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钟海峰

于都县古田初中 邮编:34230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日益繁重起来。只有学生身体素质较强,才能适应初中阶段繁重的课业,适应快速的学习节奏,但从实际情况上看,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堂好的体育课,不但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因此,如何对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思考并积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教学质量

正文


前言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化课教师和体育课教师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课只是简单地做做操、跑步,然后再做一些自由自在的运动,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掌握体育知识,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如果每堂课都这样,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勇于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当今社会,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而承受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变化,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却又会害怕失败。甚至在生活、学习上遇到一点点的挫折,也可能使他们情绪低落,甚至长时间处于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毫无疑问,这种心理素质并不可取。如果长期无法适应外部压力,将会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观念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并非只是教师一人之事,而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建立温暖的集体,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家长的溺爱,很容易让学生养成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的坏性格,这也会极大地影响班级的团结。

(三)培养学生强身健体

众所周知,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身体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现实条件下,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面对新时期的种种考验,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实现良好的发展。因为现在学生的课业比较繁重,所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担就落到了体育课上。

二、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虽然在实施双减政策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措施,但执行力度不够,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体育只是口头上说说,没有实际行动,从而导致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目前,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甚至是家长,都对体育不够重视,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候,学校已经安排了所有的体育课程,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即使有体育课,也没有把它当作主科来对待。还有的老师则认为,体育课本来就是娱乐性质的课程。这是由于学校、教师忽视了体育的特殊性社会价值,没有站在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去认识体育。

)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单一

在我国,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都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甚至是直接跳过热身环节,直接传授给学生一些运动基本动作。之后,就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不管学生练得如何,有没有错误需要纠正。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会选择口述动作要领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是掌握了动作要求的理论,而没有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在基本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放任自流,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体育教学形式化严重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老师们普遍认为文化分数高于体育分数,把语数外作为主科,而把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作为副科来看待,造成了对体育本身的忽视。甚至在临近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时,直接将体育课改为语数外课或者自习课,学生没有锻炼的机会,形式化严重,也会严重影响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被弱化,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降低,无形地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策略

创新教学观念和更新教学内容

学生始终是学校和学习的主体。初中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方针贯彻下去,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行预习教学内容,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课前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如何将动作做得更标准、更规范。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难点进行全面调查,并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对难度动作展开一遍又一遍解释和示范,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训练,从而形成肌肉记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仔细观察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也可以以学生的喜好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定期开设新兴体育项目课程,例如,瑜伽、体操、轮滑、跆拳道等都是当今中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明确体育课程的目标,进行体育教育的改革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充实和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具趣味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引进一些新兴的、有趣的教学方式。在进行传接球训练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二人传球、三角传、自传等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排球动作的要领。在此期间,老师还可以安排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行排球运动比赛,并对名次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使他们能够在一个较好的竞争环境中,加强运动技能的锻炼。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体质、体育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差异化、因材施教。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从对每一个学生的喜好和对其进行评价。篮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许多学生掌握了一些运球技术,但是对运球的专业知识却不甚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阐释,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强化教学设备,优化教师队伍

应根据学生数量、体育教学需求,增设运动场和配套设施,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同时,要加强对体育场馆的管理与保养,杜绝安全隐患,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同时,要强化师资力量,指导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优良的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的体育精神,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促进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同时,要为广大教师提供多元化的训练机会,以适应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提高运动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竞赛的激励机制,使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相结合,不断丰富奖赏方式,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就教师待遇而言,不能仅以职称来衡量。在每个学期结束时,要对教学质量、课堂水平、专业培训等进行全面评估,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热情。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进行重新界定,教师不再是只会灌输信息的上位者,而更多的角色则是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助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互相帮助、共同督促,以实现一种新的平衡。因此,教师们必须转变以往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与他们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真正做到与学生多进行交流,既要做好体育教育的实施者,也要做好助人工作的准备,还要通过学生的课堂情况反馈,来不断地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更新,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体育课程中,教师也可以亲自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将传统上仅仅授业解惑的角色转变过来,与学生一起享受体育,并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运动能力不足的学生也要多加关注,不能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训斥和羞辱,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鼓励,这样才能让体育困难学生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一切爱好的起点,运动更是如此。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兴趣和热爱。因此,在学校实施体育教学改革时,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长短期分别的意义。首先,对准备应试的初中学生来说,一个好的体格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从长远来看,体育对青少年的未来也有很大的影响,它是追求梦想的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要顺应潮流,创新教学方案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通过丰富多彩的示范活动,使学生发现体育活动的乐趣,积极参与,培养积极主动的体育精神,激发初中生终身锻炼意识。

个性化教育是一项更深层次的教育任务,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展趣味益智运动,让学生们重新燃起对体育的热情,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比如“跳房子”“滚圈”“贴膏药”等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整理并制定出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计划,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反应能力。体育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生们过度紧张的学习压力,还可以让学生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阳光。实验表明,运动会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毫无疑问,它可以给学生们带来一剂良药。充分锻炼身体,促进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无疑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

)拓展校外体育

校外拓展训练是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增强他们的适应性和求生能力。在资源和信息方面,社会和体育课程之间的互动将是一种独特的体育教育体系。例如:越野,登山,划船,长跑,多功能运动仿真场地练习。通过实施上述课程,可以让学生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到自己所学的知识领域,并通过参与训练来寻求自己的精神追求,与别人分享平等的机会,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状态方式。通过开设拓展训练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并能培养学生坚韧、进取、拼搏、自信等优良素质。尽管活动中获得的价值并不能直接反映在工作或学习中,但在获得价值时,其潜能就会被激发,对将来的发展也有好处。扩大校外体育是初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元评价

教学评价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热情,更好地帮助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多元化评价的重视,在对课堂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例如,在教师给学生介绍足球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的知识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评价。第一,初中体育老师可以要求全班同学依次汇报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例如,学生 A说他对该技术的动作、基本流程、注意事项都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肢体不协调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第二,中学体育老师能让学生两两一组相互评价;第三,对初中体育教师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推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持续创新与优化,是广大教师成功完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实际要求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持续创新,不仅要建立在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的缺陷上,还要符合中学体育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特定要求。只有研究出符合学校和学生不同需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学体育的整体教学质量,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付强.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路径探析[N]. 贵州民族报,2020-06-11(B03).

[2]王成贤.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0(14):92.

[3]李亮.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4]吕科,李晓东.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108.

[5]沈瑞兰.努力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以此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J].求知导刊,2015(03):11-12.

 


...


阅读全文