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用微课,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教学难点
正文
数学课堂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抽象概念、复杂问题、应用题等方面。解决这些难点一方面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理解透这些难点,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所以,在数学课堂中,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们可以设计针对性的微课,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一、紧扣教学难点,做好微课的选题和制作是关键
判断一个微课是否优质,往往取决于是否紧扣教学重难点设计,是否解决了学生疑难,是否提高了课堂实效,是否突出微课的优点,达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设计一个好微课的关键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一)基于教学难点,确定微课主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或定理等。因此,制作微课第一步,应该针对这些难点和疑点进行选题,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认识年月日》一课时,记忆大、小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设计微课,动态演示“拳头记忆法”(如图1),让学生能更直观的通过观看视频、反复模仿、交流展示等活动中,加深记忆,突破难点。
图1 图2
(二)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微课内容
在目标设定方面,制作微课时,应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明确微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使微课内容能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自行车里的数学(主题拓展)》一课中(如图2),为了让学生清楚齿轮转动原理,发现前、后齿轮转的总齿数是一定的,齿数与圈数成反比例关系,在微课中,通过自行车前后齿轮图形、齿轮转动动画和文字说明等形式来解释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动画演示,能够理解并掌握自行车前后齿轮转动原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突破口。
(三)基于教学实际,注重微课的简洁和连贯
微课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因此在制作微课时,应该精炼语言和内容,力求简明扼要地讲解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也要注重微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数学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和连贯性,基于教学实际和学习内容特点,微课的制作既要有逻辑,也要连贯,能凸显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入剖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为数学建模做好铺垫。
(四)基于问题导向,注重微课的交互性和反馈
在制作微课时,应该注重交互性和反馈,设置一些问题或讨论环节,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巧用微课,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巧用微课,通过情境创设、人物对话、图形动画、知识点讲解、计算过程演绎等,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这一课时,利用《奶奶的神奇剪刀》绘本故事进行创意改编(灵感来源于小红书sunny老师),趣味引入,通过故事情境(如图3、4):奶奶剪刀下的剪纸,在雪精灵的魔法下变得立体起来,分别变成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在富有童话色彩的微课中,各个立体图形的特点通过动画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既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又为学生建立“由体到面,面在体上”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思维。同时,微课中还设置了有趣的问题,例如:“你家里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的?它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的形状是什么”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数学课堂互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图3 图4
三、妙用微课,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依据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加严谨、有序、灵活。通过妙用微课,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例如,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动画功能,逐步展示鸡和兔子的数量及其脑袋、腿的数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同时,还可以在微课中加入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假设法、列表法等,通过微视频讲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鸡兔同笼”问题难点地突破,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四、善用微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运用微课突破数学课堂难点,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制作微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对每一堂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引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调动了课堂氛围,使数学课堂更有趣,又能通过问与答,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微课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在信息技术广为应用的时代,教师更应树立终生学习意识,不断与时俱进,提升信息化素养,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总之,运用微课突破数学课堂难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微课不仅短小精悍、重点突出,还具有灵活性和互动性。运用好微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定理,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思路,为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难点提供有效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搭建桥梁,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埋下种子,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点亮光芒。但微课也不能一味的乱用、滥用,还需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进行选择和设计微课内容,以确保微课发挥最大的效果。相信在教改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微课将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04):151-152.
[2]周小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具体应用[J].学周刊,2022(26):94-96.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6.032.
[3]岳霞.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2):214-216.
[4]祁洒力.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2(35):144-146.
注: 本文属2022年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微课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214021)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