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干预在脑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刘艳萍

于都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342300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在脑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全面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60例,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21.01-2022.12,所有患者均为脑肿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例数为30,常规护理)、观察组(例数为30、全面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并发症)分析。结果:在并发症项目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状态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降低趋势,且实际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在睡眠质量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因其优势明显在临床中广泛使用,通过科学合理实施后脑肿瘤患者并发症减少、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升高,且对护理工作比较满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关键词

并发症;脑肿瘤;护理满意度;全面护理;睡眠质量;应用价值

正文


在临床中,脑肿瘤主要是指发生在颅脑部的肿瘤,主要包括:脑组织、脑膜、脑神经等组织的肿瘤。脑肿瘤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发病机制不够明确,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及化学因素等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1]。患者的肿瘤类型、肿瘤部位及大小等和患者预后具有很大的相关性[2]。在发病后,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恶心、头痛、呕吐等症状,且伴随有脑功能抑制症状和局灶症状,主要包括:偏瘫、视力减退、癫痫发作等[3]。患者在发现不明原因的症状后需及时就诊,在明确诊断后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期间,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可减轻症状,并解除压迫[4]。需要注意的是,开展颅内手术方式具有一定创伤性,且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性较高。因此,需提高其重视程度,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脑肿瘤术后护理工作,常规护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予以患者全面护理方式,做好并发症防治工作的同时加强患者生理、心理护理,全面提升其预后效果,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选取脑肿瘤患者(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21.01-2022.12)分析,观察全面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取脑肿瘤患者分析,本次研究一共选择60例,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21.01-2022.12。其中,观察组30例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18:12,年龄所在主要范围下限值、上限值为52岁、68岁,平均(60.41±3.21)岁。病程时间下限值、上限值所在主要范围分别为1个月、9个月,平均值经计算范围(5.03±0.36)个月。对照组30例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17:13,年龄所在主要范围下限值、上限值为54岁、66岁,平均(60.62±3.16)岁。病程时间下限值、上限值所在主要范围分别为2个月、8个月,平均值经计算范围(5.04±0.29)个月。两组自然信息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根据脑肿瘤相关标准展开基础护理。术前指导其做好术前准备,开展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顺畅。术中监测其各项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术后科学指导饮食、指导其保持头高脚低位,并观察血氧浓度、呼吸状况及脉搏等。

观察组全面护理,(1)实施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加强宣教,告知病区管理情况和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告知治愈案例,促使其积极面对治疗。对于脑肿瘤患者及家属提出问题,耐心细致回答,增强其信赖感。(2)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受到疾病影响精神负担比较重,且存在负面情绪,比如:绝望、恐惧等,需对其心理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明确且不良情绪类型及缘由,予以针对性疏导,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促使其做好心理准备。(3)实施癫痫预防护理:在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期间需准备好抢救工具,比如:舌钳、压舌板及开口器等。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癫痫症状,护理人员将呼吸道异物及时清除,保持呼吸顺畅,并使用抗癫痫药物,采取静脉推注的方式缓解其病情。(4)实施脑水肿预防护理:评估其脑水肿发病风险,注意观察抽搐、呕吐及意识等,并注意脑室引流液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及时处理脑水肿高危症状。(5)实施无菌操作:在护理操作期间遵从无菌原则,并进行室内消毒,控制探视人数及次数,避免出现感染现象。监测患者体温,明确感染情况。(6)实施导尿管护理:每天及时擦拭其会阴部,及时更换尿管。利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尿管周围,避免出现感染现象。除此之外,观察患者瞳孔情况,使用CT检查且出血情况,并实施针对性处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5]②两组并发症对比。③两组生活质量对比[6]④两组心理状态对比[7]⑤两组睡眠质量对比[8]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1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估值对比[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30

11(36.67)

12(40.00)

7(23.33)

23(76.67)

观察组(n=30

15(50.00)

14(46.67)

1(3.33)

29(96.67)

----

----

----

5.192

P

----

----

----

0.022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两组并发症评估值对比[n/(%)]

组别

感染

颅内血肿

脑水肿

发生率%

对照组(n=30

2(6.67)

3(10.00)

1(3.33)

6(20.00)

观察组(n=30

1(3.33)

0(0.00)

0(0.00)

1(3.33)

----

----

----

4.043

P

----

----

----

0.044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3两组生活质量测评值对比

组别

社会关系(分)

精神状态(分)

躯体功能(分)

