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探索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张会芹

淄川区黑旺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169

摘要

目的:探究先天性缺牙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活动义齿联合固定义齿治疗的效果与影响。方法: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的68例于2019.4-2020.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34例,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应用的治疗方式为固定义齿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活动义齿治疗,比较实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并发症、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数据对比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临床指标(舒适度、咀嚼功能、美观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高,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数据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的疼痛评分远远差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缺牙的患者应用活动义齿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以大幅的的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良好恢复语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普及应用。


关键词

先天性缺牙;活动义齿;口腔修复;效果;探究

正文


牙体缺损口腔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牙齿美观,影响患者的咀嚼能力。在患病后,患者对于正常饮食生活会有一定不适[1-2]。随着我国人们对于人体健康水平的不断关注,同时对于口腔健康也十分关注, 通过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能够保证口腔健康。目前临床先天性缺牙使用固定+联合义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活动义齿是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牙齿修复方法[3]。能提高牙齿的强度和密度。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本次选取我院患者进行研究,参选时间为2019.4-2020.8,详情见下文

1 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4-2020.8期间我院接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所有病例以及家属均知晓且同意实验,并且签署相关同意书。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有患者34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2±1.54)岁;实验组有女16例,男18例,年龄在18-61岁之间,平均年龄(43.04±1.68)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在一般资料中无统计学数据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先天性缺牙口腔修复前,需要给予详细诊断,了解家族是否存在缺牙病史, 进行x检查,排除其它病因。

1.2.1对照组进行固定义齿修复。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包括患者剩余牙齿和牙周的具体情况,通过x线片和全景片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患者的修复方案。在活动义齿制作完成之后,制作可卸代型修复体,制作内外冠,对患者进行试戴,使用凡士林,涂抹内冠组织,同时对患者采用灌注树脂材料进行固定插针。

1.2.2实验组应用活动义齿治疗,具体内容:制定诊疗计划,咬合重建患者试牙合垫,确定患者咬合重建最合适的位置,建立修复体的咬合关系在准备咬合重建牙体时需要多准备牙体采用硅胶印模材料制作印模使用超硬石膏进行灌模,患者进行试戴后,观察患者活动义齿的情况,如有不适,再次进行调整[4]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1.3.1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有效率=总例数/(显著+有效)×100%。

1.3.2治疗前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度评分对比。

1.3.3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进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例如:发炎、肿胀、出血等。

1.3.3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采取不同方式治疗的疼痛评分状况,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式

实验数据根据SPSS25.0统计学软件实施比较,计数资料如治疗效率使用X2检验,以(n,%)代表,计量资料如一般资料中病程使t检验,(s)表示当数据结果P<0.05时,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 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1。

1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34

31(91.18)

3(8.82)

0(0.00)

34(100.00)

对照组

34

28(82.35)

2(5.88)

4(11.76)

30(88.24)

X2





4.2500

P值





0.0393

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度评分存在差异,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2

2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度评分比较(分)

分组

例数(n)

咀嚼功能

舒适度

美观度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4

5.12±0.49

9.02±0.27

4.89±0.64

8.72±0.31

5.33±0.57

8.97±0.42

对照组

34

5.21±0.52

7.62±0.42

4.93±0.67

7.24±0.53

5.35±0.54

7.41±0.39

T

-

0.7345

16.3496

0.2517

14.0550

0.1485

15.8707

P

-

0.4653

0.0000

0.8020

0.0000

0.8824

0.0000

2.3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后,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5.80%远远低于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26.47%,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3。

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出血

肿胀

发炎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34

0

1

1

2/34(5.80%)

对照组

34

2

4

3

9/34(26.47%)

X2





5.3142

P值





0.0211

2.4对比两组疼痛评分

实验治疗的疼痛评分显著差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两组之间数据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4

4两组疼痛评分对比 (s)

组别

n

疼痛评分

对照组

34

3.96±0.54

实验

34

70.20±1.95

T值


8.1943

P值


0.0000

3讨论

口腔修复学属于一门符合生物力学与口腔生理的方法进行口腔内颌面部

各种缺损修复的学科,又是口腔医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分支部分。其修复内容牙体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口腔颌面缺损等,可以合理设计制作修复体, 使其改善口腔功能和恢复口腔形态,更好的保证口腔器官健康。随着目前我国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良好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有了不断的改变,对于先天性缺牙的美观性,人们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先天性缺牙工作受到重点关注[5]影响先天性缺牙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一般包括非遗传和遗传两个方面,遗传因素通过染色体遗传,非遗传主要由于染色体畸形引发的孕妇一般通常是由于妊娠期感染所致。在怀孕前要尽早预防遗传性先天性缺牙疾病,男女双方做好细致的身体检查,预防出生后有患病[6]修复牙体残缺的方法包括很多,主要为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但是这些修复方法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时间的变化,种植体会出现折断,脱落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能力。临床上将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相结合应用在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联合修复方式相比于单一修复方式更加凸显优势,设计更加灵活,更加适用于各种牙体残缺患者。能够改善咀嚼功能。口腔修复不仅可以修复缺牙,还可以有效改善口腔功能,具体矫治牙周病以及颞下颔关节紊乱综合征等,良好修复上下牙齿颔骨位置异常,最终改善口腔功能,以此达到预期效果[7]本院随机抽取68例患有先天性缺牙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比其治疗效果,实验组的病人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差于实验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疼痛评分高于实验组,组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活动义齿治疗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韩洪雷. 观察使用口腔修复措施治疗患者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疗效[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3):173+179.

[2]范益丹. 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2):170+172.

[3]姜全春.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133-134.

[4]王欢.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08):127-128.

[5]黄红芳.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05):86-87.

[6]张飞.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10):87-89.

[7]娜仁高娃,蔡琳.口腔修复技术在先天性缺牙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120-1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