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和心理保健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心理保健;性激素;Kupperman指标
正文
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是指在女性达到绝经期之前和之后,由于性激素水平的降低所导致的一连串身心疾病,此疾病会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1]。因此,必须立即进行针对性治疗。MPS的主要症状包括月经失调、情绪低落、紧张、异常的子宫出血、骨质疏松、体重指数上升和体脂分布的改变等,若未进行相应的治疗,可能会提高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的风险。根据研究发现处在绝经阶段的女性很可能会有一些精神问题,比如紧张、沮丧的感觉,还容易发火和变得过分急躁,此问题的出现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2]。因此,为MPS女性实施激素的补充治疗和心理保健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协助患者克服这些负面的精神状态,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沮丧、发感情况,也能够帮助患者的脂肪含量和骨骼数量回归正常,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04月-2023年04月到本院接受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30例,每组15例。对照组年龄41-58岁,平均(49.62±5.13)岁,病程6~32个月,平均 (24.73±2.86) 月;观察组年龄43-60岁,平均(51.37±5.13)岁,病程5~33个月,平均 (24.79±2.87) 月,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雌孕激素的序贯疗法,对患者进行芬吗通药物(生产商:AbbottBiologicalsB.V.荷兰,批准号码:H20110208,规格:10mg/片)口服用药。使用方法和剂量:1片(白色的雌二醇)/天,14天之后再开始服用1片(灰色雌二醇和地屈孕朝)/天,继续14天,当白色和灰色片剂均服用完成为一个疗程,需要进行3个疗程用药。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辅以心理保健,详细包括:
(1)团队构建。由妇产科内分泌专家与精神病学专家联合构建一个心理援助团队,对患者实施高效的心理保健与治疗,每个星期一次,每次60分钟。
(2)心理疏导。需要倾听患者的抱怨,帮助患者释放自身存在的压力、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然后,精神病学专家会根据消极情绪提供专门的指导。妇科内分泌专家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详细阐述女性在绝经期的相关知识。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素养和理解力,尽可能使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来阐述,并可以利用图像、短视频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全面掌握自己的变化,并形成积极的应对态度。
(3)家庭支持。强烈建议家人每次都能陪伴患者就医,并且让患者学习有关MPS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尽量减少运用言语或其他行为的刺激患者。
(4)调整饮食和运动。适当的饮食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和代谢能力,因此,对于处于绝经期的女性来说,更应该遵循适当的饮食原则,主张以清淡、营养丰富、全面为主,避免摄入油腻食物、刺激食物、高脂、食物高糖食物、高盐食物等。由营养师进行体脂的分析评估,并定期提供饮食指导。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人体分泌多巴胺,能够有效地缓解消极情绪。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为患者设计出合适且多元化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更年期保健操的练习,每次的运动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来决定,大约30分钟。如果运动强度过低,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运动强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肌肉拉伤等不良反应。为了保证运动的效果,提高运动的乐趣,还可以建立微信群进行打卡。
(5)正念训练。每周心理咨询师会引导患者进行一次集体的正念训练,可以提升患者积极情绪,保持情绪的平稳,并且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功能。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使用放射免疫技术来评估患者的血液中的性激素含量;Kupperman测验的得分量表评定患者的绝经期综合症状,得分<6分代表健康状态,得分<15分代表病症较轻,15~30分代表病症较严重,超过30分则意味着病症严重。对于所有的生理参数的改动测定,关注测定骨密度、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采集早餐前静脉血液进行血脂测定,并使用骨密度测量仪对股骨颈的密度进行测量。
1.4数据处理
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疗护后,观察组LH、FSH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E2/(pg·mL−1) | FSH/(IU·L−1) | LH/(IU·L−1) | |
疗护前 | 对照组 | 15 | 18.53±1.25 | 22.56±2.65 | 25.21±3.74 |
观察组 | 15 | 18.55±1.24 | 22.52±2.63 | 25.19±3.75 | |
t | 0.044 | 0.041 | 0.015 | ||
P | 0.965 | 0.967 | 0.988 | ||
疗护后
| 对照组 | 15 | 32.64±2.75 | 19.31±3.60 | 20.25±2.34 |
观察组 | 15 | 46.44±4.22 | 15.35±2.22 | 17.21±2.14 | |
t | 10.611 | 3.626 | 3.713 | ||
P | 0.000 | 0.001 | 0.001 |
2.2两组生物指标比较
疗护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物指标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骨密度(g/cm2) | 胆固醇(mmol/L) | 三酰甘油(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 |
疗护前 | 对照组 | 15 | 0.86±0.35 | 6.08±0.31 | 1.43±0.32 | 1.67±0.41 |
观察组 | 15 | 0.85±0.32 | 6.09±0.33 | 1.46±0.34 | 1.69±0.42 | |
t | 0.082 | 0.086 | 0.249 | 0.132 | ||
P | 0.935 | 0.932 | 0.805 | 0.896 | ||
疗护后
| 对照组 | 15 | 0.88±0.18 | 5.45±0.82 | 1.35±0.38 | 1.69±0.34 |
观察组 | 15 | 1.05±0.19 | 4.08±0.27 | 1.06±0.23 | 1.23±0.33 | |
