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张侃奇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医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于我院实施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抽取病例时间即起始于2021年3月份,截止于2023年3月份,依据病例抽取时间顺序进行划分,即参照组、试验组,每组均有25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前组实施常规治疗,后组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有效性。结果:组间治疗有效性对比,即试验组膝关节功能较参照组优异(P<0.05);试验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较参照组优异(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疗效

正文


膝关节软骨一旦发生损伤很难自行修复,主要原因是该处血液供应缺乏、神经血管及淋巴组织较少,细胞代谢能力较慢导致,所以软骨受到损伤后,会诱发临床反应,如不能及时治疗缓解,容易发生关节退行性变,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膝关节软骨受到损伤及时治疗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中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常规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医学发展,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患者能够较快恢复,同时并发症较少等优点[1-2]。所以本院在2021年3月-2023年3月之间,选择50例于我院实施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进行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样本为50例于我院实施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患者,抽取起始时间:2021年3月,抽取截止时间:2023年3月,分组方法即抽取病例的顺序,组别即参照组和试验组,25例患者每组。参照组中的10例患者为男性,15例患者为女性,最大、最小年龄即46岁和68岁,年龄均值(57.14±3.22)岁,病程最短和最长疾3个月、15个月,平均病程为(7.64±1.11)个月;患者左膝9例、右膝8例,双膝8例。试验组中的9例患者为男性,16例患者为女性,最大、最小年龄即45岁和69岁,年龄均值(57.22±3.16)岁,病程最短和最长疾2个月、17个月,平均病程为(7.68±1.12)个月;患者左膝9例、右膝9例,双膝7例。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组间临床资料数据,结果表明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实施比较研究。研究样本抽取条件:经诊断均为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字。研究样本排除条件:患者伴有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伴有严重并发症;患者既往患有精神疾病史;患者伴有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即关节清理术,患者取仰卧,麻醉于硬膜外,入路方式选择后于关节镜下,检查患者的关节软骨损伤状况,针对损伤部位实施探针和刮匙办法清理,对松动和非健康软骨组织进行祛除,清理下骨表面以及软骨缺损边缘,关节腔冲洗,碎屑清除后关节镜取出,切口进行缝合,根据患者恢复状况进行指导康复训练。

试验组即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患者取仰卧,麻醉于硬膜外,做标准切口后关节镜等器械置入,检查膝关节,对患者膝关节内合并损伤进行处理,针对患者的增生滑膜进行切除,对钙化软骨层和非健康软骨进行清除。垂直钻孔于患者软骨缺损处的微骨折处,该转孔为螺旋状,并到软骨缺损部位的中间位置为止,同时均保持均匀的同心圆状态,3mm-4mm于孔间骨桥,后清理骨碎屑应用于刮匙,血液和骨髓脂肪自然渗出于微骨折孔后进行反复冲洗关节腔,吸净关节内液体,关节镜取出,术后冷敷48小时于患膝,后进行指导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1)比较分析组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3-4]。评估依据为: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项目:疼痛、功能、屈曲畸形、稳定性、肌力、活动度;判断依据:百分制评分趋向于0则膝关节功能改善较差。

2)比较分析组间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状况[5-6]。检验时间为治疗前,治疗后;检验方法为:患者关节液抽取后采取离心处理,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验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具体指标为: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白细胞介素-1β)。

3)比较分析组间疼痛评分情况。评估依据:VAS视觉疼痛量表;评估时间:治疗前、术后7天、术后21天、术后48天;评估分值范围:(0分-10分);判断依据:评估后患者分值趋向于0分则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良好。

4)比较分析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发生关节僵硬、切口感染、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数量。并发症发生率为并发症患者数量和的百分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研究的数据处理系统即SPSS20.0,通过(±s)体现计量数据资料,t核查;通过[(n)%]体现计数数据资料,X2核验;P<0.05时,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组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前,参照组、试验组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表1为统计数据。

1.组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分)

