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行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徐长云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职工保健科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伴癫痫患者治疗中辅以综合护理,对其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试验者为2021.01至2023.01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伴癫痫患者70例,以入院时间分组,将35例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作观察组,数量为35例,护理方案为综合护理,比对在运用不同护理方案后护理效果间差异。结果:观察组不良情绪得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综合护理实施干预,可使得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能显著缓解其不良心理,对增加患者满意度及改善其预后起着积极意义,临床借鉴价值较高。


关键词

脑卒中;癫痫;综合护理;满意度;心理变化;生活质量

正文


脑卒中也被人们称作中风,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类型,指的是脑部血管突然发生异常,促使血液无法进入至大脑内引发脑功能受损所致,以半身不遂、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表现为主,且具备多次、反复性发病特征,易引发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与后遗症,威胁其生命安全[1-2]。癫痫作为卒中后常见并发症类型,有着较高发生率,目前针对此并发症发生机制缺乏明确定论,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与形成胶质细胞、缺氧等因素有关,且症状表现与水肿部位、水肿程度有着密切关联,发病后易导致患者表现出晕眩、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易丧失意识及癫痫发作,一旦脑卒中患者发生癫痫后,不仅会影响到其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同时还易导致其致残率及致死率上升,因此积极向患者提供有效治疗干预,并辅以有效护理配合,从多方面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利于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3-4]常规护理指导作为常用护理手段,是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要求向患者实施护理,但缺乏明确护理目标,再加上照料者与患者康复意识较为缺乏,促使其无法得到有效护理服务及理想康复效果。而综合护理作为常用的一种护理手段,将其应用在脑卒中半癫痫患者治疗中,经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充分体现出护理工作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同时还能起到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作用[5-6]。本次试验以分析综合护理对于此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目的,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对象是2021.012023.01来院就医的脑卒中后伴癫痫患者,数量共计有70例,分组依据是入院时间,对照组:年龄分界值与均龄45岁至80岁(62.24±5.78岁),男患者20例,女患者15例;受教育年限及均值6年至15年(9.52±1.43年);其中17例患者为脑梗死、18例患者为脑出血;观察组:在年龄方面最高及最低龄为82岁、42岁,均龄值是62.41±5.83岁;在性别方面男女各有22例、13例;在受教育年限方面最长及最短为15年、6年,均值9.48±1.37年;在疾病类型方面脑梗死与脑出血者各15例、20例。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符合对照研究要求与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指导,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如心率、呼吸等,在患者发生癫痫时,需调整其体位为仰卧位,将头部偏向至肢体一侧后松解领口,将压舌板放置在患者上下齿间,以此来保护其舌部,避免发生咬伤情况,并积极配合医师做好相应抢救工作,按照医嘱要求为患者用药等;观察组以综合护理作为干预方案,措施内容为:(1)基础性护理:密切监测患者体内酸碱以及电解质平衡情况,对于有异常情况发生者,需立刻予以相应调节处理,确保机体各项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做好预防患者发生脑水肿风险,对于伴有脑水肿发生者,需按医嘱予以甘露醇进行缓解;对于伴有幻觉或者头痛情况者,需立刻告知医师协助其处理;(2)环境与体位方面护理:为了降低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刺激,需将患者安排在安静病房内进行休息,合理调整房内光线与温湿度;对患者发生癫痫时,需维持其体位为平卧位,将头部偏向至一侧,对于带有假牙者需及时取出,将领口、腰带等解开,降低呼吸阻碍,为防止患者咬伤舌头需将压舌板放在其上下臼齿间,当患者处于抽搐状态时,不可强力按压其肢体,需做好关节等部位保护工作;快速对癫痫类型进行准确判断,按照医嘱运用药物来缓解患者正确用药,并观察患者用药后机体情况;(3)心理方面:由于大部分患者为中老年人,再加上病程时间较长,其自身大多伴有程度不同不良心理,一旦继发癫痫后,病情较为紧急,易加重患者不良心理,影响到其治疗信心,因此需做好心理方面的疏导工作,借助沟通交流、转移注意力、列举治愈案例等多方式,帮助患者树立起疾病治愈信心。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心理变化,a.焦虑心理;b.抑郁心理,以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作为评价方法,50分与53分为量表临界值,数值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

2)康复效果,a.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作为评价量表,100分为总得分,包括上下肢运动功能,数值越高运动功能越优;b.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为评价方法,100分为满分,以60分为界线,数值越低自理能力越差;

