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洪玉

江西省萍乡市萍乡市麻山中学337000

摘要

根据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他们具备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1创新能力的定义

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个体或组织在解决问题、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改进现有产品或服务等方面所展现的能力。它涉及到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发现机会、提出新的观点和构思、实施创意等方面的能力。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即能够独立思考、灵活思维、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新的解决方案。创新能力还包括识别机会的能力,即能够发现和把握市场、技术或社会变化中的机会,从而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创新能力还需要具备学习和适应能力,即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技能和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创新过程中,同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2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1有助于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学习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但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生物学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式,主动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这种通过实践和创新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他们对生物学科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2.2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他们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新型药物的研发;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2.3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具备创新能力的个体更有竞争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创新需要学生具备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尝试,培养学生具备勇于创新、乐于探索的精神,使其成为具有社会创造力的人才。

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3.1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这一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开始这个主题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挑战性的问题“细胞膜是如何起到选择性通透的作用的?”这个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探索欲望。将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探讨和解决上述问题。他们可以自由地交流意见和思路,共同深入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资料,寻找相关实验方法和数据,以及展开合作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和进行细胞膜相关实验,比如通过漂浮法观察细胞膜的浓度差异,或者用电解法研究细胞膜的载体通道等。通过实验的亲身体验,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且积累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合理组织信息,提炼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表达能力。

3.2借助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对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你们知道叶绿体是如何在细胞内移动的吗?”或者“你们认为细胞质是一个静止的结构还是活跃的运动系统?”这样的问题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准备好已染色的植物细胞样本,比如鲜豆叶片组织,然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以展示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现象。通过直观的观察,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叶绿体和细胞质的运动特征。教师可以将实验设计和操作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兴趣,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他植物组织,比如水蕨、鱼腥草等,进一步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条件,比如温度、光照强度等,观察它们对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影响。这样的实验设计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3发挥学生想象,拓展学生的创新潜能

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生物学的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考察、野外观察、样本采集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在生物学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课题和课程设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展开研究。例如,让学生选取某个生物学领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启发性教材和资源,包括科学期刊、科普书籍、科学网站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这些教材和资源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

3.4尊重学生的个性,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和评估解决效果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和发展。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实验、调研、科研项目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或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3.5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以《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实地调研。学生可以组成小组,选择一种应用激素类药物的领域,如医药领域、农业领域等。然后,他们可以走访相关机构或企业,了解该领域中激素类药物的应用现状、效果、问题和争议等,收集相应的数据和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数据和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不同观点之间的异同,分析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他们可以从科学角度、经济角度、社会角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他们可以就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弊展开激烈的讨论,并提出支持或反对的论据和证据。通过辩论和讨论的方式,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辩证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创新性项目设计。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和调研结果,提出改进或创新性的项目或方法,来减少应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寻找替代方案。

3.6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DNA的复制》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例如,在《DNA的复制》的教学中,可以提问:“为什么细胞需要进行DNA的复制?”、“DNA的复制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步骤?”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参考书籍、科学实验、网络资源等。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实践探究等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讨论、研究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学习《DNA的复制》时,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与DNA复制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例如设计DNA复制模型实验、观察DNA复制过程等。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加深对DNA复制的理解,培养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问题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因材施教等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冷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23):116-118.

[2]田宏蕾.浅析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2(07):24-25.

[3]王鹏.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22(19):69-71.

[4]蒋纯.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高考,2022(12):51-53.

[5]沈雷光.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3):95-96.

[6]杨春红.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4):29-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