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建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三中学335100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训练,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无从下笔,或者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混乱,语言表达不准确。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有效的写作训练和指导。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写作能力;策略分析

正文


前言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笔者认为目前许多初中生的写作水平还不够高,他们在课外活动的视野不够宽广,仅仅将课堂当成自己的学习和探索空间,而忽视了创作的灵感其实来自更广阔的生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作文课上拓展学生的思考范围,促进他们思考和想象能力的发挥,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在作文中灵活地使用生活要素,让他们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一、增强阅读,优化基础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意味着,阅读的数量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写作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仍然可以在理解和表达上起到很大的作用[1]。在初中语文的习作教学中,作文的深层理解与表达是最令学生感到绝望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大量的词汇积累、大量的写作实践来完成。许多学生在课后没有进行阅读积累,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短语词汇,根本就很难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注重习语的积累,并逐渐体会优秀文章的写作思维方式,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并能够学习其中的优点,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涵养习惯,积累素材

(一)优化教学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的学习是比较容易的,而且枯燥乏味的感觉较少。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拼字量、千篇一律、口语化严重等现象,我们作为一位优秀的初中语文老师,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足够的素材,不注重平时的阅读和积累。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对作文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调整,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以达到提高作文质量的目的[3]。本文认为,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典材料,为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提供了方便。比如:在《海燕》的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激励,让他们大胆地举手发言,畅谈自己认为可以运用到的素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很明显,所以,学习素材的积累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案例进行分析,听取学生们的观点,通过探讨优秀素材的积累,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二)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对网上热门资源进行主动整合

写作素材的积累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寻找和积累,在信息时代,人们的沟通和交流都会变得更方便,也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优质信息资源。现在,在各个学校,多媒体教学逐渐普及,老师们也开始使用PPT、电子白板等辅助教学手段。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老师能够及时地对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热门词汇进行及时的整理,更加方便快捷。而这些热门话题正是在语文课堂上非常宝贵的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引用这些素材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更加突出。比如,老师在指导学生们收集名言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太准确的现象,比如,学生们往往会因为记不住而把名言和作者搞混,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名言的引用变得更加谨慎,甚至会选择不引用。基于此,老师可以在每节课前五分钟给学生们讲一段经典名言,然后用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记住这些名言的来源,如果有有趣的背景故事,那就更好了,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给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对积累相关写作素材抱有更积极的心态,实现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

(三)鼓励课外阅读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并不断地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阅读,既可以积累大量的素材,又可以拓宽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心灵,对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仅仅依靠教科书上的阅读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比如:九年级语文名著导读中有《水浒传》,老师就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阅读交流,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读后感。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进行讨论与沟通。在交流活动中,同学们非常活跃,积极主动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外,如果有条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到阅览室进行阅读,并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心得记录下来,以便以后的写作。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都对这种课外阅读很感兴趣,而且学习起来比较认真,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另外,老师也会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比如制作一个计划表,让学生自己计划读书的时间,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或者故事梳理,这样既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也可以增强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推进仿写,优化细节

此外,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应采用模仿学习。初中生模仿写作课本上的经典文本,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加深课本理解的目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科学地设定模仿目标。当教师安排好任务后,学生们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以理解语言表达和对文章进行仿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语文中语言的韵律和优美之处。许多初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着“不够生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对细节的描述[2]。细节描述,是指对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动作和表情等进行描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片断的细节描述。分段写作既节约了写作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仿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手段,教材文本、名家作品、优秀作文等都可以是模仿的典范。比如,有些学生描写不够细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针对《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模仿,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在写作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找到动作、表情和语言的描绘,并加以模仿,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笔塑造能力,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四、注重续写,巩固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般教材写作选材难度不大,学生也不难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的留白是为了充分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当讲授这些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自由地发表意见。将情绪融入文章的其余部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写与续写也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3]。例如,在教授完《皇帝的新装》后,老师可根据文章安排续写或改写作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并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写作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续写任务,以免影响学生的写作和学习热情。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继续写文章,表达真实的感受,同时锻炼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读写能力[4]

