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庞洁妮*,刘翠,蒋绍莉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妇科,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多点穿刺活检及颈管搔刮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妇科门诊的50名宫颈病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病人都接受了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并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组织切片结合颈部刮除的准确率。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病变检出率48(96.00)(其中金标准检出50例病变,正确检出48例)。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疾病中,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病变检出类型当中,CINII28例、CINIII有10例,浸润性癌10例。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高,可有效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且对于HSIL、浸润性癌检出价值高。


关键词

阴道镜宫颈多点活检术;颈管搔刮;宫颈病变;诊断

正文


宫颈病变是一种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子宫颈区内的损伤、炎症、肿瘤等。对宫颈癌进行早期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重要途径。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是一种常见的宫颈疾病检查手段,它可以利用阴道镜对宫颈部位进行放大观察,从而可以有效地探查到微小病灶的具体病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在病灶部位处实施宫颈管诊刮术,可以帮助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1]。本文选取20202~202012月收治于我院妇科门诊的50名宫颈病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病人都接受了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并进行 LEEP电切术病理诊断,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组织切片结合颈部刮除的准确率,进而分析了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2~202012月收治于我院妇科门诊的50名宫颈病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病人都接受了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并进行 LEEP电切术病理诊断。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患者的年龄为29~53岁,平均年龄为(41.82±4.21)岁,0~4次,平均怀孕次数为(1.92±0.23)次。

1.2研究方法

所有的病人都需要做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和 LEEP刀电切术,检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需要在月经来潮后做阴道镜检查。在做检查之前,要嘱咐患者排空膀胱,协助其取截石位,让宫颈部位充分暴露出来,同时要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宫颈表面分泌物,再用浓度为5%的冰乙酸溶液对宫颈进行处理,在阴道镜的辅助下,对宫颈部位的异常表现组织区域进行观察,再将复方碘剂溶液涂抹在宫颈部位处,碘不着色区域即为碘试验阳性区域;在有异常表现的部位,选取4个点进行多个点的活检,并在宫颈内进行抓取,然后做组织标本法。(2) LEE刀电切术:全部病人在月经结束后3~7日内进行手术,并且没有其它的手术禁忌症,选择膀胱截石位,对术野进行灭菌,打开电源,将电刀的功率调节为40 W,然后进行 LEEP电切,切下的组织用乙醇溶液固定,然后做病理学检查。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组织切片结合颈部刮除的准确率。病理诊断:LSIL:病灶在1/3的鳞状上皮下,有轻微的核分裂象及细胞核不对称性,p16染色阴性或上皮内散在点性阳性;(2) HSIL(包括CINII-III):以鳞状上皮下2/3乃至整个鳞状上皮下2/3为特征,有核分裂象及核异型的特征,p16在上皮上2/3以上为弥散性、持续性表达。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数x2统计,计量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病变检出率4896.00)。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疾病见表1,其中,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病变检出类型当中,CINII28例、CINIII10例,浸润性癌10例。有2CINII未检出,占4.00%

 

1: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颈管搔刮术检查诊断结果对比[n%]

检查方式

例数(n

CINII

CINIII

浸润性癌

检出率

LEEP术后病理

50

3060.00

1020.00

1020.00

50100.00%

联合检查

50

2856.00

1020.00

1020.00

4896.00

 

3讨论

3.1宫颈病变的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排在乳腺癌之后。因为环境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宫颈上皮病变的几率增大,所以宫颈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一般在3-15年左右,但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都是可以被及时发现和治疗的 [3]

