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张静静

山东省泰安市精神病医院,271000

摘要

目的:分析标本发生溶血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在本单位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每位健康受检者采集2份、每份各5mL的空腹外周静脉血,其中一份标本作常规存放(对照组),另外一份标本给予人工溶血处理(研究组)。对比两组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钾、血氯、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血钠、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可以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生化检验准确性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生化检验;溶血标本;肝功能;血脂;电解质;心肌酶;影响

正文


溶血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现象,其是指红细胞破裂或血红蛋白溢出可导致血液成分发生异常变化,若是生化检验采用了发生溶血现象的标本,将会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到对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使其无法得到恰当且及时的治疗[1]。心肌酶、血脂、肝功能、电解质等均是医师判断患者病情的主要指标,临床可以根据心肌酶、血脂、肝功能、电解质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若是标本发生溶血现象,这些指标的水平将会发较大的变化,若仍然按照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将有可能出现误诊等严重结果[2-3]。若要确保肝功能、血脂、电解质、心肌酶的正常,临床需要及时发现溶血标本,并给予严格的干预。本文选择20215~20225月期间在本单位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试分析标本发生溶血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1 方法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5~20225月期间在本单位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每位健康受检者采集2份、每份各5mL的空腹外周静脉血,其中作常规存放的一份标本设为对照组,另外一份给予人工溶血处理的标本设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如下:(1)性别构成:男性25例,女性15例;(2)年龄分布:最小21岁,最大63岁,均值为(42.74±13.19)岁;(3BMI指数:最低18kg/m2,最高26kg/m2,均值为(22.46±1.88kg/m2

入选标准:(1)所有研究对象均已成年,且年龄未超过70岁;(2)采集的标本达标,送检前未发生溶血或脂血等异常现象;(3)血液中不存在杂质、凝血块或污染物;(4)研究对象基本资料齐全;(5)研究对象知晓研究内容并在自愿情况下参与到研究中。

排除标准:(1)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干扰性疾病;(2)患有毒血症或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3)主要脏器功能不全;(4)孕产妇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生化检验,医护人员提前1日告知其至少空腹8~12小时,检查当日清晨,医护人员在研究对象肘静脉处采集外周血约10mL,等分为各5mL的两份,分别放入干燥试管中进行保存。其中一份作常规存放,加入凝血剂,给予离心处理,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定量检测,检测方法为速率法或终点法;另外一份给予人工溶血处理:充分搅动血液,使标本产生溶血现象,直至血清呈淡红色。待制成人工溶血标本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定量检测,检测方法为速率法或终点法[4-5]

需注意,生化检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照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对生化检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减少生化检验的误差,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电解质指标(血钠、血钾、血氯、血钙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生化检验结果。各指标正常参考范围为:(1)血钠:135~145mmol/L;(2)血钾:3.5~5.5mmol/L:(3)血氯:96~108mmol/L;(4)血钙:2.25~2.75mmol/L;(5)肌酸激酶:男性为24~195U/L,女性为24~170U/L;(6乳酸脱氢酶109~245U/L;(7)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5~40U/L;(8)总胆红素:1.7~17.1μmol/L;(9)直接胆红素:0~6.8μmol/L;(10)总胆固醇:0~5.18mmol/L11)甘油三酯:0~1.7mmol/L12)低密度脂蛋白:0~3.12mmol/L;(13)高密度脂蛋白:1mmol/L以上[6]

1.4 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资料将(均数±标准差)/c-±s)作为表现形式,验证参数为t值,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否,取决于P是否0.05

2 结果

2.1 电解质

见表1研究组的血钾、血氯、血钙水平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血钠与对照组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

1电解质指标的组间对比x-±s

分组

血钾(mmol/L

血氯(mmol/L

血钙(mmol/L

血钠(mmol/L

研究组(n=40

6.35±0.42

111.35±6.23

3.15±0.34

137.82±2.41

对照组(n=40

4.04±0.14

102.31±3.58

2.23±0.13

137.43±2.11

t

33.000

7.957

15.985

0.770

P

0.000

0.000

0.000

0.444

2.2 心肌酶指标

见表2研究组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于对照组,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2心肌酶指标的组间对比x-±s

