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对策浅析

期刊: 世界·建筑论坛 DOI: PDF下载

沙亚东

江苏新锐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600

摘要

环境监测是与环境保护、人文健康直接相关联的工作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强化。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知悉主要影响因素可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予以防范,确保监测工作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结果是相符合的,也能为其他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对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简要分析。


关键词

环境监测;监测质量;主要因素;解决对策

正文

环境监测工作所得到的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环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后续工作的合规性与相关环保措施的提出提供参考。通过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明确当前自然环境情况、人类活动与生产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室内生活环境质量等多项内容。本文以环境监测为探讨对象明确了环境监测质量等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

1 环境监测工作概述

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的重要工作形式,涵盖了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等多项领域。环境监测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但结果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环境监测工作自身的发展完善,所涉及的内容与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当中。

环境监测工作有着多种不同的开展形式,如采样检测、定点观测、趋势分析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与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相关的因素较多,而各项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甚至给结果带来明显误差或错误。本文主要明确了多种监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确保环境监测工作输出高质量结果。

2 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外部环境与采样因素

大部分环境监测工作所涉及的对象均在室外,在不同的位置及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也会对环境监测涉及的一系列内容造成明显影响,外部因素也成了与环境监测质量相关联的指标之一[1]。如对大气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不同季节,不同的空气湿度下,所形成的监测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晴天、雨天等自然天气情况也会造成这测结果出现波动。

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所采取的样品质量是不同的,而样品将会直接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结果。此外样品取得后的储存方式及运输方式也会与后续检测的具体结果发生关联,采样后到进行检测之间所间隔的时间也会影响最终的检测质量。

2.2仪器设备与监测系统

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工作形式均依靠于仪器设备与监测系统,仪器设备与监测系统自身效果将直接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仪器设备作为直接的数据来源,不同性能不同型号适用范围也是有所不同的,同时在检测精度和准确度上也会存在一定误差。此外必须明确,大部分仪器设备均需要定期保养维护,若没有进行相关工作,也会使精准度受到影响,甚至出现错误的问题。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所应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满足应用条件,监测系统的精度与准确度是否与需求相符,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监测工作开展质量。

2.3人员管理因素

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会涉及较多人员,而人员相关的多种因素也会对环境监测质量造成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人员的专业能力,环境监测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而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形式均有可能影响环境监测工作成果,如前期采样环节、过程中样品处理、仪器设备操作、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等多个过程中,均需要人员参与,若该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或职业素养存在问题,则可能导致输出的结果不正确。

此外大部分环境监测工作均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与从业经验,在从事环境监测,尤其是自然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特殊内容较多,前期的监测方案设计无法涵盖所有内容,若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全面处理,最终将会表现为监测数据偏差大。

2.4 检测技术与标准影响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各行各业的决策与评定均会发生关联。自环境监测标准自身来看,发展是较为迅速地,随着时代化的发展与多种新型需求的提出,对于环境监测相关标准与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当中。当前的监测体系较为庞大,不同用途、不同前置条件的环境监测工作所依赖的技术与标准也是具有差异性的,即使对于同等样本,在参考不同的技术与标准下,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基于这种影响,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技术与标准的影响关系。

若选用了错误的监测技术与标准,即使后续所有流程完全正确,也无法得出正确的环境监测结果;或技术与标准中给出的操作流程和具体细则与最新标准有悖,也会使环境监测的质量降低;在不同的检测技术与标准下所应用的仪器设备也是具有差异的,这些因素都将会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2]。此外随着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内容的逐渐增加,检测标准与检测技术所包含的体系也越来越多,新旧体系造成的冲突与矛盾,同样是影响监测质量的重要原因。

3 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

3.1 科学开展取样工作

在大部分环境监测中均需要进行样品采集的工作,所采取的样品及代表一定区域内的数据平均值,采样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采样时应遵循均匀分布和具有代表性的原则,不能提前设置、不能具有规律,尤其对于特殊样品的采集要避免主观意识对采样工作的影响。要确保取得的样品材料能够代表该取样范围内环境的平均值。