3.2宫颈病变临床诊断

目前,诊断方式大致为:(1)细胞学检查:包括常规的宫颈细胞刮片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CT)、透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TCT)。我国目前使用的巴氏Ⅴ级宫颈细胞学分类逐渐被伯塞斯达系统(TBS)的宫颈细胞学分类取代。目前多采用的是伯塞斯达系统的宫颈细胞学分类。TBS的宫颈细胞学分类主要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等。细胞病理学阳性诊断有:ASCUSLSILHSIL及鳞癌[4-5]。(2)阴道镜检。目前常用的阴道镜检查方法是通过对宫颈及下生殖道的显微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然而,阴道镜真正的价值是鉴别 HPV在宫颈、下生殖道以及子宫颈癌前期的感染。宫颈湿疣、醋酸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及宫颈癌都是通过电子阴道镜检查出来的结果。其中,宫颈湿疣,醋酸白色上皮,二联征是 LSIL病理确诊的重要指标;三联征象可作为 HSIL的病理确诊。转化为正常区域的阴道镜检查结果为阴性。电视阴道镜下可见乙酰化的白色上皮细胞,这是 HPV亚临床感染(SPI)的典型表现。目前,乙酸白上皮细胞的形成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于 HPV感染所致[6-7]。(3)子宫颈多点活检术的组织学研究。常规取612两个点,病损者多取612个点,病损者多取最重点。病灶报告可分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Ⅲ级,以及原位癌。该方法具有定位精确,但不能完全显示宫颈的全貌。(4)宫颈管搔刮术(ECC)与宫颈锥切(ECC):主要用来确定颈部有无损伤,以及对颈部有无损伤;或者是子宫颈内皮细胞的检查结果[8-9]

根据检查结果可得知,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00%48/50),误诊率为4.00%2/50),两种检查方法的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疾病检出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表明,在阴道镜下,多位点的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颈管搔刮术结合,所有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都接近于 LEEP手术后的病理学检查。

总之,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与颈管搔刮术相结合,对宫颈病变进行临床诊断,可以显著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对于有可能是宫颈病变的人,可以通过阴道镜和病理活检来进行检查。电子阴道镜具有放大技术,可以将患者的宫颈放大5~40倍,可以观察宫颈表面的微小病变,如非正常上皮、血管和可疑病变区等,但是阴道镜检查有一定的主观性,医生水平的高低会对活检部位的选择和诊断产生影响[10-12]。与常规的刮片巴氏涂片方法相比,组织学活检可显著提高样本的满意度,并可检测到一些肿瘤前期病变,提示 HPV感染,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阴道镜与活检术相结合,一是利用显微镜的放大器技术,可以减少病检术的盲目性,提高病检术的准确性,减少病人的痛苦;同时,该方法可克服传统阴道镜方法的主观性,将可疑区作为组织切片,以提高样本质量,整体上可提高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精度,发挥宫颈病灶的筛检作用,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13-15]

 

 

参考文献:

[1]成靖,刘贝贝,徐琳,. 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2022,30(21):3964-3967.

[2]胡蕾蕾,吴东恩,张梅芳,.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ECC诊断绝经后CIN和宫颈癌的价值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05):650-653.

[3]黄学静,钟善传,汪玲,.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 西南军医,2021,23(02):161-164.

[4]李艳梅,王建东,宋金维.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在绝经后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 医学综述,2020,26(04):809-814.

[5]乔蕾,肖诚.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J]. 当代医学,2018,24(36):151-152.

[6]李梅. TCT异常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331例临床分析[J]. 江苏医药,2010,36(02):223-224.

[7]胡成宪. 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1):28.

[8]丁丁,孔为民,韩超.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高度麟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4):495-496+499.

[9]刘益波,谭毅. 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LEEP术对CIN诊治价值的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189-190.

[10]许晓荣.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06):97-98.

[11]王雪珍.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LEEP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132-134.

[12]李秋芳. 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2015,16(06):62-63+65.

[13]张金瑾. 宫颈锥形切除对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再评价[J]. 安徽医药,2014,18(05):895-897.

[14]姚成莲,程易凡. 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LEEP术对CIN诊治价值的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02):266-268.

[15]李娟,张平,邓秋红,.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诊刮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J].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08):695-69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