时间

组别

例数

疼痛

功能

屈曲畸形

稳定性

肌力

活动度

治疗前

参照组

25

9.75±1.22

7.89±1.87

3.28±0.49

3.14±0.62

3.30±0.72

6.64±1.32

试验组

25

9.67±1.19

7.86±1.79

3.27±0.61

3.22±0.41

3.29±0.64

6.61±1.29

t

-

0.2347

0.0579

0.0639

0.5381

0.0519

0.0812

P

-

0.8154

0.9540

0.9493

0.5930

0.9588

0.9356

治疗后

参照组

25

19.79±1.15

14.88±2.21

7.01±0.48

8.40±0.29

7.54±0.24

10.68±1.01

试验组

25

23.11±1.66

18.68±2.11

7.82±0.33

9.03±0.28

8.91±0.33

13.45±1.06

t

-

8.2201

6.2182

6.9528

7.8141

16.7874

9.4594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分析组间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状况

治疗前,参照组、试验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比较,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表2为统计数据。

2.组间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TNF-α(pg/mL)

IL-1β(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

25

19.21±2.31

14.21±1.25

17.39±2.59

11.88±2.77

试验组

25

19.25±2.22

10.12±1.41

17.41±2.42

9.08±1.17

t

-

0.0624

10.8528

0.0282

4.6558

P

-

0.9505

0.0000

0.9776

0.0000

2.3分析组间疼痛评分情况

治疗前,参照组、试验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好于参照组P<0.05。表3为统计数据。

3.组间疼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术后7天

术后21天

术后48天

参照组

25

7.14±0.67

6.54±0.45

4.85±0.37

3.67±0.41

试验组

25

7.22±0.59

5.26±0.24

3.77±0.23

1.19±0.31

t

-

0.4480

12.5490

12.3949

24.1243

P

-

0.6561

0.0000

0.0000

0.0000

2.4分析组间并发症发生率

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表4为统计数据。

4.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关节僵硬

切口感染

肌肉萎缩

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参照组

25

2(8.00)

2(8.00)

1(4.00)

1(4.00)

6(24.00)

试验组

25

0(0.00)

1(4.00)

0(0.00)

0(0.00)

1(4.00)

X2

-

-

-

-

-

4.1528

P

-

-

-

-

-

0.0415

3讨论

膝关节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高频率使用以及承担人体负重,同时该处血液供应缺乏以及神经血管较少等原因,导致膝关节容易受损,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主要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膝关节逐渐减弱,因此容易发生膝关节软骨损伤等,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所以患者应积极治疗,提高膝关节功能[7-8]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属于微创技术,能够修复软骨组织,主要原因是钻孔于软骨后,能够渗出血液和骨折脂肪后的血凝块利于软骨缺损受损部位被填充,其中干细胞具有修复作用,利于软骨缺损修复[9-10]。该手术办法因其不生成热量所以该处组织的炎症因子可有效降低,进而降低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因其通过关节镜进行操作,所以视野清晰,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误伤,以及对穿孔深度实行控制,因此对膝关节的力学等结构没有破坏,从而保护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改善。而通过研究证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参照组和试验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所以实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能够降低炎性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较快恢复健康生活。研究显示,治疗前,参照组和试验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评分好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参照组和试验组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因此该治疗办法能够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同时逐渐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少患者痛苦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因此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柏铭,谷建彬,杨慧欣,等. 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0):29-31.

[2] 魏孔星,裴建花,胡杰亮,等.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与微骨折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比较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7):23-24.

[3] 刘子卿,徐茂森,周冠和.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常规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118-120.

[4] 陈永智,张国秋. 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中采用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的应用进展[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22):112-114.

[5] 李吉亭,安宁,海赛尔·哈德.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对照分析[J]. 当代医学,2020,26(22):135-137.

[6] 张洪志,杨红,赵伟,等.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9-10.

[7] 张景伟,尚凯,王文华.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2,30(4):6-8.

[8] 张宪哲. 观察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7):62-63.

[9] 彭建兴.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7):2857-2859.

[10] 张祁,陈烨华,史秋实. 浅谈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9):90,92.

 

作者简介:张侃奇(1993-04- ),男,汉,贵州遵义,住院医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创伤、关节。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