t | 2.516 | 6.146 | 2.529 | 3.760 | ||
P | 0.018 | 0.000 | 0.017 | 0.001 |
2.3两组Kupperman指标比较
疗护后,观察组Kupperman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Kupperman指标对比(`x±s;分)
时间 | 组别 | 例数 | 潮热汗出 | 感觉异常 | 失眠 | 焦躁 | 抑郁 | 头晕 | 疲乏 | 肌肉疼痛 | 关节疼痛 | 头疼 | 心慌 | 心悸 | 皮肤蚁走感 | Kupperman总分 |
干预前 | 对照组 | 15 | 5.99±2.35 | 2.38±0.31 | 4.89±1.32 | 4.79±1.41 | 1.28±0.27 | 1.23±0.20 | 2.53±0.23 | 1.28±0.41 | 1.94±0.11 | 1.22±0.23 | 1.83±0.25 | 1.37±0.25 | 1.67±0.39 | 1.53±0.12 |
观察组 | 15 | 6.06±2.42 | 2.42±0.33 | 4.96±1.34 | 4.82±1.42 | 1.33±0.19 | 1.29±0.18 | 2.59±0.15 | 1.31±0.42 | 1.96±0.11 | 1.20±0.22 | 1.85±0.24 | 1.40±0.26 | 1.69±0.41 | 1.56±0.14 | |
t | 0.080 | 0.342 | 0.144 | 0.058 | 0.587 | 0.864 | 0.846 | 0.198 | 0.498 | 0.243 | 0.224 | 0.322 | 0.137 | 0.630 | ||
P | 0.937 | 0.735 | 0.886 | 0.954 | 0.562 | 0.395 | 0.405 | 0.845 | 0.622 | 0.809 | 0.825 | 0.750 | 0.892 | 0.534 | ||
干预后 | 对照组 | 15 | 5.22±0.18 | 1.45±0.52 | 3.05±0.38 | 2.79±1.04 | 0.97±0.27 | 0.86±0.31 | 1.55±0.29 | 0.98±0.15 | 1.35±0.52 | 0.94±0.18 | 1.26±0.23 | 0.74±0.12 | 1.08±0.03 | 1.28±0.04 |
观察组 | 15 | 3.05±0.39 | 1.08±0.27 | 1.06±0.23 | 1.33±0.33 | 0.44±0.03 | 0.50±0.03 | 1.02±0.24 | 0.53±0.09 | 0.92±0.12 | 0.67±0.14 | 0.86±0.02 | 0.45±0.19 | 0.66±0.18 | 0.67±0.18 | |
t | 19.566 | 2.446 | 17.351 | 5.182 | 7.556 | 4.477 | 5.453 | 9.963 | 3.121 | 4.586 | 6.710 | 4.998 | 8.914 | 12.813 | ||
P | 0.000 | 0.021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4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讨论
围绝经期为40岁或更高年纪的女性在一年内最后一次月经期开始,这个时期是女性都要度过的生理阶段,也被视为女性由育龄期到绝经期转变的总称[3]。围绝经期为女性在生命中的关键转折点,一旦女性步入绝经期,身体的机能会迅速衰退。由于每个人的代谢能力不同,因此在这个阶段的临床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这些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来说,有效地进行干预以平稳地过渡到绝经期,无论是从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还是家庭关系的角度来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在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心血管疾病成为疾病引起的首要威胁,这主要归咎于患者在更年期结束时,胆固醇含量的上升。胆固醇含量的提高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研究表明,适度的雌激素补充能够有效地改善绝经期女性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绝经阶段,女性的骨骼新陈代谢可能出现问题,这可能会对患者的骨骼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引起骨骼数量的急剧减少,这将极大地提升这个阶段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同样,由于这个阶段的女性雌激素的分泌减少,进一步削弱了患者身体内的骨基质的生成,从而对患者的骨密度和骨量产生负面效应[5]。此次研究中,将雌孕激素的连贯疗法+心理保健方式运用在观察组患者中,发现患者在接受12周的持续治疗之后,患者的血清性激素、血脂和骨密度都有所提高。此外,Kupperman测评的数据也揭示出,观察组的患者在绝经前的所有临床问题,包括焦虑和抑郁的程度等都有所减轻。显然,通过心理保健和激素治疗的干预,可以有效地提升围绝经期女性的激素水平,进而改善其代谢失调的状况。对于负面情绪,可以进行正向的引导,并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合理的生活和饮食计划,有效地缓解了其他不适症状。通过团体正念练习,患者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并且提升身体各项功能[6]。
综上,处于绝经期的女性的全面身体功能正逐渐衰退,这个时间点女性的精神和身体健康也将遭遇重大打击。通过在正常的激素补给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保健干预,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问题,并且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中的激素含量、血脂含量以及骨骼密度,优化病症指标,建议运用。
参考文献:
[1]袁薇婷,周萍,李靖.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心理干预和激素补充治疗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2,17(05):89-91.
[2]孙星,王燕,郗轶楠,张娜,翟琪,郭淑红,洪宇,佟玉静.激素替代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1,30(09):74-76.
[3]孟海霞,张娟,史妍红.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疗效[J].心理月刊,2021,16(22):78-80.
[4]江殷,贺懿欣.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评价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1,19(04):106-107.
[5]张丽丽,黄美环,陈敏.运动放松疗法联合激素补充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和骨密度变化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08):1906-1909.
[6]欧静虹,林珊雯.护理干预对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9):90-91.
作者简介:杨兰芳,(1979,8-),女,汉族,甘肃甘谷人, 妇产科主治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 妇产科疾病及妇女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