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丽芳

台山市任远中学 邮编:529224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本论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以部编版为例进行分析。本文从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出发,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在价值观塑造、品德培养、审美情操等方面的育人功能。通过对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特点及其教学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实现路径,包括教师角色转变、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内外结合等。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部编版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需求的不断增长,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然而,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师传统教学方法的固化等。因此,研究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1.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文本分析和阅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善恶、公正和责任等道德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道德决策能力。同时,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1.2培养学生的美学眼光和审美情操

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学眼光和审美情操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诵读、赏析和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与理解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等元素,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美学眼光,发展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品味。此外,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和思想,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使他们具备审美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1.3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教授经典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学的经典名著,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信和自豪感。此外,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学生能够拓展视野、提升思辨能力,培养对人类智慧的敬畏和理解。同时,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文学品味和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文学形式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欣赏,发展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教材和活动,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学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文化修养和国家自信的新一代公民。

2.部编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2.1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教材是中国初中语文教育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教材版本,具有以下特点:(1)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创新:部编版语文教材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文化素养。它既保留了经典文学作品,又增加了现代作品,使学生能够了解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发展。(2)教材语言的生动性和读者导向性: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教材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3)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部编版语文教材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阶梯性进行编排。教材内容有机衔接,融入了文学欣赏、审美教育、写作能力等多个学科要素,帮助学生全面发展。(4)教材注重思想性和价值观塑造:部编版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想品质,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解构文本,引导学生思考当下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2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以下特点:1)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部编版语文教材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将各个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层次、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教学指导,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2)学生参与与互动的促进:部编版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启发他们的思维,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3)综合素养的培养:部编版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等方面。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4)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培养:部编版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材提供了合理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初中语文教学的实现路径

3.1教师角色转变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教师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传统上,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现在,教师不仅要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教师角色转变意味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师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成为学生的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只有适应时代的需求,积极创新,教师才能在教育改革中发挥更加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3.2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1)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进行任务和项目的完成,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2)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和分析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和实验,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和发现。(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角色和情境,提升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5)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投影仪、电子白板)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6)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就。

3.3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

课内外结合是一种教学方式,旨在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促进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引入真实生活案例、行业讲座等资源,让学生了解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界限,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实际意义。

4.实例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格发展。其中一个实现路径是通过作品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内在品质,并培养他们的情感教养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孤独之旅》中,主要人物杜小康的形象可以用来分析其育人功能。杜小康是一个因为家庭困境而独自踏上远行的少年,他面临着孤独、困苦和挑战。通过对杜小康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可以感受到他内心坚定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杜小康的成长过程,探究他如何在困境中展现出坚强和自立的品质。通过讨论杜小康的思考方式和选择,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培养自己的勇气、毅力和适应能力。

5.展望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展望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将围绕以下几个重点进行探索:利用技术支持教学,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发展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加强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探索有效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而非单一评分;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潜力,并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红.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07):31-34.

[2]姬佳怡.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德育元素及其教学实施研究[D].阜阳师范大学,2023.

[3]黄丽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劳动教育元素的运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3.

[4]周宁月.初中语文教材革命传统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D].阜阳师范大学,2023.

[5]陶婧萱.课程思政背景下初中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延安大学,2023.

[6]黄丹萍.美育视角下初中杜甫诗歌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