生理功能(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0

40.98±6.21

49.05±6.27

45.25±3.41

51.33±5.32

46.71±3.98

52.31±4.67

40.33±2.78

48.44±3.62

观察组(n=30

40.68±6.19

60.12±4.78

45.18±3.39

62.41±3.55

47.02±4.02

65.54±2.85

40.29±2.81

69.75±4.02

t

0.187

7.690

0.079

9.488

0.300

13.245

0.055

21.576

P

0.852

0.000

0.936

0.000

0.765

0.000

0.956

0.000

2.4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4: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组别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0

63.42±5.28

58.98±4.26

68.61±3.95

59.24±5.44

观察组(n=30

63.21±5.52

53.52±2.05

68.58±3.94

53.76±2.24

t

0.150

6.325

0.029

5.101

P

0.880

0.000

0.976

0.000

2.5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5:两组睡眠质量对比()

组别

睡眠深度(分)

入睡时间(分)

觉醒次数(分)

觉醒时间比例(分)

整体睡眠质量(分)

对照组(n=30

15.21±2.22

15.24±2.06

16.21±1.11

15.24±2.10

14.38±1.56

观察组(n=30

10.02±1.52

10.13±1.54

11.05±1.36

10.48±1.24

10.36±1.34

t

10.565

10.882

16.099

10.690

10.70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对于脑肿瘤患者而言,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患病率升高的同时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脑肿瘤在颅内膨胀浸润性生长,挤压患者脑组织后会导致颅内高压,严重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9]。在治疗期间,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同时配合使用全面护理干预,在诸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患者并发症减少,且脑损伤有所降低[10]。实施全面护理方式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满足患者手术需求,对其疗效提升、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11]

研究发现,在并发症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降低趋势,且实际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明确护理重点内容,比如:避免颅内高压、预防术区出血等。护理人员加强全面护理,术后有效供氧,保持有效通气,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保证手术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12-13]。在护理满意度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采取全面护理方式可促使患者脑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升高。护理人员注意患者负向心理反应,避免患者颅内压升高。同时合理使用安定类药物,积极控制患者不良情绪,预防并控制癫痫,增强患者护理体验,从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14]。在心理状态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降低趋势,且实际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在实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采取全面护理,提高对心理疏导的重视程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全面评估其身心状态,和患者主动沟通,及时减少其不良情绪,有助于降低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在生活质量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全面护理方式,高度重视患者颅内出血,并开展全面细致检查,动态评估其病情,充分了解疾病特点予以对症处理和相应护理,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社会关系,对其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睡眠质量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全面护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全面系统的护理,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做好压疮护理及发热护理等,减少患者对病情的担心,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护理人员通过全面护理,注意观察其身体异常情况,开展功能性运动锻炼,同时指导其科学饮食,加速患者病症康复,有助于提高其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护理,并发症防治是关键内容,评估患者感染、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等并发症风险,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处置方法,促使其获得良好预后。护理人员准确把握患者术后护理特点,保证护理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随着全面护理的有效实施具有明显优势,患者并发症减少,睡眠质量和护理质量提升,且满意度升高,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瑞芳,范艳竹,黄娜,等.舒适护理模式在颅脑肿瘤术后腰大池持续引流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2,36(10):1874-1876.

[2] 狄恒丹.叙事护理对改善脑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2,21(2):31-33.

[3] 谢丽丽,王静静,王梅,等.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脑肿瘤患儿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3):355-358.

[4] 李园园,王雷,张晴,等.King达标理论护理干预对运动区脑肿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2):155-158.

[5] 赵克迪,王冉,张瑛,等.改良SBAR护理交接单在磁共振引导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21,28(2):20-23.

[6] 狄红珍,黄霞,吴娜,等.护理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在颅脑肿瘤手术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8):35-37.

[7] 罗艳霞,梁玉青.护理程序配合复合保暖措施用于预防脑肿瘤手术患者皮肤压疮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530-532.

[8] 黄燕飞,谢敏娟.生命帮助计划下多学科协作干预在ICU老年颅脑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17):1298-1304.

[9] 杨跃,姚利琴,闫然,等.脑肿瘤术后患者出院时症状与延续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1):17-20.

[10] 左艳风,王彦荣,单世景,等.体位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脑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6):76-78.

[11] 黄敏,刘雅玫,陈佩君,等.基于超前理念的便秘多元素防治护理在颅脑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21,20(4):79-81.

[12] 李莎莎,朱琳,锁莹莹,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脑肿瘤切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1,27(2):160-163.

[13] 贾梦荻.谵妄护理干预方案在脑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44-1046,1049.

[14] 庞亚萍.个性化护理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337-3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