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宋春丽

漯河市第五初级中学 462000

摘要

阅读疗法作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具有内隐性、保护性、渗透性等优点,是治疗青少年心里困扰和心理障碍行之有效、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用阅读疗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几点实施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阅读疗法;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

   目前,学校和社会都非常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应该注重多种方式和途径的整合。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渗透性、内隐性、保护性强的教育方法,其优点在阅读疗法中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对此,本文从具体情况入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阅读疗法运用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一、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正处在青春萌动、自我认识、自我确认的阶段,面临着焦虑、恐慌、抑郁、偏执、交际困难、自卑、孤独、心理失调、厌学、当众说话紧张等心理困扰,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家长的过度溺爱、保护下成长,生活经历简单,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全,承受挫折能力较差。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由于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甚至犯罪自杀等现象频繁出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阅读疗法

1阅读疗法定义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阅读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古埃及的一些寺院图书馆就因是治疗中心而闻名,掌管文献的馆员被称为“生命之弓的文臣”,在古埃及底比斯城的一个图书馆正门上方还刻着“医治灵魂的良药”。中国汉代的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但真正使用阅读疗法这个词还是上世纪初的事。阅读疗法,也叫图书疗法,是由美国人于1916年首次提治疗出并使用了这个词。1961年阅读疗法被收入《韦氏新国际词典》,并给与了这样的解释:1、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精神病的治疗2、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助解决个人问题。我国出版的图书情报学词典,将阅读疗法诠释为“为精神障碍或行为偏差者选择读物,并指导阅读的新励辅助方法。”

2阅读疗法的作用     阅读可以使读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消除个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获得书籍中对自己情感上的支持,体验书籍场景中的情感,消除自身的悲观情绪,使自身的情感得到净化。通过抽样调查,254青少年中,有74%青少年曾寻求图书来解决心理问题;有62%青少年通过图书解决学习压力;有53.4%青少年求助图书解决交际困难。通过以上数据,阅读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阅读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     1.治疗与预防相结合。通过阅读,可以启迪读者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寻求答案,也可以进一步的发现隐藏的危机,对未来的发展做好心理准备,为迷茫的心灵带来慰藉。如,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大众心理学》等心理期刊,就是与心理学家无声交谈,以此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挖掘潜能,起到了治疗、预防的作用。     2.排遣烦恼、恢复自信。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宣泄苦恼,驱赶无聊,还可以平和心态,松弛情绪,增强自信心,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想和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心灵和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3.克服困难、鼓舞斗志。对于遭受挫折和人生目标不明确的青少年来说,人生哲理方面的书刊,具有鼓舞斗志,克服困难的作用,达到愉悦放松的目的,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和心理冲突,调整不良情绪,消除精神紧张。如一些休闲书刊,文章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令人领悟世情,排忧解难。  3、阅读疗法的意义

当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纷繁的变革时期,经济转型,体制改革,竞争激烈,很多人难以适应和认同,必然遭受或多或少的冲击,被焦虑、失落、沮丧、紧张等

诸多不良情绪笼罩,陷入严重的心理危机。而青少年则是首当其冲。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有近百分之三十五的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问题,而且每年还以百分之八的速度递增。阅读疗法利用图书馆内的书籍来帮助青少年获取心理知识,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解除心理困惑,塑造健全人格。通过漫长的实践证明和研究论证可知,阅读疗法在防治心理疾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4、、阅读疗法的优势。美国精神医学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相对于易让青少年产生厌烦抵触甚至逆反的正规强制性教育,阅读疗法属于一种内隐性、保护性、渗透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它通过有选择和有指导的阅读活动着转移、暗示、升华和投射作用,达到发展性、预防性、治疗性的目的,由于不带强制性,易为读者所接受。这符合青少年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半成熟与半幼稚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充分挖掘青少年自我教育的潜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具有独特的干预作用。

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群体本身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广泛的阅读兴趣,他们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日趋成熟,可以较好地从有选择有指导的阅读活动中学习到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元素。

