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祖雪,刘丹通讯作者

洪湖市人民医院,433200 湖北省荆州市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110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5)、观察组(n=55)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03月-2023年03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明显;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治疗的依从性都有所提高,还降低了负面情绪的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护理模式;重症;急性胰腺炎

正文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特殊类型的一种急性胰腺炎在整个急性胰腺炎中发病率占比较大,其患病以后不仅病情较为凶险,致死率和引起的并发症也相对较高,是临床上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1-2]重症急性胰腺炎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异常,表现为呼吸急促、腹痛、恶心呕吐、急性肾衰竭等症状,其危害较大。临床上常予以患者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能提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质量[2]。故本文对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110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5)观察组(n=55)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03-2023年03其中对照组男26例(47.27%),女29例(52.73%);年龄27-82岁,均值58.93±4.18。观察组男30例(54.55%),女25例(45.45%);年龄24-80岁,均值58.75±4.11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标准;(2)无沟通障碍者;(3)研究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2)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3)临床资料不齐全者;(4)合并肝肾疾病;(5)严重免疫性及代谢性疾病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需要的各项检查,并通过对家属的询问,填写患者入院的基本信息,建立病理档案,将各项检查报告的结果在档案中做详细的记录,做好病历的管理。带领患者家属熟悉医院的环境,掌握检查的具体楼层、主治医生的办公室及医院餐厅的位置,帮助文化水平低的家属减少寻找的时间,在后期的检查中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检查项目,领取检查报告。定期更换病房的床上用品,保持床单被罩干净整洁,每天对病房进行卫生清洁,至少用消毒液擦拭病房桌面、地面一次,抑制病房细菌的滋生,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并要求家属和护理人员在病区活动时,禁止大声喧哗影响患者的休息,降低其睡眠的质量。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取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1成立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小组。由科室内的医疗、护理专家及护理人员成立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过硬的专业护理技能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2)确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小组成员通过检索或者查询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质量关键词,搜索相关的医学资料,通过与临床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的经验相结合,确立初步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对体系内容进行等级分类,以三级指标为准。3咨询专家。在确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后,组织小组成员对体系内容进行梳理,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需要通过咨询专家,获得准确的指导意见,作为修改存在问题的依据。(4)护理模式的实施:①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各项指标的观察,确定患者的病情趋于平稳状态以后,可采用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或者是口头宣教的模式,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针对患者受教育水平的不同采用适当方式,帮助患者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对人体的危害、患病以后应该采取的救治措施等。确保宣教的患者都能够掌握疾病知识,同时对于有疑问的患者要及时予以回应,消除患者的疑惑,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②饮食护理。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前期要严格禁止饮食,采用静脉滴注营养液的方式予以患者营养支持,满足患者日常身体所需的养分。后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和主治医生的指导,慢慢恢复进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为主,禁止油腻、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叮嘱患者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禁止暴饮暴食。③心理护理。通过在护理中与患者建立的良好护患关系,在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时,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掌握患者内心的情绪变化,予以患者情感上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的关心。另外予以患者正确疏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帮助患者进行情绪调节。④体位护理。每天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使患者在卧床期间能够舒适,协助患者勤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降低肌肉萎缩、组织坏死的几率。⑤并发症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护,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做好护理措施,做好患者呼吸道、肠胃及泌尿系统的感染预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⑥胃肠减压护理。如果患者腹胀较为严重,需要遵医嘱为患者安排胃肠减压,以减少胰液的分泌。在减压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情况,对于异常情况的发生予以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评估负面情绪评分(焦虑、抑郁);

1.3.2评估生活质量评分,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几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

1.3.3统计治疗的依从性;

1.3.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1.3.5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消化道出血、肠道并发症、感染、呼吸困难。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x2核实,分别以±s%)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负面情绪评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负面情绪评分降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比较负面情绪评分±s

组别

例数

焦虑(SAS)

抑郁(SDS)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观察组

55

79.24±6.47

55.38±4.84

76.82±5.68

53.57±4.16

对照组

55

79.32±6.45

67.93±4.06

76.90±5.63

62.77±3.76

t

-

0.065

14.733

0.074

12.168

P

-

0.948

0.000

0.941

0.000

2.2 比较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分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比较生活质量评分±s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观察组

55

76.54±5.84

73.67±5.69

73.21±5.43

69.84±4.96

对照组

55

60.57±4.52

65.83±4.64

66.02±4.11

58.46±4.18

t

-

16.038

7.919

7.830

13.01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3 比较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比较治疗的依从性[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一般依从

不依从

依从性

观察组

55

35

18

2

5396.36

对照组

55

28

19

8

4785.45

X2

-

-

-

-

3.960

P

-

-

-

-

0.047

2.4 比较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4 比较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55

30

23

2

5396.36

对照组

55

27

18

10

4581.82

X2

-

-

-

-

5.986

P

-

-

-

-

0.014

2.5 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5 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消化道出血

肠道并发症

感染

呼吸困难

并发率

观察组

55

1(1.82%)

0(0.00)

2(6.64)

0(0.00)

35.45

对照组

55

35.45

1(1.82%)

2(6.64)

4(7.27)

1018.18

X2

-

-

-

-

-

4.274

P

-

-

-

-

-

0.039

3 讨论

研究发现,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因与饮食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长期的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都会造成胰液分泌过多,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4]。另外肠道梗阻、外伤、代谢性疾病也是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因素,如果不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其胃肠进行减压处理,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是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通过制定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弥补常规护理内容单一、不够全面的缺点,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尽快恢复出院[5]。通过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的实施,以患者为护理核心,对于在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确立初步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确保体系的规范性、严谨性,小组成员需要通过咨询专家寻找可支持的依据,确保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可行性[6]。而在患者病情稳定以后予以健康宣教,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的方法之一,护理人员充分地考虑患者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宣教方法,则是为了所有的患者都能够了解、掌握疾病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7-8]。患者在发病初期,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来减少胰液分泌,同时配合胃肠减压及药物联合治疗,缓解患者的病症,通过对患者进行的饮食管理,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而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护理的准备,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这样可在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展开情绪疏导,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以免不良情绪加重,影响治疗的进程[9]。患者病情稳定以后,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卧床休养观察期,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病情的监护,通过定时调整患者的体位,降低褥疮发生的几率。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着重进行护理,每天按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缩短住院时间,尽快康复出院[10]

综上所述,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予以应用在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方面效果十分明显,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及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彭美霞,姚小燕,赵春梅. 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23,36(2):120-123.

[2]王莹. 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22,46(24):2999-3002.

[3]武惜,郜琳娜,黄冲. 病情针对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5):21-25.

[4]罗俏玲. 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占比的影响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2):131-134.

[5]曹飞,韩雪迎,李燕. 全方位系统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2):1721-1722.

[6]李金梅. 早期预警评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384-386.

[7]邹晓娣. 探讨护理行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实施强化血糖控制和治疗中的效果与影响[J]. 名医,2020,(11):202-203.

[8]王宪慧.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校医,2020,34(5):345-346+366.

[9]张小敏,王子红,孟晓. 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3):407-409.

[10]王龙丹. 探讨临床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提高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J]. 心理月刊,2020,15(1):112-1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