五、创设情景,提升能力

)基于教材内容创设真实化的写作教学情景

运用情景创设的写作教学方法,可以创造出真实的教材内容背后的写作情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文的真实感,发散自己的语文写作思维,让学生在真情实感的写作思维影响下写出更好的作品。例如,在《苏州园林》的学习中,老师要通过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向全班同学播放关于苏州园林的视频,从而引导他们对写作更加积极,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打破他们固有的写作思维。老师让同学们把自己欣赏了苏州园林美景后的想法写出来,然后将理解方向一致的学生组织成学习小组,鼓励他们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所提升。最后,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写作时间,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理解表达清楚,并帮助他们及时克服困难,促进真实化情景写作教学的良好开展[5]

)创设相关实践活动情景,培养学生文字综合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要让语文写作培植在生活中广阔的生存土壤里,才能将充足的营养和勃勃生机又反馈到语文教育中。通过生活导向的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逐步形成语文应用意识,提高文字应用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章时,首先,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家乡风俗”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吗?学生就可以展开回忆,联想生活场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民风民俗的小组调查,以小组调查和研究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答案,之后进行相关的调研报告写作,在学生群体统计调查的过程中,强化他们的文字实践能力,确立写作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学生认识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字意识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最终达到高效写作的目的。

(三)联系现实,写作妙用

文艺作品来自生活,而真实的人生情景又是其创作之源泉,初中学生的情感大多来自生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他们在人生中增长见识,逐渐丰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创设文章框架,用文字还原真实环境,发挥情景写作的价值。举个例子,以某中考原题“我也了不起”为例,这篇文章的题目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致辞中所说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普通造就伟业,人民都是英雄,人人都很优秀,这篇文章的题目涉及所有人,让学生在写作中把“了不起”的主题表现出来。作品的题材是真实的,可以由平凡的自己、平凡的一日开始创作,也可以是平凡的生活琐事,由小及大,让一切变得与众不同。例如,看见家中的拖把破了,母亲天天蹲在地板上擦得特别辛苦,“我”就用塑胶杆替她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拖把。学生可以详细描述母亲擦拭地板的全过程,着重细节描述母亲在擦拭地板时,额角渗出一层细密的汗水,自己很关心母亲,想要帮母亲擦地,母亲担心打扰“我”的学习,总是会阻止“我”。于是,“我”给母亲做了手工制作的拖把,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降低母亲的压力。这样的情景写照,可以突出文章的环境真实性,增加文章的真实感。

、整合现实,体现内涵

在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其与生活相结合,避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脱离现实。为了增强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提高其作文的叙事能力,写作主题训练必须要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体会到教材所传达的感情,从而把他们的感情表现出来,最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与现实的联系,使他们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进而热爱写作。例如,在《故乡》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拓展写作专题课。通过分析鲁迅在文章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故事叙述,来体会作者最后表达出的情感和文章的深层哲理。通过这样的一步步的清晰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记叙文的语言、环境、动作、内容、情感上的写作要点,能够得到自身的关于写作的认知。在具体的实践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户外实践课,去充分感受故乡生活的烟火气,并以此为主题进行文章创作,将从《故乡》中学到的语言、环境、动作、内容、情感方面的写作要点进行有效应用,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

结语

总之,语言起源于真实世界,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发展和巩固。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更为贴近现实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不断充实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人生的美丽,从而获得丰富素材,最终提升他们的作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洁.浅谈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2020(5):160-161.

[2]王金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20):206.

[3]李梦奇.立足于生活的土壤,培育出语文的种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探索[J]. 华夏教师,2019(19):84.

[4]祝旭.试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2020(9):212.

[5]朱斌. 创设情景教学体验写作乐趣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