阅读是一个思考过程,能充分调动人的注意力,使人在书的引导下、启悟下不断提高对人生、社会、生命、疾病的认识,心胸豁然开朗,加上书中美好欢乐情绪的感染,心态会变得乐观安详,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阅读是一种心理体验,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感情内涵融合共鸣的过程,从而产生美的享受,激起某种崇高的情感,改进处事态度,拓宽知识面,激发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能帮青少年处理好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实施阅读疗法的措施

实施阅读疗法,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图书馆和心理咨询师教育功能的拓展。应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阅读疗法服务体系。

首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正常的心理健康,怎样区分自己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了解心理问题的症状及危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如果可能正在被负向情绪困扰,或者是隐私无法向朋友或亲人倾诉,又不想向心理咨询师求助,阅读疗法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归宿。多角度、多途径宣传阅读疗法。通过知识讲座、宣传海报、班会等多样化的的手段和方式,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阅读疗法,让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明白问题的所在,使他们学会了解自己,学会使用阅读疗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培养阅读治疗馆员

阅读疗法的成功离不开专业阅读治疗馆员对青少年阅读行为的正确引导和心理辅导。这对馆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有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哲学、心理学、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所以一方面对馆员进行心理学、医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实践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选拔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心理素质好的馆员对青少年进行阅读指导和心理咨询,努力培养一支图书治疗的专业化馆员队伍,他们不但对图书有精深的研究,而且非常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并把图书与相应的心理问题对应起来推荐给读者。

建立阅读疗法服务机构

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阅读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只有认真计划和精心设计才能取得积极疗效。首先成立一个由图书管理员、心理指导老师和学生义务管理员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服务机构。首先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问卷调查,比如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阅读疗法具体实施办法。如:对有普遍心理问题的开展群体阅读指导服务,患有特定心理问题的进行个性化跟踪阅读治疗服务。阅读治疗人员根据科学适用的原则,选择富于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的图书,对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编写《阅读疗法专题书目》,为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出书方,并提出正确的阅读指导。

开辟阅读疗法环境

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爱面子、害羞以及怕人误解等原因,如果大张旗鼓地开辟独立的阅读疗法阅览室,会阻碍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去阅读相关书籍,像专门心理咨询室鲜有人问津一样适得其反。可以把阅读疗法的场地建立在图书馆大的阅读环境之中,前提是培训宣传中,让青少年了解不同类别书籍的存放位置,便于查找。这是开展阅读疗法总重要、最直接的实践措施。图书馆要营造一个轻松优雅、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能使读者心情愉悦,有利于消除顾虑和心理压力。

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优化馆藏

阅读疗法有一个著名的公式:选择恰当的图书+心理指导+保健与治疗的目标=阅读疗法。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通过本校图书馆统计,本校学生在借阅图书方面,借阅量最高的五大类图书为:心理类、哲理类、人物传记类、小说文学类、诗歌戏曲艺术类等。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借阅量最高的这五类图书正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最有力的阅读治疗工具。随着心理咨询室在校园的普及,咨询师也可以通过阅读疗法,针对性的给予指导,让学生自行的解决相关困惑,辅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去解决问题,才能让其健康的成长。如,解决学生的当众讲话紧张、自卑、焦虑、交际困难等问题,可以针对性的阅读一些心理咨询类、人生哲理类、小说等书籍。图书馆应当增加能够提高青少年思想和文化素养,以及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指导性读物。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求特点,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择相关书籍,建立有关文档,便于学生查询。首先挖掘现有图书资源,并根据需要不断补充与完善,充分发挥各类图书的辅助治疗作用。

开辟网络心理资源

网络给阅读疗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图书馆可以建立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提供集成化的阅读心理检索界面,内容包括精选的书报刊名、优秀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个人网页等。把心理学相关知识集中到网页上,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青少年随时上网学习,达到防治心理问题的目的。

、结语     阅读疗法具有藏而不露、潜移默化等特点,容易为青少年们所接收。在预防、缓解、排除青少年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有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增其心智、健全心理素质,提升自我的健康和道德水平,对于具有预防、治疗和发展健康心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推广普及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第五初级中学图书馆   宋春丽   邮编:462000  电话:13839506266  邮箱:songcl2018@163.com

参考文献

【1】 韩晓蓓,董百申。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5

【2】 宫梅玲。泰山医学院的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J】图书与情报。2009,(2

【3】 王鑫强。阅读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