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43例策略
摘要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慢性胃炎;中医辨证积分
正文
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种病因引发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也是消化内科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两种。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1]。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慢性胃炎发病率居所有胃病之首。常见发病人群为中年以上群体,50岁以上病人多见,且男性高于女性。多数患者患病无典型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饱胀、中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恶心等,极少数患者会在饭后有胃部疼痛和饱胀感症状明显加重[2],空腹时比较舒适;部分病人还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情烦躁、神经紧张、失眠、健忘等,而这些症状又会加重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导致出现恶性循环,使病情更为复杂,难以治愈[3]。临床中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由于慢性胃炎具有易反复、治愈难等临床特点,因此西药治疗往往达不到医生及患者的临床要求。有研究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为了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特选择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病人中随机抽取4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病例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22)和实验组(n=21)。实验组病人年龄区间在17-78岁,平均(57.54±3.45)岁,男女比为8:13,病程均值(4.55±1.24)年;对照组病人年龄区间在19-82岁,平均(57.99±3.14)岁,男女比为10:12,病程均值(4.61±1.3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1.1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诊断定义;(2)病例资料完整有效,出院后仍能配合参与调查;(3)认可研究中采用的治疗的护理方案;(4)已签署知情通知书。
1.1.2排除标准:(1)排除治疗依从性差及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2)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及失去完全行为能力者;(3)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奥美拉唑(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2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93521),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日2次,每次1片。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351;规格:0.21 g×24粒)1.0 g/次,2次/d。治疗时间为2周。
实验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组成:茯苓15g、白术10g,党参15g,陈皮10g、法半夏6g、砂仁6g、炙甘草5g、木香3g;同时根据病人病情辨证加减,对胃脘痛病人可加吴茱萸、元胡;嗳气病人加代赭石、旋覆花;腹胀病人可加枳壳;恶心呕吐病人加生姜、竹茹;胃粘膜糜烂病人可加三七、大黄;水煎后去渣并取300ml,早晚各一次,每天一付,28d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用艾草对病人上腹部中脘穴进行艾灸治疗,15min/次,2次/d,注意艾灸时以病人皮肤温热为适宜。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种中医辨证积分,包括:胃脘疼痛、饱胀、嗳气、畏寒怕冷,按照症状轻重分别得分0、1、2、3分。
1.3.2采用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疗效等级进行评价,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3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
1.3.4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包括:头晕、呕吐、皮疹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中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以(士s)表示时,行T检验,当P<0.05时,数据之间的临床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中医辨证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中医辨证积分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辨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临床对比价值(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辨证积分比较(士s,分)
组别 | 胃脘疼痛 | 饱胀 | 嗳气 | 畏寒怕冷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实验组(21例) | 2.66±0.82 | 1.15±0.32 | 2.18±0.80 | 0.54±0.23 | 1.94±0.32 | 0.77±0.12 | 2.23±0.49 | 0.84±0.52 |
对照组(22例) | 2.65±0.97 | 1.98±0.47 | 2.20±0.78 | 0.89±0.44 | 1.89±0.51 | 1.24±0.36 | 2.18±0.67 | 1.45±0.33 |
t | 0.0364 | 6.6894 | 0.0820 | 3.2305 | 0.3806 | 5.6758 | 0.2760 | 4.5389 |
P | 0.9711 | 0.0000 | 0.9350 | 0.0025 | 0.7055 | 0.0000 | 0.7839 | 0.0001 |
2.2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实验组(21例) | 13(59.09) | 8(36.36) | 0(0.00) | 21(100.00) |
对照组(22例) | 7(31.82) | 7(31.82) | 8(36.36) | 14(63.64) |
X2 | 9.3818 | |||
P | 0.0022 |
2.3幽门螺杆菌转移率对比
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比较
组别 | 例数 | 阳性 | 阴性 |
实验组 | 21 | 2(9.52) | 19(90.48) |
对照组 | 22 | 9(40.91) | 13(59.09) |
X2 | 5.5593 | ||
P | 0.0184 |
2.4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病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详见表4。
表4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呕吐 | 头晕 | 发疹 | 发生率 |
实验组 | 21 | 1(4.55) | 0(0.00) | 20(95.24) | 1(4.76) |
对照组 | 22 | 2(9.09) | 3(13.64) | 13(59.09) | 9(40.91) |
X2值 | 7.8658 | ||||
P值 | 0.0050 |
3讨论
中医理论中将慢性胃炎归为“痞满”、“胃脘痛”的范畴[4]。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遂等因素导致病人出现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而该病的发病机理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导致胃络失养;脾胃不运化导致中焦气机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症,则不能运化水湿,产生浊气痰湿等物,出现胃脘痛等症[5]。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以祛湿理气、健脾和胃为治疗原则。香砂六君子汤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之功效。其中党参具有益气健脾之效,茯苓和白术均能祛湿、健脾,陈皮、法半夏有化湿祛浊、行气止痛的作用,砂仁温脾止泻,炙甘草健脾和胃。全方均具有调节脾胃、行气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中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实验组病人在中医辨证积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等方面较常规治疗存在明显优势,再一次验证了这一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切实得到了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农复香,唐梅文,李英豪,施智兰,罗慧,张晴朗,钟爽.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大众科技,2022,24(12):66-71+53.
[2]袁明辉,祝小林,佘昌华.Hp相关性慢性胃炎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1):10-11.
[3]赵阳洋,贾光斌,刘盘来.香砂六君子汤结合心理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22):91-93.
[4]黄玉娟.香砂六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3):4-6.
[5]兰晓栋,俞赟丰,殷双,李家雯,徐思琦,简维雄.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26):136-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