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对策
正文
前言:
由于小学音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系统音乐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自主探究能力。而小学音乐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及时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求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当前,许多音乐课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互动。学生仅仅被动地听取老师的讲解,不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也削弱了他们对音乐的真正兴趣。同时,音乐课堂的氛围较为沉闷,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难以得到发展
当前的音乐教学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这种一刀切的方法严重降低了音乐教学的效率。我们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音乐教育体制,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过去的一刀切方法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导致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丧失和学习动力的下降。相反,我们应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理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1]。
(三)缺乏师资和培训支持
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可能在音乐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持续的教育支持,使得他们难以掌握最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技能,无法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激励。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的问题使得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改善授课环境,创设教学情境
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影响较大,倘若学习环境过于恶劣,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专注程度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改进课堂的教学条件,使学生在一个舒适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中,顺利地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各个科目开设不同的学科文化角,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影响,促使他们的学科意识和核心素养的养成,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2]。
例如,在拓展“巴赫”“贝多芬”知识时,由于小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接触古典音乐的机会较少,所以首先教师教授基本的古代音乐流派和类型,让学生有关于古典音乐的概念;其次要给学生演示古典音乐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钢琴曲创设一个情境。或舒缓或激昂的音乐会引起学生的不同感受,面对这样的音乐情境,学生会产生代入感,从而增加对古典音乐和音乐家的掌握程度,提高音乐课堂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虽然实施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部分小学音乐教学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仍然保留着许多应试教学的特点。教师机械讲故事仍然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这类音乐教学缺乏自主性,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主动性也差。所以,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现高效课堂,必须重视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3]。
例如在教学“京剧”的相关知识时,在课前准备好现代京剧的纪录片,在上课时进行播放,并且进行随机抽问和回答奖励。这样不仅让教学更直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眼球,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摆脱音乐课一味的枯燥状态。
(三)采用分层教学来提升课堂效率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受多方面条件影响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加快学习进度,讲授更深层次的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合理地带领学生查漏补缺,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在把握学习进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授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及时掌握课堂进度,从而实现有效的分层。不能一味求快,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4]。例如在每次的音乐课堂后,要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来把学生分为良好掌握的部分,还需要巩固基础的部分。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学习的情况,又能兼顾还存在学习问题的学生,提升音乐课堂的效率。
(四)活用小组探究模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调查和探索的能力关系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为学生良好完成学习任务奠定了基础。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使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在体验和参与合作活动中更加明白音乐学习的价值意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该专注于合作模式和探究主题的设计,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确保课堂教育能够正常进行,有效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5]。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时,教师可以使用合作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基于合唱教学的目标来确定合作学习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合作探究的结果。通过合唱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并加强其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了音乐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五)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
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孩子们的音乐才能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对音乐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和理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阅读专业的音乐教育期刊、参加音乐教育相关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时,音乐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参加音乐课程、培训班或者拓展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这样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传授音乐知识,还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教学团队或专业组织,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互相分享经验和教学资源,教师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热情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
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音乐感知意识,逐步建立音乐学习的思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哈敏敏. 艺术素养培养目标下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J]. 教育(周刊), 2021(51):2.
[2] 田小敏. 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J]. 文学少年, 2021(13):0187-0187.
[3] 林丽贞.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 成长, 2021(3):1.
[4] 王冬英.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 000(013):P.85-86.
[5] 朱泳泓. 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 女人坊, 202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