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育并重视域下的中职班级管理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彦华

临沂市商业学校276002

摘要

“管育并重”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教育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强调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处理好管理与教育、规范与引导、约束与激励、权利与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既要对学生实施必要的控制和规范,又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又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以人为本”、“以情为纽带”、“以德为先”、“以效”为目标的德育模式。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管育并重”实施背景的分析,探讨了“管育并重”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对中职班班集体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管育并重;中职;班主任

正文


蒙以养正,圣功也,对青少年的教育,重点是教他们正确的思想,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直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以此为基础,既要扮演教学的角色,又要扮演管理的双重角色,面对存在着不同行为习惯、问题的中职学生,班主任要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尽最大努力提高管理的效果。本文从“管育并重”的理论出发,就如何将“管育并重”的思想贯彻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并就“管育并重”的具体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1改变:回溯初心,重设目标

要实现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班主任首先要把握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正确认识“管”和“育”的不同含义和特点,在明确班级管理工作性质和定位的基础上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回顾过去的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部分班主任忘记了自己是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工作,过分强调技能教学而忽视了德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寻回初心,要求班主任先深入研究德育教育内容,梳理德育与学生管理、专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合理制定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德才兼备、素质突出、技能领先型人才。然后根据目标重新调整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德行的教育和引导,督促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在日常管理中向他们传授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根据学生德行修养、专业技能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管理目标和教育结构。

此外,在目标引领下,班主任还可以与学生协商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班干部管理机制。通过规章制度和学生自主管理来约束和激励学生改变不良习惯、规范言谈举止。在这一过程中,中职生既以形成健康人格为学习目标,也以共建良好班级环境为生活目标。这样可以让班级管理工作达成预设的目标,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尊重:平衡管育,灌溉学生

尊重是人际交往最简单的相处之道,也是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而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需要班主任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师生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师生平等,“管”是影响,不是压制。传统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无法取得良好成效,主要是因为一些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要求压制学生,严厉指出他们不许做某些事情、不能参与某些活动,使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反思此现象,中职班主任应意识到尊重往往体现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感受到被尊重才能更好地接受管理、认同管理。因此,在管理方面,教师应以影响学生为主,用自己的正直人格、正确思想影响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提出具有“压制学生”意味的要求。比如,借助班级大扫除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班主任要主动参与扫除活动中,承担脏活累活,而不是单纯地组织和监督学生。又如,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时,班主任可以先行在图书角中提供大量阅读资源,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影响学生,使学生紧随其后、模仿奉献,感悟集体主题中的奉献精神。

另一方面,师生和谐,“育”是冷静,不是焦虑。和谐的班级氛围在无形中形成,处于和谐环境下,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听取教师建议、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教育方面,班主任应积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展现对学生的尊重,适时进行教育管理。具体来说,面对中职生在班级生活与技能学习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班主任要杜绝焦虑,避免过于急切地指责和批评学生,要求他们改正问题,而换成以“冷处理”方式对待学生错误,在冷静、客观的情绪状态下与发生问题的同学进行交流。同时,杜绝惩罚性教育方式,面对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私下沟通的方式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一边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一边利用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鼓励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能够静心反思问题、加以改正。久而久之,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他们的益友,无论在技能学习和班级生活中出现何种问题,学生都能减少慌张感、焦灼感,从而主动面对、纠正问题,班主任管理工作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共情:角色调转,管育增效

共情能力强的教师易于和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深入学生群体,高效落实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在管育并重视角下开展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提升自身的共情能力,注重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中不仅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减少教育经验、管理经验对“管育并重”的影响。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理解。比如,在德育教育方面。针对学生围绕道德或法治知识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学生为何会提出这些问题。是出于好奇、疑惑还是质疑?思考怎样解释问题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是用事实、道理还是感情?再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工作。用合适的方式和语言回答他们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法治知识对于他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班级管理方面,针对学生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班主任要先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班级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学生当前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改革不符合学生当前发展结构与认知特点的制度要求,让制度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灵活化。长此以往,学生也能主动与班主任互换角色,站在班主任的立场上分析自身行为、思想的正确与否,即便没有班主任的实时管理和教育,他们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

结语

中职教育工作中,德育既是维持日常教学秩序的工具,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中职德育工作力度,才能提高学生培养效果,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管育并重教育模式在中职的创新应用,既能提高德育工作力度,也能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中职教育的基本特点,班主任在中职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应用管育并重这一模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考文献

[1]白键.中职班主任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1(15):62-63.

[2]卢盛坚.中职班主任工作中情感管理的策略新探[J].品位·经典,2021(14):121-124.

[3]陈大鹏.浅析新时期中职班主任工作方法[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7):184-187.

[4]赵一冰.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析[J].职业,2021(11):54-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