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管模式及方法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宋建杰

栖霞市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省栖霞市 265300

摘要

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各建筑企业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了达到理想的管控效果,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相关企业积极引入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监督监管模式及方法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进行严格把控。本文针对该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和方法进行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以便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全寿命周期监管模式

正文


前言

    现今,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监管方法和监管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需求。这其中,尤以全寿命周期的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和方法的运用效果最为明显,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更好发展,好、就要对该监管模式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充分掌握其运用要点和运用策略。

1.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运用要点分析

1. 1针对工程业务功能的监管模式

    通常情况下,针对建筑工程业务功能的监管模式一般需要在项目决策阶段开始贯彻执行,这样才能促进工程决策和立项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另外,该监管模式在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还能帮助业主正确选择合作伙伴,保障合作单位的专业资质和市场信誉度,从而为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针对工程支持功能的监管模式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内容也在日渐增多,这种情况下,要想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就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确保相互信息能够及时流通和传递,尤其是各环节中的数据资料必须达到一定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要定期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维护,这样才能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工程建设质量的稳步提高[1]

1.3针对工程信息服务功能的监管模式

    在全寿命周期工程质量监管期间,相关管理人员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应对各类施工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各项施工决策方案进行准确判断,以便及时挖掘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地方,更好地提高工程信息服务监管功能,从而为施工单位面向社会公众发布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公告等创造良好条件。

2.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法运用策略分析

3.1准备阶段的运用策略

    在这一阶段中,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仅涉及的环节内容较为繁杂,而且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是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下,要想充分体现全寿命周期监管方法的应用优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项目设计质量的监管,确保设计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资质;其次,要对涉及的技术性资料和文件质量进行全面监管,确保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为工程施工方案及图纸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第三,要对施工设计图纸加大监管力度,将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工程建设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根据我国建筑行业实际发展需要,构建一套相符合的建筑设计图纸审核系统,这样才能全面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质量,将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各类风险因素控制在最小化;最后,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以便更好的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控制意识,这样才能确保项目工程施工的有序性和标准性,使其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等达到最大化。

3.2投资决策阶段的运用策略

首先,业主要联合专业监理机构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与管控;其次,当地政府部门要依靠信誉良好的建筑公司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与管控;最后,承建单位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管与控制。尽管上述质量监管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应用成效,但是从时间角度来分析,仍存有一些缺陷和不足,例如,建设单位在监管过程中常常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追求项目工程施工效益上,相对对于工程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却比较忽视,这种情况下就会给后续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以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方式为基础,将建筑项目质量监管工作从初期建设阶段进行贯彻落实到竣工阶段,同时,还要对决策者和投资者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在制定投资决策方案时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既要确保项目工程的成本效益,又要注重项目工程的施工规范性和标准性,这样才能在安全的基础上,突出项目投资决策的可行性,从而为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与施工效益的稳步提升保驾护航[2]

3.3施工阶段的运用策略

   首先,承建单位要对项目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尽可能采取横纵向深入监督的方式来进行,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尤其是针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督,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才能进行投入使用,以免影响到项目的总体质量;其次,监理单位要在项目施工之前安排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监理人员对项目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进而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准确判断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做到防控在先,这样才能避免较大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最后,当地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对项目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控,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整改,以免给项目工程及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结语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监管工作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最终的质量监管效果,承建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等参与主体就要充分认识全寿命周期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并对相应的监管方式及方法的运用要点和运用策略进行充分掌握,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投资决策阶段以及施工阶段中,这样才能切实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从而最大化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益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国波.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6):33-34.

[2] 修玉慧.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J]. 智能城市 2017, (03):6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