3)满意度,a.服务态度;b.健康教育;c.病区管理;d.工作能力,10分为单项指标总分,数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4)预后质量,包括:a.躯体功能;b.角色功能;c.认知功能;d.情绪功能;e.社会功能,SF-36生活质量健康简表作为评价量表,100分为单项指标总得分,数值越高预后情况越好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的分析选以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2.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以卡方值/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后显示组间和(或)组内数据值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变化

干预前对照组在焦虑情绪方面评分为55.75±3.82分、在抑郁情绪方面评分为59.24±4.25分;观察组在焦虑与抑郁情绪方面评分为56.15±3.71分、59.08±4.13分,2组间得分无明显差异,t1=0.444P=0.658t2=0.160P=0.874P0.052组干预后心理指标存在差异,对照组焦虑与抑郁情绪分值在46.26±3.13分、48.72±3.92分,观察组情绪指标得分为40.28±2.55分、42.65±3.04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分值较低,t3=8.763t4=7.239P=0.000P0.05

2.2 康复效果

干预前对照组在运动方面评分为35.73±4.08分、在生活能力方面评分为33.17±4.24分,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为35.29±4.15分、33.37±5.45分,2组对比后无显著差异,t1=0.447P=0.656t2=0.171P=0.864P0.05;经干预后,在运动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评分为51.57±6.59分、64.92±3.88分;在生活能力方面对照组评分为65.41±7.84分、观察组评分为78.12±5.34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更优,t3=10.328t4=7.927P0.05

2.3 满意度

服务态度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评分为7.48±0.84分、8.73±0.52分(t=7.485P=0.000);健康教育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评分为7.61±0.78分、8.49±0.82分(t=4.600P=0.000);病区管理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评分为7.43±0.89分、8.76±0.67分(t=7.063P=0.000);工作能力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评分为7.63±0.78分、8.65±0.72分(t=5.685P=0.000);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2.4 预后质量

对照组在躯体功能指标方面评分为67.24±2.15分、在角色功能指标方面评分为65.36±2.17分、在认知功能指标方面评分为64.53±2.09分、在情绪功能指标方面评分为67.48±2.14分、在社会功能指标方面评分为68.45±3.21分,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分为74.63±4.67分、71.29±3.94分、70.57±4.89分、75.73±3.82分、76.79±4.06分,在生活质量指标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比对照组高,t1=8.504t2=7.799t3=6.719t4=11.147t5=9.533P=0.000P0.05

3讨论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慢性脑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下,促使疾病发生率呈逐渐递增势态发展,主要是由于脑内动脉突发鼻塞或者破裂,促使脑循环障碍所致急性脑血管病发生,以呼吸紊乱、恶心呕吐、体温变化等症状表现为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易引发各类并发症发生[7-8]

现代化新型医疗服务认为,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应关注疾病变化及治疗效果,还需重视心理因素对于疾病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强化对患者心理的干预工作以及健康知识宣教,对于疾病恢复起着积极意义。常规护理作为主要干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然而对于患者内心感受缺乏关注,不能满足其合理护理需求;而综合护理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整合护理措施,除了关注患者病情以外,还重视其心理状态以及日常饮食,经展开全面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性服务,对每个细节内容进行优化,既能够对常规护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同时还能体现出人性化护理理念。

在本次试验中,经比对常规护理指导与综合护理在脑卒中伴癫痫患者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差异,发现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指标得分为40.28±2.55分、42.65±3.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情绪得分,P0.05,通过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在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及时借助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缓解,利于显著降低其心理压力,避免对疾病治疗造成不良影响;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为64.92±3.88分、生活能力评分为78.12±5.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康复效果指标得分,P0.05,可见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对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进行有效改善。观察组对于服务态度的评分为8.73±0.52分、对于健康教育的评分为8.49±0.82分、对于病区管理的评分为8.76±0.67分、对于工作能力的评分为8.65±0.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得分,P0.05,经积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展开疾病知识宣教,利于加深其对于疾病的了解与认知,同时还能起到提升患者与家属配合度及满意度作用,利于促进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运用于脑卒中伴癫痫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得到良好护理效果的同时,还能增加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认可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理想服务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李英.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4):118-120.

[2]贾丽霞.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2):37-40.

[3]孙莹. 综合护理模式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183-184.

[4]王雪碧. 综合护理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878-4879.

[5]熊燕梅,张微. 综合护理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539-3540.

[6]李小亚.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效果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4):391-392.

[7]董冰心.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效果观察[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3):223-224.

[8]王雨. 分析综合护理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 心理月刊,2020,15(11):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