对于取样位置的具体选定可通过提前应用随机数参考的形式来规避采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后续对样本处理的过程中,也需排除特殊情况下所采集到的样品[3]。如对于水质的监测工作,下游位置的水质定会劣于上游,河流周边位置也会受到垃圾的干扰,那么在取样过程中就需避免样品采集集中在下游位置和河流周边位置。

3.2 控制外部因素对环境监测的影响

环境监测所涉及的内容众多,而外部因素对于环境监测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采集某项环境数据的过程中,需注意其他指标的变化对采集结果造成的影响。以环境噪声监测为例,若应用的为传统麦克风收音型噪声监测设备,在降水天气或大风天气下,环境自身噪声会直线上升,这就使得造成监测所取得的结果与日常结果不符。若设备的灵敏度较高,外部因素的影响将更为明显,监测活动及其他人为活动会使监测指标出现明显波动。

图片10.png 

.麦克风收音型噪声监测设备

(图为麦克风收音型噪声监测设备,这种监测设备在自然风条件下,会受到明显的监测干扰。)

 

在监测工作开展前,应分析整个流程中可能出现影响的外部因素,并通过科学规划与提前统筹的形式加以避免。如上文中所述的环境噪声监测需选取其他因素侵扰较小的天气进行;地表水监测应确保水体采样制,运输全过程中不受污染;对人员活动较为敏感的指标,也可通过提前安装监测仪器,而后长久观测的形式来消减这种影响。

3.3 管控仪器设备

环境监测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设备仪器,这也是量化监测结果的重要内容。要明确仪器设备自身性能,将会直接影响监测数据。在设备选取时要明确监测的具体需求,选取具有满足需求且参考最新标准的仪器设备[4]。若设备为外部安装的形式,在设备调试完成之后,需确保设备不受外界因素的侵扰;若为实验室设备,则应在每次应用之前均进行标准化调试。

所有仪器设备均应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尤其对于设备中的易损件和消耗件需在其失效之前更换,避免所记录的数据误差偏差大。此外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于某些敏感指标,可通过设立多组仪器设备同时监测的形式,来规避设备自身性能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大部分设备的操作都较为复杂,且需采用正确的操作手法,才可得到准确的监测数据,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各项数据的测量与收集工作,避免错误操作带来的数据偏差甚至设备损坏。

3.4 人员管理的措施

首先需要明确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人员专业能力的需求是较为明显的,在行业中应尽早建立相关共识,通过培训考核的形式认定相关从业资质,取得相关资质后,也要进行周期性的学习与考核工作,明确环境监测工作,其标准的多变性与复杂性。针对具体的环境监测项目应配备适宜的人员,同时针对具体的监测工作项目来进行专项培训与考核交底,最大化避免因人员专业能力问题带来的错误。

在职业素养方面,对于关键的环境监测工作,需采取职权分离和多次审核的工作形式。采样人、实验人、报告出具尽量分离,同时每项工作均要经过审核。避免采样对接人员与结果认定人员的直接沟通,从而最大化的来监控全过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与真实情况相符。也可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和进行风控审计的形式来规范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避免因个人原因或利益问题导致的监测结果错误。

4 结论

环境监测工作对自然环境保护、工业工程开展、生产合规性认定等工作均有一定影响,在各行各业中环境监测结果也有着重要意义。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明确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一系列完善的管理措施,来消减外界因素对环境监测结果的明显影响。通过应用正确的标准与规范、把控取样、降低外部因素影响、培训专业人员能力等措施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为后续关联工作开展提供完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斌, 陈传忠, 赵岑,等. 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自然科学, 2022(1).

[2] 张皓, 赵岑, 陈传忠,等. 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经历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环境监测, 2021, 37(1):6.

[3] 唐楠.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与改善措施分析[J].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1, 4(2):60-61.

[4] 贾立平, 彭鹏, 谢倩. 加强全过程管理提升环境监测质量[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22, 32(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