分组

肌酸激酶(U/L

乳酸脱氢酶(U/L

研究组(n=40

144.35±13.79

255.39±16.77

对照组(n=40

85.25±7.80

185.16±10.46

t

23.593

22.473

P

0.000

0.000

2.3 肝功能

见表3研究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于对照组,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3肝功能指标的组间对比x-±s

分组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

总胆红素(μmol/L

直接胆红素(μmol/L

研究组(n=40

85.56±3.75

15.29±2.32

4.16±0.74

对照组(n=40

70.18±2.25

8.14±1.07

9.63±1.26

t

22.243

17.700

23.675

P

0.000

0.000

0.000

2.4 血脂

见表4研究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则与对照组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

4血脂指标的组间对比x-±s

分组

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高密度脂蛋白(mmol/L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研究组(n=40

9.85±1.23

1.45±0.39

1.57±0.43

2.24±0.14

对照组(n=40

6.58±0.57

0.73±0.11

1.53±0.29

2.21±0.11

t

15.256

11.238

0.488

1.066

P

0.000

0.000

0.627

0.290

3 讨论

3.1 标本溶血的影响

标本溶血是生化检验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环境pH值变化、化学物质、外力振荡均可导致标本溶血的发生,若是血液标本发生溶血,那么受检者的标本会出现血液成分改变的情况,进而导致严重结果[7]。纵观溶血现象造成的影响,其一是受检者的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容会出现异常,原因是: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红细胞大量破裂,使得红细胞比容与计数降低[8];其二是血清中酶会出现异常,原因是溶血发生后,血清中酶会发生较大的转变,含量大幅度提高[9];其三是电解质会受到影响,正常情况下大量的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存在于细胞中,若发生溶血,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会进入血清,使血清中相应的离子浓度出现异常[10];其四是部分肝功能指标也会出现异常,即溶血发生后,红细胞中的胆红素会大量进入血清,使总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直接胆红素水平降低[11];其五,红细胞破裂会导致大量苷酸环化酶进入血液,从而对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造成影响[12];其六,溶血现象可导致血清颜色加深,增加检测的本底,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13]。而心肌酶指标、肝功能指标、电解质指标、血脂指标是临床诊断多种疾病的主要指标,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无疑会影响到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3.2 针对标本溶血的应对策略

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需要对生化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减少溶血现象的出现。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项:首先,应加强对医护人员及及检验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采血步骤,能够规范完成穿刺、采血等操作,避免因反复穿刺、选择血管不当等操作导致标本溶血;其次,应做好标本的严格管理,保存温度满足相关标准,保存时间不得过长,送检过长中应避免振荡,以预防标本溶血的发生;此外,应在科室内积极落实质量管理控制制度,培养工作人员的质控意识,定期对质量控制状况进行抽查,以确保生化检验的规范进行。

3.3 其他

对比李莉[14]毛锋[15]的研究结果,均为溶血标本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钾、血氯、血钙水平正常标本直接胆红素低于正常标本P0.05与本文趋势一致,可证明本文结论的可靠性。

结语:

标本溶血可使生化检验者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钾、血氯、血钙水平异常升高直接胆红素异常降低,而数值的偏差会影响临床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性,使其治疗难度增加,因此临床应尽量避免标本溶血,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永静,吴昊,石红娜,.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相关指标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07):59-61.

[2]黄树生.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558-1559.

[3]王德生.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3):246-248.

[4]蔡存会.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07-1309.

[5]刘海英,卢惠文,游红,.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观察分析[J].江西医药,2021,56(05):587-589.

[6]白雪晶.研究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情况[J].系统医学,2021,6(10):41-43.

[7]李艳,毕玉珍.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4):2020-2021.

[8]罗宏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2):205-206.

[9]裴秀阁.血清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438-1440.

[10]刘信睿,刘慧敏,慕媛.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2):64-65.

[11]俞如权,黄李红.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0):1237-1241.

[12]朱玉飞.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1):98-99.

[13]朱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和解决措施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9,8(04):66-67.

[14]李莉,米赛良.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分析[J].新疆医学,2022,52(03):327-329.

[15]毛锋.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0,33(19):173-1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