.6171

其他

38.33

25.56

0.2149

0.6429

BMI

18Kg/

616.67

925.00

0.7579

0.3840

18-24Kg/

2775.00

2569.44

0.2769

0.5987

24Kg/

38.33

25.56

0.2149

0.6429

合并慢性疾病

1233.33

1027.78

0.2618

0.6089

2466.67

2672.22

0.2618

0.6089

 2.2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对比见表2

 2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对比[n%]

小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综合有效

对照组

36

1438.89

1438.89

822.22

2877.78

观察组

36

2261.11

1233.33

25.56

3494.44

X2

-

3.5556

0.2408

4.1806

4.1806

p

-

0.0593

0.6236

0.0409

0.0409

2.3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见表3

 3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小组

例数

骨髓抑制

放射性肺炎

皮疹

贫血

其他

不良反应

对照组

36

38.33

513.89

38.33

38.33

12.78

1541.67

观察组

36

12.78

38.33

12.78

38.33

25.56

1027.78

X2

-

1.0588

0.5625

1.0588

0.0000

0.3478

1.5319

p

-

0.3035

0.4533

0.3035

1.0000

0.5553

0.2158

2.4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F-36 指标对比见表4

 4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F-36 指标对比±s)

小组

例数

生理机能(分)

精神状态(分)

躯体疼痛(分)

情感功能(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6

64.09±6.17

69.18±5.85

64.33±6.99

68.95±6.02

64.14±7.10

69.10±5.57

64.31±6.79

69.17±5.94

观察组

36

64.49±5.92

72.23±6.42

64.05±7.00

73.68±6.09

64.53±6.65

74.98±5.83

64.45±6.07

73.37±6.16

t

-

0.2807

2.1069

0.1698

3.3142

0.2405

4.3755

0.0922

2.9448

p

-

0.7798

0.0387

0.8657

0.0015

0.8106

0.0001

0.9268

0.0044

2.5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见表5

 5  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小组

例数

hs-CRPmg/L

PCTng/L)

IL-6pg/mL

TNF-α(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6

14.85±1.43

11.84±0.98

4.95±0.56

2.97±0.29

160.35±15.28

140.48±13.94

5.94±0.58

2.97±0.28

观察组

36

14.72±1.42

10.91±1.10

4.90±0.55

2.68±0.24

160.20±18.08

132.69±13.82

5.89±0.65

2.78±0.29

t

-

0.3870

3.7876

0.3822

4.6224

0.0380

2.3811

0.3444

2.8280

p

-

0.6999

0.0003

0.7035

0.0001

0.9698

0.0200

0.7316

0.0061

3.讨论

现如今我国的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国内针对肿瘤患者的治疗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属于一种原发性的恶性肿瘤疾病,这种疾病和原发病灶的位置以及肿瘤转移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疾病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支气管腺体以及肺泡上皮的肺恶性肿瘤疾病。按照疾病的病理性表现,疾病可以分为腺癌、腺鳞癌、肉瘤眼癌等表现。患者发病因和自身的吸烟史、居住环境、家族遗传、职业因素、营养状况有相关性。患者的初期病症不典型,因此一些患者没有重视疾病,后期病症恶化,出现了呼吸困难、咯血或者是痰血、发热等问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症,对患者身心危害较大。临床建议患者接受及时的治疗,尽快诊断患者疾病,对患者予以及时的治疗。对于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可以接受化疗的方式进一步稳定患者体征,预防癌细胞的进一步恶化。同步放疗方式是应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治疗方式[ 7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灭杀患者的癌细胞组织,同时改善患者的癌症病变。而热疗也是继化疗、放,放疗以及生物治疗后肿瘤疾病治疗的热点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提升肿瘤组织温度的方式,利用热杀伤效应来发挥抗肿瘤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肿瘤微循环疾病的改善,可以改善患者的组织氧分压问题,全面强化放疗效果。而热疗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方式,结合现代化的诊疗技术实现热疗技术、设备更新,进而为患者输出理想的治疗结果[ 8 ]

从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来看,热疗联合化疗的方式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病症,可以增加患者的放疗治疗效果,同时减低高剂量对患者诱发的不良反应。热疗技术考虑到了肺癌患者的体征需求,通过调整科学的反射量,做好安全管理,进而达到较好的治疗结果。目前针对热疗治疗的研究也较多,其中深部组织射频热疗治疗方式可以全面改善局部病症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肺部以及纵膈、淋巴组织的治疗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病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9 ]。从治疗的可行性和针对性来看,热疗联合化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这是因为肿瘤属于富含血管的组织,通过加热治疗方式可以提升化疗的局部浓度,增强化疗效果。此外血液循环家属治疗方式也能够为患者的机体带来更多的富含氧的细胞,增加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的活性,减少对机体的病症刺激。而从不良反应来看,热疗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机体刺激较小,可以通过控制温度、范围等开展较为灵活的治疗方式,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也较高[ 10-11 ]

本文针对收入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通过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促进患者的肿瘤缩小,灭杀,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整体疗效较好。本文研究表示患者接受联合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化疗联合热疗方式对比单一使用化疗方式的不良反应没有增加,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有一定的减低。综上所述,热疗联合化疗方式可以提升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炎性因子减低,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苏甲林,赵参军,杨建刚,张辉,郑瑾.深部热疗联合化疗在晚期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05):730-734.

[2]张伟,王捷忠,张惠珊,郑步宏,李建成,吴淑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疗效研究[J].吉林医学,2018,39(09):1744-1746.

[3]田春艳,郑元回,吴建明,彭仁,庄晓静,许丰铭,余铭,陈彬彬.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24):45-46.

[4]张焕明,倪栋梅,蔡守兵,植同玲.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2):40-41.

[5]贺志仁,古伟光,胡建新.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5):530-532.

[6]梁煜,梁卓林,王匀,吴文强,张翔,叶青华.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高频深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内科,2016,11(05):725-726+786.

[7]李立丰.深部热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88-89.

[8]霍俊杰.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化疗联合深部热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05):37-40.

[9]任革,蓝希琼,田华琴.深部热疗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3):152-154.

[10]王艳丽,马少林,高英杰.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304-305.

[11]杨孟祥,赵军,王彦文.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02):132-1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